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与法治的关系_刘伟 投稿:金鑉鑊 XX
本文关键词:中国梦的民主法治考量,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中国梦的民主法治考量_刘伟 投稿:金鑉鑊
中国梦的民主法治考量刘伟1,苏良书2(1.中共四川省委省直机关党校科社法学教研部,四川成都610017;2.武警警官学院人文社科系,四川成都610213)摘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是历史发展规律的深刻启…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2014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指导:关注申论真题当中的“领导讲话” 对于国考的申论复习而言,“真题”为王是一个恒定不变的真理,尤其是2008—2013这六年的真题将是我们这段时间复习的重中之重。但是如果仅仅停留于做做题、对对答案,那么就…
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教材分析 (一)、适当扩大单元规模,本册教材使学生能够在一段较长的时期内深入研究。教材在呈现方式上的最大特点就是采用大单元的模式,这是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满足学生发展需要的前提下做出的改进。新教材理念追求的是“一英寸宽、一英里深”…
中国梦的民主法治考量
刘伟1,苏良书2
(1.中共四川省委省直机关党校科社法学教研部,
四川成都610017;
2.武警警官学院人文社科系,四川成都610213)
摘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是历史发展规律的深刻启示,是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也是当代中国人必须直面的责任。民主法治建设是实现中国梦的基本前提与坚实保障,因为民主法治建设既能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保驾护航,又能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新动力与新活力。
关键词: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国梦;民主法治中图分类号:D09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183(2013)09-0009-04
党的十八大为我们描绘了一幅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美好蓝图。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
“经过鸦片战争以来170
多年的持续奋斗,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光明的前景。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
[1]
一、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一幅救亡图存与民主法治并行的图景
(一)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复兴道路探索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是一条旨在推翻“三座大山”的救亡图存之路,也是一条不断探索民主法治治国模式的道路。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地社会。反思鸦片战争的失败,时人多认为是缘于西方列强军事力量强大与经济实力雄厚。于是,清王朝开展了以“师夷长技以制夷”、军事茁壮成长。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为理论
支撑的洋务运动。一大批民族工业应运而生,近代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清军大败,北洋舰队全军
覆没,举国震惊。中日甲午战争的失败证明只靠经济与军事强国的方式不能改变中国的落后,于是出现了要求从更根本层面,即治国模式上进行变法维新的声音。1895年康有为发动的“公车上书”拉开了变法维新的序幕,是一次“民主法治”的思想启蒙。1898年光绪皇帝启动的“百日维新”,力图构建西方君主立宪的政治体制,是清王朝开展的一次高层“民主法治”实践活动。
由于变法的失败,中国失去了在原有体制内实行改革的精英支持,取而代之的是主张通过激烈变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
复兴的“中国梦”,要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走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民主法治道路。
收稿日期:2013-09-01
作者简介:刘伟(1974-),男,四川安岳人,中共四川省委省直机关党校科社法学教研部主任,副教授,
研究方向:行政法学;苏良书(1976-),女,重庆巫溪人,武警警官学院人文社科系讲师。
9
革推翻原有制度的主张。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模仿西方国家政治体制的中华民国。然而,袁世凯的帝制复辟让中国回到了老路,接下来的军阀混战则使刚刚诞生的西式“民主法治”饱受戏弄与蹂躏。
辛亥革命的失败,证明全面接受西方资产阶级的“民主法治”治国模式是行不通的。中国人民继续顽强探索救国救亡的道路。十月革命一声炮响,带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带来了社会主义。1921年,在马列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中,中国共产党诞生了。从此,中国人民有了用先进理论指导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革命出现焕然一新的面貌。1949年新中国成立,把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推向了一个崭新的历史起点。
(二)近代以来民主法治道路探索的特点与启示第一,对民主法治治国模式的探索是在不断“试错”中进行的。鸦片战争的失败未能撼动封建专制的政体,清王朝没有接受新型的“民主法治”治国模式。洋务运动的倡导者认为西方各国的强大只在于经济与军事力量强大,而非制度优越①。中日甲午战争的失败让国人警醒,开始思考制度的变革。从“公车上书”到“戊戌变法”再到清末“新政”,都坚守在维护专制王权的基础上引入民主法治的要素,事实证明不过是“旧瓶装新酒”,徒有其名。通过激进革命建立的中华民国全面接受了西方的民主宪政,然而未能立足中国国情,也走向了失败。这些“试错”实践告诉我们,无论是走封建专制之路,还是走全盘西化之路,都是走不通的,我们要走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民主法治“新路”。
第二,一系列改革是在不稳定的社会背景下展开的。内忧外患是中国近代史的真实境况,救亡图存是近代中华民族的历史使命。在战争空隙间开展的洋务运动,只是短暂的兴旺与荣光,而一系列战争,如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入侵、辛亥革命、中原大战、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成为了当时时代的主旋律。在动荡的社会背景下启动的改革与变法,带有太多应急性与不稳定性的特点,注定要失败。战争的动荡压制着民主法治的生长空间,因为战争以暴力为手段,以消灭对手为目标,而民主法治强调通过各个阶层的沟通协商,以稳定守成的规则来实现社会治理。
