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刘少奇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贡献研究
发布时间:2019-01-14 11:54
【摘要】: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领导早期工人运动、白区斗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革命实践中,刘少奇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行了不懈探索并为其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本文遵循逻辑与历史相一致的原则,从思想轨迹、理论诠释、哲学方法和历史启示四个方面系统总结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刘少奇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贡献。 刘少奇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历程经历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确立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的萌芽、形成、发展四个阶段。刘少奇在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所形成的白区工作策略、抗日游击战争理论、党建理论和统战思想等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了毛泽东思想的理论宝库。刘少奇为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毛泽东思想指导地位的确立做出了突出贡献。 刘少奇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矛盾的存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的矛盾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矛盾和现实根据。从主客体关系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进行的认识和实践活动,因而存在认识主体与认识客体、领导力量与依靠力量的矛盾。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规律看,马克思主义的早期传播存在误译、错译和教条式理解的现象,这影响着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解读和应用。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矛盾结构着眼,刘少奇科学诠释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贯穿着这样一条逻辑主线,即“为何化(why)——何谓化(what)——谁来化(who)——怎样化(how)”。首先,刘少奇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普遍性”与中国“国情”和“党情”的“特殊性”相结合视角客观分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要性。其次,刘少奇拓展了毛泽东提出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概念的内涵。再次,刘少奇深刻探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体和发展动力问题。他认为,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核心认识主体和领导力量;人民群众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主体和依靠力量,二者辩证统一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实践中。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事业,就必须从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准备自己与准备群众,促进党群关系和谐。一方面,要提高党的布尔什维克化程度,加强党的马克思主义化建设;另一方面,要提高群众的觉悟程度和组织程度,努力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刘少奇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长期的艰难的认识和实践过程,需要在“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循环探索中把握其发展规律,必须遵循以下思想方法和思想原则:坚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坚持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坚持继承性与发展性的统一;坚持真理性与价值性的统一。 总之,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刘少奇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行了艰苦探索,并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认识上升到理论高度。这对当今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深刻的启示作用。要与时俱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必须坚决反对教条主义,做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坚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加强党的建设,引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事业;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人民群众相结合,努力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坚持马克思主义与关注民生相结合,贯彻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D61
本文编号:2408669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D61
【引证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程丽丽;刘少奇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4086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inzhuminquanlunwen/24086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