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民粹主义三种叙事方式及其反思
[Abstract]:There are three main forms of network populism: one is the bottom narrative, using the weapon of the weak to beautify the weak and hate the elite, forming the public opinion atmosphere of "appeasing the weak and attacking the strong"; Second, the coaxing narration, through a kind of playful expression means, has the effect of desensitization, entertainment and popularization, forming the discourse monopoly; Thirdly, by means of human flesh search, rumour construction, emotional rendering, seizing the opportunity to create momentum, offline action and other means, fictitious facts and identity can be constructed, so that simple disputes can be transformed into a large-scale mass event. This narrative logic of network populism runs counter to the spirit of democracy and rule by law, which makes the sharp stratum contradiction more intense.
【作者单位】: 重庆大学;
【基金】:首都师范大学文化研究院一般项目“网络民粹主义的话语叙事及动员方式”,负责人郭小安
【分类号】:G20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谢金林;;网络空间草根政治运动及其公共治理[J];公共管理学报;2011年01期
2 郭小安;;网络抗争中谣言的情感动员:策略与剧目[J];国际新闻界;2013年12期
3 周叶中;蔡武进;;论检察民主[J];河南社会科学;2012年01期
4 刘继明;李云雷;;底层文学,或一种新的美学原则[J];上海文学;2008年02期
5 陈龙;;网络民粹主义的话语垄断策略[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侯猛;;最高法院司法知识体制再生产——以最高法院规制经济的司法过程为例[J];北大法律评论;2004年00期
2 左芬;;试论底层文学新的美学原则的确立[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0年06期
3 张敏;聂长久;;中国近现代民粹主义思潮研究综述[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4 陈雪琴;;多重视角下的社会主义民主[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5 寇国庆;何言宏;;新世纪以来底层文学面临的现实困境及精神突围——以中短篇小说中女性情感的书写为例[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6 王维佳;王琦;;自媒体在舆论传播中的作用及监测策略探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年02期
7 陈超;骆田茵;;“底层文学”批评的话语歧途与精神重构[J];当代文坛;2012年04期
8 陈建;;社会化媒体舆论表达的民粹主义隐忧——以微博客的舆论表达为例[J];东南传播;2010年11期
9 刘洋;;微博讨论话语的民粹化倾向——以新浪微博为例[J];东南传播;2011年07期
10 黄文艺;法律职业话语的解析[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潘芳;;阿根廷现代化进程中民众主义兴起的内因[A];"发展中国家现代化模式"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5年
2 石竞琳;;20世纪初美国“弗兰克事件”解析[A];第九届中国世界民族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3 王玉玮;;民粹主义:中国电视文化的一种话语实践[A];新世纪新十年:中国影视文化的形势、格局与趋势——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三届年会暨第六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0年
4 郭双林;;论辛亥革命时期知识界的平民意识[A];辛亥革命与清末民初思想[C];2012年
5 臧雷振;;互联网使用影响政治参与吗?[A];中国传媒大学第七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6 赵莹莹;程砚蓉;;“景观舆论”——网络媒体时代的舆论呈现与事件演变[A];中华新闻传播学术联盟第六届研究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7 林伯海;石立春;;新世纪以来中国的网络民粹主义思潮及其引导[A];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与当今中国社会思潮[C];2013年
8 张敏;寿文杰;;论司法民粹化的原因[A];“决策论坛——如何制定科学决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1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君玲;网络表达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2 石健;靳以综论[D];吉林大学;2011年
3 胡沈明;现代新闻评论宽容意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4 刘继林;民间话语与五四新诗[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5 魏云;压力型体制下的行政问责模式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6 闵长虹;凝聚、变迁、提升:中华民族精神论纲[D];复旦大学;2011年
7 陈灵强;十七年“革命历史叙事”生成与建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8 张洋;论马克思主义民主思想发展的有机统一:从马克思到邓小平[D];复旦大学;2011年
9 刘李明;社会舆论的司法意蕴分析[D];吉林大学;2012年
10 何霄;阿根廷危机的国际关系分析[D];复旦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谢冬辉;网络暴力事件与网络围观[D];南昌大学;2010年
2 亓亮;现实题材电视剧中的底层叙事手法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赵兴修;民众主义与拉美国家政治现代化进程[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阮晨欢;我国网络公共领域的兴起与公民意识的变迁[D];吉林大学;2011年
5 史峥;从王学忠诗歌现象评析底层文学之困惑[D];西南大学;2011年
6 李宇婧;女性网络红人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7 翁洋;第三波民主化以来拉美国家民众主义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8 冯玮;布托主义:温和的民族社会主义还是法西斯主义?[D];复旦大学;2011年
9 冯朝睿;网络舆论的政府规制及其限度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1年
10 胡洪春;论消费文化语境中的底层叙事[D];郑州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雷;刘曙光;;论网络政治动员[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2 江国华;;我国公民非典型参与及其文化隐喻——以个案为研究视角[J];法商研究;2010年02期
3 龙宗智;论检察权的性质与检察机关的改革[J];法学;1999年10期
4 周永坤;;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司法民主[J];法学;2009年02期
5 谢金林;;情感与网络抗争动员——基于湖北“石首事件”的个案分析[J];公共管理学报;2012年01期
6 孙静;;群体性事件的情感认知机制分析[J];创新;2013年02期
7 黄岭峻;;谣言与革命——关于1911年武昌起义的政治传播学分析[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8 王剑虹;;检察民主:域外考察与本土实践[J];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9 周叶中;宪政: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目标[J];江西社会科学;2004年05期
10 陈卫东;我国检察权的反思与重构——以公诉权为核心的分析[J];法学研究;2002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毕光明;;文学面对现实的两种姿态——以“底层叙事”为例[A];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毕光明;;文学面对现实的两种姿态——以“底层叙事”为例[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6.6)[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杨光祖;底层叙事如何超越[N];人民日报;2008年
2 藏策;底层叙事小说的新亮点[N];文学报;2008年
3 范垂功;底层叙事空间广阔[N];人民日报;2008年
4 李运抟;“底层叙事”的道德误区[N];文艺报;2007年
5 本报记者 李更;“底层叙事”的当事人[N];珠海特区报;2008年
6 藏策;有一种“主义”叫优雅[N];中国艺术报;2011年
7 黄伟林;蒋锦璐:跨越欲望朝向精神的书写[N];文艺报;2012年
8 河南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 张鸿声邋刘宏志;文学中的底层叙事[N];光明日报;2008年
9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副研究员 王菱;在沉潜中攀升[N];四川日报;2014年
10 河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执笔人 张鸿声 刘宏志;乡土写作的可能性[N];光明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新;新世纪文学中的底层叙事[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朱宇峰;近二十年文学底层叙事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0年
2 胡洪春;论消费文化语境中的底层叙事[D];郑州大学;2011年
3 杨淋麟;空间维度下的中国当代底层叙事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4 詹淑雅;老舍小说的底层叙事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5 邱园园;底层叙事的别样言说[D];广西民族大学;2013年
6 刘如鹏;刘恒小说的底层叙事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3年
7 庞翠云;论约翰·斯坦贝克工人三部曲中的底层与底层叙事[D];暨南大学;2014年
8 张伟;异样的风情描摹 独特的底层叙事[D];安徽大学;2011年
9 王瑛;底层叙事跨媒介转换中的变异与启蒙[D];四川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3707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inzhuminquanlunwen/23707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