第三,变革的内容与方式脱离现实。近代以来的诸多变革,忽略了路径与方式,结果走向了失败。戊戌变法之所以失败,一个主要原因就是维新派思想与行动太激进。光绪皇帝在103天内发布上谕达一百一十多件,令人目不暇接。维新派全变、大变的变革主张,缺乏社会的认同,未能协调好当时的利益关系,造成整个社会强烈震荡。辛亥革命一夜之间席卷全国,希望以全面接受西方民主宪政的政治模式来实现民族复兴,可却忽略了广大民众的认同与支持。鲁迅先生笔下的阿Q就是当时普通民众的一个缩影,他认为革命就是“我要什么就是什么,我喜欢谁就是谁”。可见,广大民众传统落后的革命观与资产阶级宣扬的民主法治观念显然是不一致的。辛亥革命的失败表明,缺少民众对民主法治的认同,革新之路必然走向死胡同。
二、当代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不断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民主法治制度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总
结历史经验,不断艰辛探索,终于找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这条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一
条探索与践行符合中国国情的民主法治之路。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民主法治道路
在新中国成立之前,民主人士黄炎培在与毛泽东长谈中,就谈到历朝历代都未能跳出“兴亡周期律”的宿命。毛泽东当时回答说:主。”
[2]
“我们已经找到
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律。这条新路,就是民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民主法治建设有了
初步发展,但随着反右扩大化、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的展开,民主法治建设遭遇了一系列挫折。
反思中国经历的曲折发展,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过去发生的各种错误,固然与某些领导人的思想、作风有关,但是组织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问题更重要。”
[3]333
对中国的发展,他强调“还是
[4]
要靠法制,搞法制靠得住些”。“为了保障人民
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3]146
小平同志对错误的分析与对民主法制的强调体现了
10
治国模式的转变。从此,中国走上了一条符合自己国情的民主法治道路。
党的十五大报告要求“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并指出“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十六大报告把依法治国作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和目标,强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十八大报告强调“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提出“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法治政府基本建成”的宏伟目标。
(二)新中国成立以来民主法治道路探索的启示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
“道路关乎党的命脉,
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历史的经验证明,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多么不容易。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民主法治道路探索,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一是必须坚持对民主法治道路的自信。党的十八大提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就包含着对民主法治道路自信的内涵。民主法治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是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党的十三大报告指出,的要求。”十五大报告也指出,
“经济体制改
革的展开和深入,对政治体制改革提出了愈益紧迫
“依法治国,……
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中国已经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走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道路上,从人治走到民主法治的道路上。当前,坚持对民主法治的自信,坚持走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民主法治道路,显得非常重要与关键。
二是民主法治建设必须符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民主法治不具有固定的模式,具体面貌各不相同。在吸取世界各国民主法治建设良好经验的同时,我们必须立足国情,走符合中国国情的道路。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
“要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总结自
己的实践经验,同时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绝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的模式。”立足国情,要看到国情是在不断变化的,要动态地对待。譬如在改革开放之初,许多领域法制缺乏甚至一片空白,当时提出“有法可依”非常必要和迫切,而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建成,那关键的问题就应该转为“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复兴
三是民主法治建设必须注意方式方法。民主法治是个好东西,但通向民主法治的道路上无疑充满风险与不确定性因素。我国的民主法治建设应该是循序渐进的,不能采取疾风暴雨的激进方式希望民主法治在一夜之间得以建成。党的十二大报告就指出,
“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和民主生活的建设需要进行长期的、大量的工作”;十三大报告也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同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一样,是一个逐步积累的渐进过程”;十五大报告强调,
“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逐步发展的历
“必须按照民主化和法制化紧
史过程”。同时,必须把循序渐进与积极推进结合起来。十四大提出,与十六大都要求,七大则提出,范化、程序化”。
三、以民主法治“正能量”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密结合的要求,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十五大
“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十“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蓝图已经绘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号角已经吹响,当前的关键问题是如何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以经济建设为例②,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两个翻番”的新目标。那如何才能实现这个激动人心的目标呢?
