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法治论文 >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与践行状况调查分析

发布时间:2018-09-01 06:52
【摘要】:基于对南京主要高校在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与践行状况的调查发现,民主、法治、平等是其最珍爱的国家和社会层面的核心价值观,诚信、爱国、友善则是其最珍爱的个人层面的核心价值观。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与践行特点表现为价值认同与价值践行矛盾、政治情感与政治理性分裂、家国情怀与务实功利兼有。大学生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着力点在于:深刻认识和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筑牢培育与践行的认知基础;深入学习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奠定培育与践行的思想根基;自觉统一个人未来发展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信念,提升培育与践行的精神动力。
[Abstract]: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recognition and practice of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of the main college students in Nanjing, it is found that democracy, rule of law and equality are the most cherished core values of the country and society, honesty and patriotism. Friendliness is its most cherished core value at the individual level.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llege students' recognition and practice of socialist core values are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value identity and value practice, the split between political emotion and political rationality, and the combination of family feelings and pragmatic utilitarianism. The emphasis of college students' cultivation and practice of socialist core values lies in: deeply understanding and understanding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building the cognitive foundation for cultivating and practicing them, deeply studying and inheriting Chines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Laying the ideological foundation of cultivation and practice, consciously unifying the common ideal and belief of individual future development and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promoting the spiritual motive force of cultivation and practice.
【作者单位】: 东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基金】:2013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当前我国青年精神生活质量调查研究"(13BKS095)
【分类号】:G64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郑成良;论法治理念与法律思维[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0年04期

2 白石;;从根本上解决理想、立场和本领问题[J];红旗文稿;2014年04期

3 戴木才;黄士安;;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0年05期

4 陈金龙;;关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思考[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4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琴;执政党依法执政能力的概念解析及其意义[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2 聂小明;;高职学生法律思维方式培养探析[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3 聂小明;;论法律思维方式对高职学生职业道德培养的作用[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4 李乐;王韬与福泽谕吉舆论思想之比较[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5 武铁传;;全球化对中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影响及对策[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6 王志刚;;论张佩纶的改革思想及其时代困境[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7 王丽萍;;政治发展进程中的中国政治文化构建——兼论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政治文化[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8 葛磊;;论犯罪构成要件事实认定的基本方法——以法律思维方式为视角[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9 梁晓波,韩天文;论人的解放和存在方式革命[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10 宫敬茹;;“兴亚论”与日本中国学京都学派的中国情结[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国龙;;由语言追问法律的意义[A];边缘法学论坛[C];2005年

2 陈富国;;伦理视野下的法学教育探析[A];边缘法学论坛[C];2005年

3 李金和;;梁启超的社会公德观[A];“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公共文明论坛文集[C];2007年

4 李拥军;刘雪斌;韦霏;;中国法理学三十年(1978—2008)[A];中国法学三十年(1978-2008)[C];2008年

5 杨孔炽;;明治前期的日本两大教育思潮[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6 薄晓波;冯嘉;;论综合生态系统管理理念的法律化——兼谈法律思维的作用[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吴俊明;;法律思维的转型与法治建设[A];第十四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8 赵玉增;;从主体视角看法律思维对法治建设的意义[A];第十四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9 印大双;;论现代法治理念语境下的警察法律思维[A];第十六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论文(成就·反思·前瞻——中国法律逻辑三十年)[C];2008年

10 矫海霞;;从伦理学视角看民间组织在和谐社会构建中的作用[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金正秀;晚清女性传记与国族想象的形成研究[D];北京大学;2011年

2 杨鹏;中国史学界对日本近代中国学的迎拒[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3 张洪春;少数民族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4 王中军;网络文明建设中网民自律培育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5 乐敏;传统与现代的耦合[D];复旦大学;2010年

6 田雪梅;近代日本国民的铸造:从明治到大正[D];复旦大学;2011年

7 徐海红;生态劳动视域中的生态文明[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8 杨恒生;文明的理性偏向与重建:走向和谐的文明论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9 叶祖淼;政治诚信论[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10 陈凤川;《文明论概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卞晓伟;新时期我国农村纠纷的多元化解决机制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王丽梅;我国行政复议和解制度的具体设计[D];湘潭大学;2010年

3 马诗书;梁启超与乾嘉学派关系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4 朱U,

本文编号:22164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inzhuminquanlunwen/22164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eb0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