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法治论文 >

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公平正义探析

发布时间:2018-04-20 05:40

  本文选题:公平正义 + 和谐社会 ; 参考:《学习论坛》2014年09期


【摘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公平正义的社会,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是民主法治、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为了正确认识公平正义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地位,我们应该进一步厘清公平正义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五个特征之间的关系。只有从整体上给公平正义定位,才能更好地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Abstract]:The socialist harmonious society is a fair and just society, and the realization of social fairness and justice is the inherent requirement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he socialist harmonious society is also a society of democracy and rule of law, honesty and fraternity, vitality, stability and order and harmony between man and nature. In order to correctly understand the position of fairness and justice in the socialist harmonious society, We should further clarif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airness and justice and socialist harmonious society. Only by positioning fairness and justice as a whole, can we better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a harmonious socialist society.
【作者单位】: 河南农业大学;
【基金】: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村庄治理转型与农民权利研究”(2013-ZD-123)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616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肖永龙;;对“中道”思想的再思考[J];法制与社会;2008年23期

2 李怀攀;;重庆旅游职业学院公共体育课程改革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4年15期

3 何奎;;抽象与回归:佛学“般若”思想和思想政治教育[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4 张树焕;;马克斯·韦伯的精英民主思想研究[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5 孙浩然;当代西方行政改革及其启示[J];广西社会科学;2005年03期

6 孙浩然;中外行政改革的比较及启示[J];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05年01期

7 周卫涛;;《新约》普世性与《旧约》民族性的思想差异[J];考试周刊;2010年42期

8 刘成;英国衰落的标志:自由放任政策的终结[J];历史教学;2005年05期

9 傅静;;西方市民社会的演进及本质[J];理论学刊;2010年01期

10 张思军;邓淑华;;西方思想史中的人本思想与利益范畴的内在联系[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1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卫先;后代人权利论批判[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蒋志红;马克思的正义观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3 朱大鹏;社会主义正义观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4 张思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利益观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5 孙浩然;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行政改革[D];山东大学;2005年

6 商志晓;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7 李默海;孙中山的宪政思想及其实践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8 季丽新;意识形态与国家利益[D];山东大学;2006年

9 姜登峰;荀子人性法律思想新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10 孟杰;传统“垄断资本主义”理论再思考[D];山东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盼;霍布斯的法律观探析[D];湘潭大学;2010年

2 马腾;人的发展及其在生态文明建构中的意义[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3 邵泽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体系化孵育与建构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0年

4 黄旭;亚里士多德《政治学》的政体思想分析[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5 孔令奇;现代公民精神:基础、内容与意义[D];山东大学;2011年

6 宋香君;柏克的国家观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7 吴玲;基础教育资源配置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8 李军磊;安全权经济分析[D];山东大学;2011年

9 方再超;和谐社会视野下的公平正义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11年

10 李明照;孙中山、毛泽东宪政思想比较研究[D];青海民族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阿布杜拉·王文杰;伊斯兰教与“和谐社会”[J];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2 文培红;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者[J];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2005年05期

3 宋晓维,李成禹,刘红;关注弱势群体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J];行政与法;2005年11期

4 陈洪泉;提高生活质量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基础[J];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5 周晨虹;社会流动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协调机制[J];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6 刘冬京;;民事执行救济制度之完善与和谐社会[J];河北法学;2006年01期

7 周雁辉;;和谐社会与法制建设[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8 李扬;;构建和谐社会必须推进民主法治建设[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9 谢小恒;朱同丹;;论民营经济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J];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南京市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10 庄兴华;;思想政治工作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创新思考[J];中共乌鲁木齐市委党校学报;2006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吴明君;李云平;;人性化执法与构建和谐社会[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5年年会暨“政府行政能力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郭晓静;许月潮;李慧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加快发展我国天然气的要求[A];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地学哲学委员会第十届学术会议代表论文集[C];2005年

3 孙路宝;;浅议和谐文化[A];努力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领导能力研讨会暨2006年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论文集[C];2006年

4 段冬林;李小鲁;;论和谐社会构建中科技工作者的社会责任[A];科技工作者的社会责任与和谐社会建设研究——第二届全国“科技与社会发展”中青年南方论坛论文集[C];2007年

5 国雪利;刘惠军;;积极心理学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6 盖玉彪;陈伟;;论和谐社会语境下的军事司法改革[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一辑)[C];2006年

7 潘兆康;;和谐社会视野下被害人权利保护的新视角:恢复性司法模式[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一辑)[C];2006年

8 许宁;;和谐社会视野下的出狱人保护制度探析[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一辑)[C];2006年

9 刘晓梅;;中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社区矫正制度的完善[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一辑)[C];2006年

10 杨崇华;张美英;;刑事政策与和谐社会的建设——以“恢复性司法”为视角[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六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谭德宇;当代中国民主发展中的公民政治参与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2 李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公民教育[D];复旦大学;2005年

3 朱金花;教育公平:政策的视角[D];吉林大学;2005年

4 武君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县级政府的作用[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5 李晓平;和谐社会的舆论环境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6 赵睿;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内涵与中国知识分子问题[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7 何影;利益共享的理念与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8 白葆莉;中国少数民族生态伦理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9 袁斌;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10 李秉强;我国居民收入增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顾丽;基于和谐社会建设的生态化技术创新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2 杨静;和谐社会视野中的政府危机管理[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张小芳;构建和谐社会的经济学思考[D];山西大学;2006年

4 顾晓卿;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的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与管理[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郭秋娟;构建和谐社会与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06年

6 胡涛;和谐社会视角下的社会保障公平问题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06年

7 刘跃亭;加快郑州市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8 文大山;构建和谐社会视野下中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07年

9 任占弟;和谐社会建构中的新市民培育[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10 杨锋;执政党与民间组织关系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7764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inzhuminquanlunwen/17764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809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