中国法治发展:一般性与特殊性之兼容
本文选题:法治 切入点:一般性 出处:《比较法研究》2017年04期
【摘要】:法治的一般性体现在人们对法治内涵的认知共识、法治的国际属性和评价标准的相对客观性上。法治的特殊性体现在法治的价值、理论、道路和制度等多个层面。作为价值的法治具有一般性和普世性,但作为价值载体的法律制度则不一定具有一般性。形式法治可以成为人类社会最低限度的法治共识。中国的法治发展需要积极借鉴法治普世规律,不过,用法治价值的普适性无法推导出法治模式和道路的普适性。虽然学理上接受的法治价值主要为自由主义,但中国法治实践的内在取向确是偏重于国家主义的。逻辑上,国家主义的法治模式与以限权为核心的法治追求存在着一定错差。未来中国的法治建设需要适度吸纳自由主义内涵,以更好地维护个人的权利、自由和尊严,实现国家主义
[Abstract]:The generality of the rule of law is embodied in the cognition and consensus of the connotation of the rule of law, the relative objectivity of the international attribute and the evaluation standard of the rule of law, the particularity of the rule of law is embodied in the value of the rule of law, the theory, The rule of law as a value is of a general and universal character. However, the legal system as the carrier of value is not necessarily general. The formal rule of law can become the lowest consensus of the rule of law in human society.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ule of law in China needs to actively draw lessons from the universal law of the rule of law, however, The universality of the rule of law cannot be deduced from the universality of the value of the rule of law and the universality of the road. Although the value of the rule of law accepted in theory is mainly liberalism, the inherent orientation of the practice of the rule of law in China is indeed biased towards nationalism. There is a certain error between the rule of law mode of nationalism and the pursuit of rule of law with the restriction of power as the core. In the future, the construction of rule of law in China needs to absorb the connotation of liberalism appropriately, in order to better safeguard the rights, freedom and dignity of the individual, and realize nationalism.
【作者单位】: 西北政法大学;
【基金】:2017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惩戒性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的冲突与化解研究”(批准号:17BFX01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D920.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程燎原;;现代世界各国的“法治入宪”:一个全球性的法治化浪潮[J];现代法学;2016年04期
2 段秋关;;现代法治与古典法治——兼论中国法治的历史根基[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04期
3 强世功;;从行政法治国到政党法治国——党法和国法关系的法理学思考[J];中国法律评论;2016年03期
4 葛洪义;;法治:政治民主的底线与高度[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6年04期
5 陈金钊;;实施法治中国战略的意蕴[J];法商研究;2016年03期
6 曾令良;;国际法治与中国法治建设[J];中国社会科学;2015年10期
7 何志鹏;;国际法治的中国表达[J];中国社会科学;2015年10期
8 朱景文;;论法治评估的类型化[J];中国社会科学;2015年07期
9 张文显;;法治的文化内涵——法治中国的文化建构[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5年04期
10 张中秋;;中西法治文明历史演进比较[J];南京社会科学;2015年05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戴耀廷;;法治评估的理论与应用[N];光明日报;2013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建军;;中国法治发展:一般性与特殊性之兼容[J];比较法研究;2017年04期
2 宋杰;;刑法修正需要国际法视野[J];现代法学;2017年04期
3 周祖成;池通;;国家法治建设县域试验的逻辑与路径[J];政法论坛;2017年04期
4 杨玉圣;;法治、自治、礼治与善治——立足于县域法治与县域善治的讨论[J];政法论坛;2017年04期
5 彭德雷;;论国际投资秩序中投资者保护与国家规制的二元结构——基于中国的实证考察与理论解释[J];当代法学;2017年04期
6 齐凯悦;;英国家事审判改革的借鉴和启示[J];中国法治文化;2017年01期
7 王立峰;潘博;曲文娜;;法治建设要从法治常识教育入手[J];中国法治文化;2017年01期
8 李建伟;;国有企业特殊法制在现代公司法制中的生成与安放[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03期
9 刘敬东;;构建公正合理的“一带一路”争端解决机制[J];太平洋学报;2017年05期
10 杜涛;肖永平;;全球化时代的中国民法典:属地主义之超越[J];法制与社会发展;2017年03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金钊;;中国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体系之“法治”[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年01期
