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法治论文 >

新中国反腐败之权力制约和监督体系建设研究

发布时间:2018-10-14 19:59
【摘要】:腐败具有历史性、世界性和顽固性,是政治发展之癌。世界各国腐败与反腐败的理论和经验表明,执掌公权力是腐败滋生的必要条件,加强权力制约和监督是反腐倡廉建设的关键。当前,中国反腐倡廉建设突出面临着“成效明显和问题突出并存,防治力度加大和腐败现象易发多发并存,群众对反腐败期望值不断上升和腐败现象短期内难以根治并存”的严峻形势,是党和国家高度关注的重大政治问题。党的十六大首次明确提出“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①后,中国反腐败之权力制约和监督理论逐步推进,反腐败之权力制约和监督制度体制机制逐步完善,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反腐败之权力制约和监督体系。刚刚召开的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中纪委二次全会进一步提出“建立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打造“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这是中国共产党对近期中国反腐倡廉建设的重要部署,也是中国反腐败之权力制约和监督体系建设的重要任务。那么,经过建国六十多年的探索,中国反腐败之权力制约和监督体系建设取得了哪些成就?有哪些经验教训可供借鉴?当前中国反腐败之权力制约和监督体系建设的现状怎样?哪些地方亟待改进?这是中国反腐败之权力制约和监督体系建设必须回答的问题。 论文从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和政党学说出发,以权力结构、权力配置、权力运行和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为关注点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反腐败之权力制约和监督体系建设的理论、历史、现状及经验教训展开研究,并对当前中国反腐败之权力制约和监督体系的科学发展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 论文由导论、正文和结语三部分组成。 导论简要介绍了论文的选题缘起、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研究空间,界定了论文研究涉及的主要概念和相关范畴,并对论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和创新点做了说明。 正文部分共分五章,分别对中国反腐败之权力制约和监督体系建设的思想、历史、现状及对策进行了研究。 第一章是思想源流分析。主要运用阶级分析方法对中国古代权力制约和监督思想和西方分权制衡理论的进步性、历史局限性及对新中国反腐败之权力制约和监督体系建设的借鉴价值做了分析;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中国共产党核心领导人的权力制约和监督思想的主要观点进行了梳理。论文认为,从防治权力异化的主旨出发,积极构建“监督下有制约”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是古今中外思想家权力制约和监督思想的共同特点。从权力制约的一般原理看,权力彼此分开是权力制约的前提,合理配置权力是建设的重点,规范权力运行是建设的关键。 第二章对改革开放之前中国反腐败之权力制约和监督体系建设历史做了考察。论文认为,改革开放前中国反腐败之权力制约和监督体系建设尚处于探索阶段。主要贡献是:建立了中国反腐败之权力制约和监督的基本组织机构和制度体系,探索建立了中国共产党和国家机关的权力结构,探索了群众监督形式,为改革开放后中国反腐败之权力制约和监督体系的迅速恢复和发展完善奠定了基础,提供了经验借鉴。 第三章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反腐败之权力制约和监督体系建设历史做了考察。论文认为,改革开放以来的反腐败之权力制约和监督体系建设的基本思路是加强法规制度建设,并在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命题后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主要贡献是:颁布了《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等党内规章,中国共产党反腐败之权力制约和监督制度体系逐步完善;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等法规,国家机关之间反腐败之权力制约和监督建设的法制化水平逐步提高:确立了审计监督制度、成立了国家预防腐败局、在人民检察院内设立了反贪污贿赂局等组织机构,中国国家廉政体系更加完善;初步探索了纪检监察机关、审计机关相互制约相互协调的权力运行机制。 第四章以前三章研究结论为基础,对新中国反腐败之权力制约和监督体系建设的成就、特点和经验做了分析。论文认为,经过建国六十多年的探索,中国已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反腐败之权力制约和监督模式,探索建立了中国反腐败之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形成了中国特色反腐败之权力制约和监督体系;执政党主导型、发展的阶段性、结构的层次性是中国反腐败之权力制约和监督体系建设的主要特点;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前提,以权力监督为保障,以权力制约为关键,以制度建设为根本是新中国反腐败之权力制约和监督体系建设的基本经验。 第五章是对策建议。论文着眼于建设廉洁政治的最终目标和当前中国反腐倡廉建设面临的严峻形势和任务,对中国反腐败之权力制约和监督体系的最终目标、近期目标和当前目标做了分析,对中国反腐败之权力制约和监督体系建设的战略、策略和方法提出了建议。论文认为,在战略上,中国反腐败之权力制约和监督体系建设应将权力制约与权力监督有机统一,将权力监督与民主法制建设有机统一,将权力制约与技术创新有机统一,将坚持党的领导和改善党的领导方式有机统一。在策略上,为了提高反腐败之权力制约和监督建设实效,不断取得反腐倡廉建设阶段性成果,当前中国反腐败之权力制约和监督建设应继续坚持高压惩处态势,实行腐败零容忍政策,继续推进体制改革,降低权力寻租机会,加强制度建设,用制度约束权力。在具体方法上,着眼于当前反腐倡廉建设体制情况和腐败发展趋势,应该以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相互制约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为指导,以推进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健全集体领导和分工负责制为突破口,理顺党内权力结构、加强对党政“一把手”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探索权力分解机制,推进领导干部财产申报制度、建立纪检监察机关、审计机关、司法机关联系机制,加强对公职人员决策权和执行权的制约和监督,防治腐败。 结语主要通过对如何正确判断当前中国政体下权力制约的生存空间,理性分析中国反腐败之权力制约和监督建设的有效性,科学评价权力制约和监督在中国反腐倡廉建设总体布局中的地位和作用三个问题的回答,对中国反腐败之权力制约和监督建设和西方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分立制衡的区别做了分析,对中国反腐败之权力制约和监督建设的基本思路做了简要总结,表达了对中国反腐败之权力制约和监督体系建设的希望和信心。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武汉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630.9


本文编号:227149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inzhuminquanlunwen/227149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2f3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