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KH法制备AgCuSn合金钎料的性能研究
本文选题:金属材料 + 叠轧复合-扩散合金化(D-KH法) ; 参考:《贵金属》2016年03期
【摘要】:分别采用熔铸法和D-KH法(叠轧复合-扩散合金化工艺)制备了Ag-22.4Cu-20Sn钎料合金,采用XRD、SEM、DSC及万能力学试验机等测试技术,对合金相组成、显微组织、熔化特性、钎焊接头的剪切强度和钎焊界面形貌等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D-KH法制备的钎料相组成为(Ag)、Cu3Sn、Ag5Sn相,而熔铸法制备的钎料相组成为(Ag)、Cu3Sn、Ag5Sn以及Cu41Sn11相;D-KH法制备的钎料合金液固相线均降低,熔程减小。与熔铸法相比,用D-KH法制备得到的厚度0.1 mm的钎料薄带,润湿铺展性更优、接头剪切强度更高、接头强度稳定性更好。
[Abstract]:Ag-22.4Cu-20Sn brazing alloy was prepared by melting casting method and D-KH method (stacking rolling compound-diffusion alloying process). The phase composition, microstructure and melting characteristics of Ag-22.4Cu-20Sn brazing alloy were studied by means of XRDX SEM DSC and universal mechanical testing machine. The shear strength and interface morphology of brazed joints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hase composition of the brazing alloy prepared by D-KH method is Ag-Pu _ 3Sn-Ag _ 5Sn phase, while the composition of the brazing alloy prepared by melt-casting method is that the liquid-solid line and the melting range of the solder alloy prepared by Cu41Sn11 phase and Cu41Sn11 phase / D-KH method are all decreased and the melting range is decreased. Compared with the melting casting method, the brazing strip with thickness of 0.1 mm prepared by D-KH method has better wettability, higher shear strength and better joint strength stability.
【作者单位】: 昆明贵金属研究所贵研铂业股份有限公司稀贵金属综合利用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中航工业黎阳航空发动机有限公司;
【分类号】:TG42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史耀武,夏志东,雷永平,李晓延;绿色高性能电子组装钎料研究的新进展[J];新材料产业;2001年12期
2 吴京洧,杨建国,方洪渊;复合钎料的特点及研究现状[J];焊接;2002年12期
3 李刚,路文江,俞伟元,陈学定;非晶新型代银钎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J];兰州理工大学学报;2004年05期
4 张静;路文江;俞伟元;;铜磷非晶箔带钎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J];热加工工艺;2006年03期
5 崔大田;王志法;周俊;姜国圣;吴化波;;Au-20.1Ag-2.5Si-2.5Ge新型中温钎料的组织与性能[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07年09期
6 李卓然;刘彬;冯吉才;;中温无镉钎料的研究进展[J];焊接技术;2008年06期
7 崔大田;王志法;吴化波;刘金文;;新型Au-19.25Ag-12.80Ge钎料的制备及性能(英文)[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08年04期
8 李东泊;赵士阳;王要利;魏双举;贾利;田崴;张柯柯;;低银Sn2.5Ag0.7CuxRE钎料合金的润湿特性[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3期
9 张翠翠;;铅对Sn3.5Ag0.5Cu合金钎料性能的影响[J];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2009年04期
10 李培;路文江;俞伟元;王洪礼;;低熔点铝基复合钎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J];电焊机;2009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冯武锋;王春青;;电子元件焊接中的钎料合金研制及钎料合金设计方法[A];全国第六届SMT/SMD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2 夏志东;史耀武;陈志刚;李述刚;刘吉海;;锡银铋钎料的性能评估[A];第十次全国焊接会议论文集(第1册)[C];2001年
3 刘朋;高原;郭福;雷永平;夏志东;史耀武;;无铅复合钎料研究及发展[A];2006年全国功能材料学术年会专辑[C];2006年
4 张艳茹;;容量法测定铜镍锰钎料合金中锰元素[A];探索 创新 交流——第五届中国航空学会青年科技论坛文集(第5集)[C];2012年
5 夏志东;史耀武;雷永平;陈志刚;;热疲劳对锡锌铋钎料合金显微组织影响的研究[A];2002年材料科学与工程新进展(上)——2002年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6 朱颖;方洪渊;钱乙余;崔殿亨;丁克俭;;含稀土钎料合金的显微组织及高温持久强度分析[A];中国电子学会焊接专业青年委员会第一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4年
7 张杰;周玉;杨世伟;奈贺正明;;连接工艺对Cu-Zn-Ti钎料钎焊氮化硅陶瓷接头性能的影响[A];第十一次全国焊接会议论文集(第1册)[C];2005年
8 柏文超;李明利;许平;;一种新型PdNiAgCrMo高温钎料[A];第九次全国焊接会议论文集(第1册)[C];1999年
9 熊华平;康燕生;岗村宽志;川崎亮;渡边龙三;;Co-V基和Co-Nb基合金高温钎料对SiC陶瓷的润湿性研究[A];第十一次全国焊接会议论文集(第1册)[C];2005年
10 薛松柏;钱乙余;赵志成;;无铅软钎料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A];第九次全国焊接会议论文集(第1册)[C];199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柴戡;Sn基钎料在Zr_(55)Cu_(30)Al_(10)Ni_5金属玻璃表面的润湿铺展和扩散动力学[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2 李国栋;超声作用下镁合金钎料性能及其钎焊过程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4年
3 俞伟元;非晶态钎料的钎焊性能及其连接机理[D];兰州理工大学;2009年
4 张威;基于钎料润湿力的光纤自对准原理及激光软钎焊界面反应[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5 李福泉;钎料熔滴/焊盘瞬间接触液固反应及界面组织演变[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6 张国尚;80Au/20Sn钎料合金力学性能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7 赵国际;快速凝固及微合金化Sn-Zn系钎料改性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8 谢凤春;石墨与铜的钎焊机理及新型低温活性钎料的制备[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9 贺艳明;Ag-Cu-Ti基复合钎料钎焊氮化硅陶瓷的连接工艺和机理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10 王俭辛;稀土Ce对Sn-Ag-Cu和Sn-Cu-Ni钎料性能及焊点可靠性影响的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磊;改进镍基钎料钎焊不锈钢钎焊工艺及机理研究[D];上海工程技术大学;2015年
2 刘美娜;不同加载方式下SAC焊点的纳米力学行为[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2年
3 魏灿;微电流辅助Ag-Cu钎料在ZrO_2上的润湿及其与304不锈钢的连接[D];吉林大学;2016年
4 田金峰;Al-Si-Cu-Y钎料连接SiC_p/6063Al复合材料的工艺和机理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5年
5 矫宁;新型低银无镉中温钎料组织性能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6 韩宪鹏;镓对无镉银钎料性能影响的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8年
7 党波;高性能低银电真空钎料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10年
8 金峰日;铜基中温无镉钎料的设计与组织性能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9 王丽华;钎料合金及其接头在模拟土壤盐溶液中的浸出行为[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10 刘朋;复合钎料钎焊接头热疲劳显微组织与残余力学性能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0228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inzhuminquanlunwen/20228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