2 苏亦工;;辨正地认识“法治”的地位和作用[J];山东社会科学;2015年12期
3 刘毅;;英国学派如何理解中国和平崛起——专访英国科学院院士、伦敦经济学院教授巴里·布赞[J];领导文萃;2015年20期
4 王长江;;领导改革需要怎样的权威[J];领导文萃;2015年18期
5 李雄;;论我国劳动合同立法的宗旨、功能与治理[J];当代法学;2015年05期
6 陈金钊;宋保振;;法治国家、法治政府与法治社会的意义阐释——以法治为修辞改变思维方式[J];社会科学研究;2015年05期
7 张维为;;从中美比较看中国道路的意义[J];求是;2015年15期
8 孙皓晖;段秋关;;中国法治的历史根基[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04期
9 李树忠;;迈向“实质法治”——历史进程中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J];当代法学;2015年01期
10 习近平;;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J];求是;2015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荣军;;中国法治发展的社会基础[J];清华法治论衡;2000年00期
2 高鸿钧;21世纪中国法治瞻望[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3 刘武俊;;“富士康诉讼”凸显中国法治“亚健康”[J];民主与科学;2006年05期
4 贺霄;刘钰婷;;中国法治的过去与未来[J];法制与社会;2006年18期
5 刘武俊;;2007年中国法治前景前瞻——2007年中国法治发展趋势展望[J];改革与开放;2007年02期
6 蒋安杰;;回望中国法治三十年[J];法制资讯;2008年11期
7 ;《法治蓝皮书:中国法治发展报告》2009年卷即将出版[J];环球法律评论;2009年01期
8 ;中国法治发展的目标冲突与前景分析[J];公安研究;2009年08期
9 ;《研究生法学》20周年特刊征稿启事[J];研究生法学;2009年04期
10 ;《研究生法学》20周年特刊征稿启事[J];研究生法学;200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红阳;;我谈董必武法律思想与中国法治三十年[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八辑)[C];2008年
2 杨亚佳;;中国法治发展模式探讨[A];河北省第四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9年
3 龙小宁;;权利假说理论与中国法治发展[A];2012年度(第十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2年
4 熊先觉;;百年中国法治路[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七辑)[C];2008年
5 鲜连发;;董必武法律思想与中国法治三十年[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八辑)[C];2008年
6 熊先觉;;百年中国法治路[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八辑)[C];2008年
7 李曙光;;和谐社会与法治建设[A];和谐·创新·发展——首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文集[C];2007年
8 陈芸;;略论中国法治的资源取向[A];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学术丛书——法的移植与法的本土化[C];2000年
9 陈霞;;董必武法律思想与中国法治三十年[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八辑)[C];2008年
10 李鸿渊;;新中国法治政府建设历程与经验回顾——以权利与权力良性互动为视角[A];社会主义与中国现代化 政治·法律与社会: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杜萌;法治蓝皮书归纳去年中国法治五特点[N];法制日报;2008年
2 罗争光 黄安琪;评析中国法治“大事件”[N];团结报;2013年
3 公安部 丁国强;中国法治的基因[N];北京日报;2013年
4 丁国强;期待现代中国法治之路早日走向成熟[N];法制日报;2013年
5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 李贵连;从贵族法治到民主法治:中国法治转型之路[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6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 刘作翔;标准化:中国法治向纵深发展的标志[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7 李林;中国法治——已不再是“摸着石头过河”[N];团结报;2014年
8 祁铁华 长春市委党校;十八届四中全会开启中国法治新时代[N];吉林日报;2014年
9 记者 甄雪虹;法治蓝皮书揭示中国法治五大特点[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8年
10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法学院院长 薛刚凌;寻求中国法治的良性发展[N];人民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祝庭显;民本与民主交织下的新中国法治之路[D];天津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蔡中睿;论回应型法理论及其对中国法治进程的启示[D];黑龙江大学;2016年
2 陈亚鹏;法律人性化与中国法治的发展[D];安徽大学;2007年
3 张猛;中国法治路径选择[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4 陈洋;中国法治正当性的理据简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2年
5 杨宪民;中国法治困境的思考[D];郑州大学;2006年
6 李琴宝;中国法治建设路径选择[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7 李文州;实践思维视域下中国法治的改进[D];河北经贸大学;2012年
8 陈文霞;风险社会背景下中国法治的发展与完善[D];河南大学;2013年
9 李勋;中国法治变革下的价值观冲突[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杨玉坡;法治启蒙与中国法治秩序建构[D];黑龙江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6561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inzhuminquanlunwen/16561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