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法治论文 >

农村基层协商民主建设的问题扫描与路径建构——基于农村“空心化”现象的理性透视

发布时间:2019-03-27 12:05
【摘要】:农村基层协商民主是协商民主思想在中国农村的具体体现,对中国农村民主政治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农村"空心化"现象是分析和研究农村基层协商民主不可回避的一个重要社会现实。随着中国城乡关系的转型,农村出现了"空心化"现象,农村基层协商民主建设遇到了现实困境,具体表现为农村基层协商民主参与主体的缺席、协商治理结构的失衡和民主协商过程的空洞。针对农村"空心化"视域下农村基层协商民主发展的困境,从村官嵌入和务工回流二元参与主体机制的建构,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双方协商治理结构的设计,协商民主四个基本程序的制度安排等三个层面进行了路径建构,以更好地推动农村民主政治健康有序发展。
[Abstract]:Rural grass-roots consultative democracy is the concrete embodiment of consultative democratic thought in rural China and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democratic politics in China. The phenomenon of "hollowing" in rural areas is an important social reality which can not be avoided by analyzing and studying the consultative democracy at the grass-roots level in rural areas. With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in China, the phenomenon of "hollowing" has emerged in rural areas,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rural grass-roots consultative democracy has encountered a realistic dilemma, which is manifested in the absence of the subject of democratic participation in rural grass-roots consultative democracy. The imbalance of consultative governance structure and the void of democratic consultation process. In view of the dilemma of rural grass-roots consultative democracy developmen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ural "hollowing", from the construction of dual participation mechanism of village officials embedded and migrant workers returning, and the design of consultation governance structure between formal organization and informal organization,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healthy and orderly development of democratic politics in rural areas, the system arrangement of the four basic procedures of consultative democracy has been constructed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healthy and orderly development of democratic politics in rural areas.
【作者单位】: 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大庆师范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我国基层协商民主案例解剖、现实困境及发展路径研究”(13BKS035)
【分类号】:D422.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毛毛;;解决“空心化”问题要避免将农民限制在农村的简单思路的影响[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2 张勤;汲君;;乡镇基层政权“空心化”:原因、危害与治理[J];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10年04期

3 何彦鸯;佘勇;;基层政权“空心化”:原因与对策分析[J];学理论;2011年03期

4 唐燕子;;农村空心化整治工作势在必行[J];村委主任;2012年06期

5 陈家喜;刘王裔;;我国农村空心化的生成形态与治理路径[J];中州学刊;2012年05期

6 李君;李小建;;河南中收入丘陵区村庄空心化微观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年01期

7 刘祖云;武小龙;;农村“空心化”问题研究:殊途而同归——基于研究文献的理论考察[J];行政论坛;2012年04期

8 林孟清;;推动乡村建设运动:治理农村空心化的正确选择[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0年05期

9 陈浩天;;乡村“空心化”治理:样态扫描与政府服务[J];理论月刊;2013年07期

10 吴文恒;郭晓东;刘淑娟;李楠楠;;村庄空心化:驱动力、过程与格局[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赵帅;魏建;;村民自治的挑战:空心化、村干部激励不足与自治行政化[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向友国;要高度重视农村“空心化”现象[N];人民政协报;2006年

2 郭玉玲 特约记者 傅亮;农村如何破解空心化困局[N];赣南日报;2013年

3 陈西华;村财乡管要防止“空心化”[N];商洛日报;2007年

4 闵员;谨防汽车产销繁荣背后“空心化”[N];人民政协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周文俊;农村“空心化”,今后谁来种田?[N];桂林日报;2012年

6 记者 田大菊;把“空心”充实起来[N];四川政协报;2006年

7 本报记者 庄俊康;有房无人 农村遭遇“空心化”[N];甘肃经济日报;2011年

8 达州市政协委员 昝武君;警惕农村“空心化”问题[N];四川政协报;2014年

9 胡印斌;切忌新农村沦为地方政绩工程[N];中国联合商报;2014年

10 记者 黄晶;发展乡村旅游 缓解农村“空心化”[N];海南日报;2012年



本文编号:24481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inzhuminquanlunwen/24481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349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