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议我国刑事审判监督程序——以新刑事诉讼法的修改为视角
[Abstract]:Since the revis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new Criminal procedure Law, the trial supervision procedure has played a positive role in meeting the needs of the development of democracy and the legal system in our country and in solving outstanding problems in criminal proceedings. It is not only a reliable guarantee for the judicial organs to exercise the right of punishment correctly, but also conducive to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policy of "correcting mistakes as necessary", but 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The author analyzes the current provisions of the procedure 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to make it perfect in order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development of judicial reform in China.
【作者单位】: 江苏师范大学法政学院;徐州中级人民法院;
【分类号】:D925.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云玲;;和谐视野下我国刑事审判监督程序的完善[J];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2 夏瑶瑶;;论我国民事再审制度的建构与完善[J];法制与社会;2008年19期
3 高骁宇;曹颖;;论我国民事审判监督制度[J];法制与社会;2010年29期
4 季华;达君;;设立再审法院的必要性[J];法学;1996年07期
5 叶良芳;司法公正与诉讼效率之关系刍议[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6 陈光中,郑未媚;论我国刑事审判监督程序之改革[J];中国法学;2005年02期
7 吕建设;;论我国刑事审判监督程序启动的改革与完善[J];法制与社会;2010年22期
8 王鸿翼;;依法履行监督职责 维护司法公正和权威[J];今日中国论坛;2008年11期
9 陈崇诺;;浅析我国民事审判监督程序之缺陷[J];法制与社会;2009年26期
10 王晶;;试论民事再审程序的改革与完善[J];大庆社会科学;2007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国君;张庆伟;;试论司法公正的隐患——地方保护主义[A];在审判工作中如何确保司法公正理论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1年
2 刘小平;;司法公正的前提及实现途径[A];第二届贵州法学论坛文集[C];2001年
3 查恩学;薛珊;;推进司法改革与司法公正关系探索[A];“严肃执法与司法公正”研讨会专集[C];1999年
4 张世国;;审判独立是实现司法公正的保证[A];在审判工作中如何确保司法公正理论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1年
5 郑绣程;胡瑞琳;;落实错案追究制 促进司法公正[A];执法责任制度研究——“完善责任制,确保司法、执法公正”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6 ;开展个案监督 维护司法公正[A];纪念甘肃省人大设立常委会二十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7 肖永年;;在“全省严格执法与司法公正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A];“严肃执法与司法公正”研讨会专集[C];1999年
8 刘春辉;;维护司法公正与深层审判监督[A];“严肃执法与司法公正”研讨会专集[C];1999年
9 张宗平;;执行工作如何确保司法公正[A];“严肃执法与司法公正”研讨会专集[C];1999年
10 孙迎秋;;纵观法院审判体制和运行机制再述司法公正[A];在审判工作中如何确保司法公正理论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通讯员 张显淼 记者 李晓群;贯彻“五个严禁”维护公平正义[N];安徽日报;2009年
2 张义泰;调解的最大好处就是没有后遗症[N];人民法院报;2009年
3 记者 曹乃光 通讯员 阮津;忠于法律 维护司法公正[N];检察日报;2004年
4 本报记者 罗书臻;加强庭审管理 促进司法公正[N];人民法院报;2010年
5 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夏晓龙;司法公正与媒体监督存在冲突[N];文汇报;2011年
6 市人大代表、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 鲁志良;司法公正与和谐社会[N];辽源日报;2005年
7 记者 武家水 王晓龙;完善内部监督 确保司法公正[N];人民法院报;2001年
8 上海市青浦区人民法院院长 王秋良;司法公正评价标准之我见[N];人民法院报;2004年
9 记者 朱海兵;坚持司法为民 确保司法公正[N];浙江日报;2004年
10 记者 徐日丹;全面强化诉讼监督 努力维护司法公正[N];检察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米勇;法官遴选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2 张述元;论刑事审判监督二重性及制度创新[D];西南政法大学;2004年
3 胡玉鸿;马克思主义司法公正学说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5年
4 石先钰;法官道德建设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5 顾学松;寻求舆论监督与司法公正的平衡[D];吉林大学;2007年
6 韦群林;中国司法管理学学科构建及发展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8年
7 宋双;我国司法监督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8 韩红;我国死刑案件审判程序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9 邓颖;刑事生效裁判申诉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10 郑学林;民事再审制度改造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任保东;刑事再审程序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2 付阳;司法公正与舆论监督[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3 刘晓;我国刑事简易程序之思考与完善[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4 汤烈琴;论司法公正[D];四川大学;2005年
5 方红森;涉案报道影响司法公正的传播机制分析[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6 邓亚华;论判决推理的含义及模式选择[D];四川大学;2004年
7 王冕武;论司法公正的隐性危机[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8 吴传珍;刑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9 汤志勇;试论检察监督与司法公正的相洽互适性[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10 卫睿博;论媒体监督与审判独立的冲突[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37124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inzhuminquanlunwen/23712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