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执政方式现代化的文化制约因素分析
[Abstract]:Compared with the requirements of scientization, democratization and rule by law, there are still some gaps and inadaptability in the Party's ruling mode. The main cultural constraints of these problems are as follows: first, the feudal political and cultural tradition is th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factor that restricts the Party's ruling mode; second, the party's highly centralized traditional leadership is an important influence factor. Third, the erosion of subculture in power is an important ecological factor of officialdom culture. A profound summary and analysis of the deep cultural causes of these problems is of grea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for the promotion of the Party's ruling mode on a more scientific, democratic and rule of law track.
【作者单位】: 南京政治学院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分类号】:D2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彼得·穆迪;郭虹霞;;政治文化与中国政治研究(上)[J];国外理论动态;2010年11期
2 吴家庆,彭正德;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历史演进[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年03期
3 曹德本;;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宏观思考[J];社会科学战线;1989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田恒国;;邓小平对中国共产党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探索[J];党史研究与教学;2007年02期
2 "党的执政方式研究"课题组;何增科;;关于推进党的执政方式改革的若干思考[J];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报告;2005年00期
3 吴迎君;;西南地区的东南亚影视传播问题域勘察[J];电影文学;2013年07期
4 彭正德;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影响下的执政合法性分析[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年06期
5 刘新庚;夏可珍;;中国共产党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历史考察[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年01期
6 刘爱芳;;政党与宪政关系的二元分析[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7 杜珊珊;赵守飞;;压力型体制浅论[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年21期
8 陈家刚;;试论中国共产党执政模式的变迁——一种体制视角的分析框架[J];理论探讨;2006年02期
9 刘启春;杨路;;论党的执政经验的升华[J];理论月刊;2006年10期
10 何增科;关于推进党的执政方式改革的若干思考[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4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李娜;;改革开放以来党的执政方式的改革与完善[A];研究领导科学 实现科学领导[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葛海彦;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2 荣利彬;县级党委执政能力建设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3 王立梅;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特点和完善[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4 杨绍华;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5 周义顺;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现代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6 叶旺根;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资源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宝章;党的农村基层组织科学执政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1年
2 刘兴云;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片论[D];中南大学;2004年
3 管华;论依法执政[D];武汉大学;2004年
4 金涛;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研究[D];扬州大学;2005年
5 王丽;党的执政方式现代化研究[D];河北大学;2005年
6 邱建明;论影响党的执政能力的三个基本要素:理念、主体、制度[D];中南大学;2005年
7 安涛;政治文明视角下党的执政方式变革研究[D];河北大学;2006年
8 闵素芬;和谐政府的构建[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9 周慧如;党的执政方式的改革和完善[D];山东大学;2007年
10 郑华峰;论以胡锦涛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的执政观[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侯少文;党的执政方式的深刻变革[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1998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尹世红;论党的执政方式科学化和现代化[J];理论界;2004年06期
2 周义顺;;党的执政方式现代化研究综述[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3 冷小青;;从执政能力建设看中国共产党执政现代化[J];理论与现代化;2006年06期
4 龙一平;;借鉴其他执政党的有益经验 实现我党执政现代化[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5 王志远;;面对压力和挑战不断改革完善党的执政方式[J];中共乌鲁木齐市委党校学报;2003年01期
6 陈红桂;论党内民主与党的执政方式现代化[J];求实;2004年07期
7 陈红桂;论党内民主与党的执政方式现代化[J];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04年03期
8 马勇进;对党的执政方式现代化的思考[J];青海社会科学;2004年06期
9 王丽;论实现党的执政方式现代化应遵循的原则[J];学习论坛;2005年01期
10 赵晓呼;关于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理论思考[J];理论与现代化;2002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希刚;;全球化背景下党的执政方式现代化[A];江苏省科学社会主义学会2002年会议论文集[C];2002年
2 李娜;;改革开放以来党的执政方式的改革与完善[A];研究领导科学 实现科学领导[C];2008年
3 陈家超;;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领导体制和工作制度[A];湖北省社会科学界学习宣传贯彻十六大精神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4 张忆军;;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几点思考[A];当代中国:发展·安全·价值——第二届(2004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文集 (上)[C];2004年
5 林奇富;任明强;;转变观念、规范行为、完善体制——论改革和完善党的执政方式的基本要求[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5年年会暨“政府行政能力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张存礼;;坚持民主执政 完善执政方式[A];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当代中国全面发展(下)[C];2005年
7 沈春耀;;坚持依法执政 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A];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党建研讨会论文选编(上册)[C];2011年
8 李素艳;;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A];提高领导科学发展能力暨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9 于桂英;王继元;;新时期党的执政方式、领导方式的变革[A];全国领导科学第八次学术讨论会论文精选[C];2001年
10 刘相;朱健;;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A];“创新领导科学 增强执政能力”座谈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赖春莲;以制度创新构建和谐社会[N];伊犁日报(汉);2007年
2 中共中央党校党建教研部教授 张志明;理论的自觉:我党执政方式的历史演变[N];北京日报;2007年
3 肖立辉;在和谐社会建设中改善党的执政方式[N];法制日报;2006年
4 记者 翁若川;改革完善党的执政方式[N];杭州日报;2006年
5 潘培民 南陵中学;坚持科学执政 民主执政 依法执政[N];芜湖日报;2011年
6 王文波;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N];长春日报;2005年
7 中共陕西省委组织部课题组;按照先进性建设的要求改进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N];陕西日报;2006年
8 本报评论员 黄小慧;改革和完善执政方式,将依法治国方略落到实处[N];亚太经济时报;2007年
9 中共中央党校 封丽霞;依法行政是实现党依法执政的核心[N];法制日报;2010年
10 卢先福;党的执政方式研究的新视角、新思路[N];光明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翔;论依法治国与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转变[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2 王琦;现代性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构[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3 常超;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4 刘新力;现代化进程中党的领导制度与执政方式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5 王立梅;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特点和完善[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6 张金来;依法执政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7 王歆;新时期党的执政方式的历史考察[D];南开大学;2009年
8 朱昔群;现代中国执政党发展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9 何芹;中国共产党科学执政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6年
10 宋林霖;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丽;党的执政方式现代化研究[D];河北大学;2005年
2 刘军;论社会转型期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执政方式的改革与完善[D];云南师范大学;2004年
3 闫东;江泽民执政方式思想的历史考察[D];安徽师范大学;2004年
4 黄其松;论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创新[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5 彭正德;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历史考察[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6 梁瑞英;论改革和完善党的执政方式[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7 房雨;论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转变[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8 毛东进;邓小平执政能力建设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9 常静;新时期改革和完善党的执政方式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10 张延伍;中国共产党科学执政制度化研究[D];贵州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4247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inzhuminquanlunwen/24247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