首先来分析经济发展的要素。耶鲁大学陈志武先生指出,经济发展包括四个要素③:第一个要素是制度资本,如民主、法治、管理等;第二个要素是资源资本;第三个是劳动力资本;第四个是土地资本。只要具备一个或几个要素,经济就能得到较快发展。中国经过改革开放以来30多年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过去的发展主要依靠资源资本、劳动力资本与土地资本等要素。现在,大量自然资源消耗殆尽,土地资源相当紧缺,廉价劳动力不复存在,原有粗放型的发展模式难以为继,如何才能实现“两个翻番”的目标,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动力与活力在哪儿呢?
就此,十八大报告提出“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并强调要坚持“五个更多”,即更多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更多依靠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
11
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更多依靠节约资源和循环经济推动,更多依靠城乡区域发展协调互动。
“五个更多”表明经济发
展方式正在转变。这种转变是经济发展“内部”要素的调整。除了经济发展“内部”要素的调整,经济发展是否还有其他外在的推动力?十八大报告鲜明提出需要“四个着力”,强调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新活力与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这恰是传统经济发展的短板之处,是今后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
“民主、法治”等制度资本作为经济
发展的新要素,将在其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是通过维护良好的市场规则秩序从而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一个社会如果有多样的规则,人们就会花费大量的精力去探索起实效的规则,明规则的普遍效力会被削弱;当经济发展不是以质量和服务的市场元素取胜时,其他的非市场化元素就会粉墨登台,抑制市场化的生成与市场主体聪明才智的发挥。相反,如果规则单一有效,人们自然会在制度范围内集中精力谋发展、一心一意搞建设,而无需耗费精力应对其他潜规则,无需担心市场外因素的干扰,人的聪明才智才能得以竞相迸发。这就是规则尤其是民主法治规则“正能量”的体现。十八大报告强调“规则公平”与李克强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后答记者问时指出“不断地清理有碍社会公正的规则,而且要使‘明规则’战胜‘潜规则’”,即蕴涵着此深意。
二是通过保护市场主体的权利从而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如何才能激发市场主体的聪明才智从而促进科技创新呢?当一个企业通过创新获得了新产品、新技术,如果其知识产权得不到合法保护,其他市场主体可以通过非法的方式便捷地取得,那自然会挫伤其创新积极性。同样,当一个人通过勤奋努力积累了财富,如果他的财产权、人身权得不到充分保障,他就会失去对生活的稳定预期,失去继续发展的动力,逃离原有的社会空间。譬如当前一些富人移民海外,既带走了大量财富,消减了内需,又消减了人们对制度的认可,影响了经济的持续发展。可见,只有充分保护市场主体的权利,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才能得以增强。
三是通过实现国家长治久安从而促进经济持续
健康发展。如果国家长期处于动荡不安之中,人们辛苦创造、积累的社会财富就会在战火中灰飞烟灭。与之相反,如果一个社会平稳守成,,人们积累的财富不仅会惠及当代,也会泽被后世,为子孙后代的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国家需要长治久安,而国家的长治久安一定需要民主法治的保障。那就是通过民主制度协调不同阶层的意见,整合不同阶层的利益,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通过法治制度固定民主表达的成果,保护绝大多数人的利益,尊重少部分人的权利,构建一个公正的规则社会,从而促成国家的长治久安。注释:
①譬如,清朝大臣李鸿章在《李鸿章致总理衙门函》
(1864年)中言及“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这可以说代表了当时绝大多数人的主张。
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个综合体系工程,是政治、
经济、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的建设过程。本文仅以经济建设为分析基点,探究民主法治建设如何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作者认为,其他四个方面的发展与经济发展有共同之处,限于篇幅,不作一一评述。
——对话耶③详细内容参见赵灵敏:《民主决定品质—鲁大学金融学教授陈志武》,载《南风窗》,2007年
6月上,第28页。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继续朝着中华民族
伟大复兴目标奋勇前进[N].人民日报,2012-
11-30.
[2]毛泽东年谱:中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3:609-610.
[3]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4.
[4]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3:379.
[责任编辑:姜卉]
12
中国梦的民主法治考量刘伟1,苏良书2(1.中共四川省委省直机关党校科社法学教研部,四川成都610017;2.武警警官学院人文社科系,四川成都610213)摘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是历史发展规律的深刻启…
中国梦的民主法治考量刘伟1,苏良书2(1.中共四川省委省直机关党校科社法学教研部,四川成都610017;2.武警警官学院人文社科系,四川成都610213)摘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是历史发展规律的深刻启…
中国梦的民主法治考量刘伟1,苏良书2(1.中共四川省委省直机关党校科社法学教研部,四川成都610017;2.武警警官学院人文社科系,四川成都610213)摘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是历史发展规律的深刻启…
本文由第一文库网()首发,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查看更多相关文档
免费下载文档:本文关键词:中国梦的民主法治考量,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162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inzhuminquanlunwen/2162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