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活性剂模板法制备纳米羟基磷灰石
本文选题:纳米羟基磷灰石 + 表面活性剂 ; 参考:《成都理工大学》2010年硕士论文
【摘要】: 羟基磷灰石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类无机生物活性材料,在骨齿科临床修复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在人工合成羟基磷灰石的研究中,颗粒的尺寸、形貌以及表面状态对羟基磷灰石的应用性能有重要的影响。采用模板法制备羟基磷灰石纳米粉体,为实现颗粒尺寸、形貌及比表面积的控制提供了一种重要途径。 本文采用溶致液晶模板法与反相微乳液法仿生合成了羟基磷灰石(HA)纳米粉体。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仪(XRD)、红外光谱仪(FTIR)等表征、测试手段研究了反应条件对产物结构和形貌的影响。 绘制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Triton X-100)-正奎醇-水体系局部相图,确定了层状液晶单相区。以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正奎醇-水体系层状溶致液晶为模板,将硝酸钙和磷酸氢二铵分别溶于其溶剂层中,混合并经陈化,溶剂层中生成具有一定微观形貌的HA纳米粒子,直径为8~10nm,长度在100nm以下。讨论表面活性剂浓度、助表面活性剂浓度、反应物浓度、溶液pH值、陈化时间及热处理温度等因素对产物的形貌、结晶度等的影响。 研究不同油相、不同比例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和正奎醇、不同反应物浓度对微乳液体系的影响,并绘制反相微乳液体系的三元局部相图;确定反相微乳液法制备纳米羟基磷灰石的最佳条件,,并以该反相微乳液为模板合成了梭状HA纳米颗粒。讨论了热处理温度、不同水油比以及陈化时间对HA纳米颗粒形貌、结晶程度等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改变水油比可实现对纳米HA颗粒尺寸的控制。
[Abstract]:Hydroxyapatite is one of the most widely used inorganic bioactive materials. In the study of synthetic hydroxyapatite, the size, morphology and surface state of hydroxyapatite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application performance of hydroxyapatite. Hydroxyapatite nano-powders were prepared by template method, which provides an important way to control particle size, morphology and specific surface area. Hydroxyapatite (HA) nano-powders were synthesized by lyotropic liquid crystal template method and inverse microemulsion method. The effects of reaction conditions on the structure and morphology of the products were investigated by means of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TEM) and X-ray diffractometer (XRD), infrared spectroscopy (FTIR) and so on. The local phase diagram of poly (ethylene glycol octyl phenyl ether) Triton X-100 n-querenol-water system was drawn, and the single-phase region of lamellar liquid crystal was determined. The layered lyotropic liquid crystal (LLC) of polyethylene glycol octyl phenyl ether-n-querenol-water system was used as a template. Calcium nitrate and diammonium hydrogen phosphate were dissolved in their solvent layer respectively. After mixing and aging, HA nanoparticles with certain microscopic morphology were formed in the solvent layer. The diameter is 8 ~ 10 nm and the length is below 100nm. The effects of surfactant concentration, cosurfactant concentration, reactant concentration, pH value of solution, aging time and heat treatment temperature on the morphology and crystallinity of the product were discussed.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oil phase, different proportion of polyethylene glycol octyl phenyl ether and n-quinanol, different reactant concentration on the microemulsion system were studied, and the ternary local phase diagram of reverse microemulsion system was drawn. The optimum condition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nano-hydroxyapatite by inverse microemulsion method were determined, and the shuttled HA nanoparticles were synthesized by using the reverse microemulsion as template. The effects of heat treatment temperature, water / oil ratio and aging time on the morphology and crystallinity of HA nanoparticles were discuss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ize of HA nanoparticles could be controlled by changing the ratio of water to oil.
