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溶液聚合法制备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的研究与表征
本文选题:阳离子聚丙烯酰胺 + 复合引发体系 ; 参考:《应用化工》2016年02期
【摘要】:对丙烯酰胺(AM)和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的水溶液聚合进行了研究与分析,采用复配引发体系,成功聚合出了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P(DMC-AM)。在成功聚合出所需的聚合物后,分析研究了不同工艺条件对聚合反应的影响;并通过红外光谱和核磁对聚合物的结构进行了确认。得到较好的工艺参数是:在偶氮化合物和氧化还原剂组合的复合体系作用下,阳离子单体量为16%,偶氮引发剂量为0.013%,氧化还原剂用量是0.015%,EDTA 2Na质量分数0.1%,尿素质量分数0.1%,得到特性粘度为10.59 d L/g,溶解时间为20 min。
[Abstract]:The polymerization of acrylamide (AM) and methacryloxy ethyl trimethylammonium chloride (DMC) in aqueous solution was studied and analyzed. The cationic polyacrylamide P (DMC-AM) was successfully polymerized by the complex initiator system. After the polymer was successfully polymerized, 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process conditions on the polymerization reaction was studied, and the structure of the polymer was confirmed by IR and NMR. The optimum process parameters are as follows: under the action of the composite system of azo compound and oxidation reducing agent, The amount of cationic monomer is 16, the initiator dose of azo is 0.013, the dosage of oxidizing reductant is 0.015% EDTA 2Na, the mass fraction of urea is 0.1 and the intrinsic viscosity is 10.59 dL / g, and the dissolution time is 20 min.
【作者单位】: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有机功能分子研究所;江西昌九农科化工有限公司;
【基金】: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20132BAB206032) 江西省教育厅科技落地项目(KJLD14068)
【分类号】:TQ31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任雪梅;吴充实;;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的合成:丙烯酰胺与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的共聚合[J];湿法冶金;2006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蔡燕红;陈日耀;郑曦;陈晓;陈震;;mPAM/mCMC双极膜电解槽中MnO_2电催化氧化制备甘油醛[J];化学学报;2009年10期
2 来水利;杨宁;;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絮凝剂的研制[J];应用化工;2011年05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保良;Poly(AM/AMPS)反相乳液的Hofmann降解及其应用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2 孙敏杰;N-乙烯基吡咯烷酮共聚物的合成与应用[D];苏州大学;2008年
3 任怀燕;GPAM改进纸张挺度助剂的合成与应用研究[D];山东轻工业学院;2008年
4 王培壮;阳离子高分子分散剂的合成[D];江南大学;2008年
5 张娜娜;阳离子型AM/DMC/DMDAAC三元共聚物的合成与表征[D];青岛科技大学;2009年
6 刘月涛;AM/DMC共聚物双水相体系的制备[D];青岛科技大学;2009年
7 李志文;速溶型阳离子聚丙烯酰胺制备工艺研究[D];青岛科技大学;2009年
8 宋成剑;改善高湿条件下瓦楞原纸强度和抗水性能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0年
9 于海燕;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的合成及其在天然橡胶加工废水脱色处理的应用研究[D];海南大学;2012年
10 何良好;聚合物稠化剂制备及超高温压裂液体系流变性能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吴全才;PDA阳离子型絮凝剂合成及应用的研究[J];工业水处理;1997年04期
2 田华;微乳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絮凝剂研制[J];化工科技;2000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曹玮;王书文;曲波;;红外光谱在有机综合实验中的应用尝试[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7年02期
2 张学博;马金金;曹丽梅;;近红外光谱相关系数法用于快速检测药品的质量[J];光谱实验室;2013年04期
3 贲玉霞,华旭俊,B.V.Kokta,S.Kaliaguine,J.Doucet;现代表面分析技术在造纸科学上的应用——第二部分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J];中国造纸;1992年05期
4 谢斌;聚(乙烯,萘-2,6-二羟酸酯)的端基浓度及分子量的红外光谱测定[J];弹性体;1998年03期
5 回瑞华,关崇新,侯冬岩;羧酸及其盐红外光谱特性的研究[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6 刘卫东;近红外光谱在加工监测方面的应用[J];大连铁道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7 刘荣仲;刘俊松;;用红外光谱鉴定塑料成分[J];塑料科技;2008年06期
8 王晓巍;蒋刚;杜际广;;(+)-儿茶素金属配合物的结构、红外光谱和反应活性[J];物理化学学报;2011年02期
9 李良超,欧阳礼,袁良杰,张克立,孙聚堂;水杨酸锰的流变相合成和红外光谱[J];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3期
10 冯致云,李良超,苏克新;水杨酸铁的流变相合成和红外光谱[J];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颖;赵根锁;张国宝;;用红外光谱测聚烯高分子材料的氧化度[A];全国第10届分子光谱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1998年
2 谢蕙;秦圣英;;新型含氮大环多元醚——二酯和四酯的红外光谱[A];全国第五届分子光谱学术报告会文集[C];1988年
3 刘敏;石明孝;戚国荣;;聚一十六烯烃-1的红外光谱序态研究[A];全国第五届分子光谱学术报告会文集[C];1988年
4 何季平;孙莉;陈新兰;张伦;;十二氢十二硼酸双桥氯四(三苯基膦)合双钯(Ⅱ)的喇曼和红外光谱[A];中国物理学会光散射专业委员会成立十周年暨第六届学术会议论文集(上)[C];1991年
5 刘瑜;罗义芬;王伯周;王康;李华;;多元曲线分辨结合在线红外光谱用于4-氨基-3,5二甲基吡唑的合成机理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计算(机)化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6 李婷;李华;;化学计量学和红外光谱用于二硝基五亚甲基四胺的合成反应机理研究[A];第十届中国化学会分析化学年会暨第十届全国原子光谱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7 Cornelia K,
本文编号:20658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inzhuminquanlunwen/20658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