【学位授予单位】:成都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TB383.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亚利,梁勇,郑丰,肖克沈,胡壮麒;热处理过程中纳米非晶Si-N-C粉的晶化及微结构变化研究[J];无机材料学报;1996年01期
2 祖庸,任莉;超微细粉体TiO_2的性能及应用[J];钛工业进展;1996年05期
3 ;信息与动态[J];工具技术;2000年11期
4 张立德;纳米材料和技术的战略地位、发展趋势和应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杂志;2000年Z1期
5 ;纳米技术发展可能经历五个阶段[J];航空精密制造技术;2001年04期
6 ;纳米复合薄膜制备技术[J];技术与市场;2001年04期
7 许秀艳,付国柱,徐瑞芬;纳米TiO_2在涂料中的应用[J];全面腐蚀控制;2001年02期
8 李文;武汉大学纳米科技研究成果显著[J];中国建材;2001年07期
9 子荫 ,白杉;纳米塑料性能优异[J];化工时刊;2001年08期
10 ;我国研制成功纳米压力传感器[J];稀有金属;200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曹艳平;郑修鹏;李博;冯西桥;;测量微/纳米纤维弹性模量的屈曲方法[A];北京力学会第十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毛健;赵立涛;程鹏;李华峰;陈国需;;纳米La_2O_3或CeO_2添加对TiO_2-SiO_2润滑添加剂磨擦修复特性的影响[A];第七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第2分册)[C];2010年
3 肖旭贤;黄可龙;杨珉;何琼琼;;季铵盐纳米磁粒杀菌剂的研究[A];第七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第6分册)[C];2010年
4 田惠文;李伟华;侯保荣;;纳米SiO_2改性环氧涂层电化学阻抗谱研究[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三卷)[C];2010年
5 徐舒涛;张维萍;李新;刘宪春;韩秀文;包信和;;甲醇在一维纳米限域体系扩散动力学的HP ~(129)Xe NMR研究[A];第十六届全国波谱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0年
6 周涛;贺贝贝;江涵;王宁;;化学沉淀法制备纳米CeO_2的工艺研究[A];中国颗粒学会超微颗粒专业委员会第五届年会暨海峡两岸纳米颗粒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陈旭;黄瑜;李亮;;聚吡咯纳米回形针的合成与性能[A];第九届全国微型化学实验研讨会暨第七届中学微型实验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8 童曼;杜江坤;鲍建国;袁松虎;;微孔滤膜负载纳米Pd/Fe对五氯酚的降解研究(英文)[A];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论坛2011暨第六届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9 刘恒权;姚素薇;宋仁峰;唐建军;张卫国;王宏智;李荣先;;光诱导转化法制备单晶Ag纳米三棱体和立方体[A];2004年全国电子电镀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高维珏;卞晓锴;陆晓峰;施柳青;林红军;;纳米TiO_2对不同材料超滤膜结构与性能的影响[A];第三届中国膜科学与技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斌 沈路涛;纳米离我们并不遥远[N];安徽经济报;2000年
2 科言;纳米是怎么回事?[N];中国妇女报;2002年
3 林小春 姜岩;科学家呼吁走出“纳米热”的误区[N];中国化工报;2002年
4 黎昌政;我国科学家首创纳米硫[N];中国矿业报;2002年
5 本报特约记者 周建;“纳米布”陷入炒作[N];大众科技报;2000年
6 本报记者 文成;纳米如何冲破产业化瓶颈[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0年
7 本报记者 沐清;纳米产业并不遥远[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2年
8 本报记者 肖巍;标准之争暴露中国纳米业“痼疾” 上市公司投资“雷声大、雨点小”[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2年
9 张永胜;有一种水叫“纳米水”[N];光明日报;2002年
10 本报记者 徐晓宁;纳米眼球还不能让盲人复明[N];健康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贵军;聚丙烯酸酯/纳米氧化锡锑复合乳液的制备、表征及其在透明隔热涂料中的应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陆洪彬;不锈钢表面高性能纳米防护涂层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3 任浩;纳米及表面吸附体系的第一性原理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4 汪超;磁场中Ni-纳米Al_2O_3复合镀层制备及其电沉积机理的研究[D];上海大学;2011年
5 葛性波;纳米多孔金属薄膜的制备与电催化性能[D];山东大学;2011年
6 贾鑫;飞秒激光制备半导体表面纳米周期结构[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唐玮;皮肤的纳米生物摩擦学行为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0年
8 张景红;人工影响天气纳米催化剂粉体的制备与成冰性能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9 何典;一维纳米功能材料的静电纺丝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10 赵立华;纳米尺度光波导及微结构若干性质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齐俊杰;水溶性刺激响应碳纳米角的制备与表征[D];天津大学;2010年
2 杨微;纳米二氧化钛的复合改性及其光催化性能的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0年
3 杜洁;掺杂纳米碳化硅薄膜的制备及光学特性研究[D];河北大学;2008年
4 王艳明;镍氢电池正极材料纳米氢氧化镍的合成新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5 李伟;聚合物/氢化钛制备纳米鳞片与复合涂膜防腐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6 张宝华;低维纳米超结构材料的可控合成及其性能的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7 李娇莉;退火方式对生物成像用红色纳米磷光材料性能的影响[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8 朱元清;在球形聚合物刷反应器中制备纳米贵金属及其催化活性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2年
9 梁莹;纳米四氧化三钴的制备及其与聚苯胺的电化学复合[D];东北大学;2008年
10 姜晨光;微/纳米生物复合纤维的电纺制备及其表征[D];北京服装学院;2010年
本文编号:18872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inzhuminquanlunwen/18872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