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法治论文 >

发展市民社会是中国民主法治建设不可忽略的过程

发布时间:2019-08-20 12:36
【摘要】:中国在探求民主法治建设的过程中,要充分重视本国国情,但也不能忽视国际上的历史共同经验和基本规律。世界各国民主法治的进程都伴随着市民社会的成长与壮大,市民社会是民主与法治不可或缺的社会基础,发展市民社会也应该是我国民主政治和法治建设不可忽略的过程。市民社会的内核是自治组织,它与民主政治具有相同的民主运行机制,两者都以理性文化为基础,而规则意识则是民主政治与法治的共同灵魂。因此,党和政府要重视并推动市民社会的建设与发展,优化有关市民社会建设的法律和政策,同时,也应预防自治组织在发展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消极负面影响。
[Abstract]:In the process of exploring the construction of democracy and the rule of law, China should pay full attention to its own national conditions, but it should not ignore the international historical common experience and basic laws. The process of democratic rule of law in all countries of the world is accompanied by the growth and growth of civil society. Civil society is an indispensable social foundation of democracy and rule of law. The development of civil society should also be a process that can not be ignored in the construction of democratic politics and rule of law in our country. The core of civil society is an autonomous organization, which has the same democratic operation mechanism as democratic politics. Both of them are based on rational culture, and the consciousness of rules is the common soul of democratic politics and the rule of law. Therefore, the party and the government should attach importance to and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ivil society, optimize the laws and policies related to the construction of civil society, and at the same time, we should also prevent the possible negative and negative effects of autonomous organizations in 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
【作者单位】: 安徽农业大学人文社科学院;
【基金】:安徽省质量工程项目“安徽省高校思想政治课重点基础学科建设”(2011SZKJSGC5-5)
【分类号】:D920.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陈朋;;市民社会理论:一个文献综述[J];重庆社会科学;2012年01期

2 刘宇;;论近代市民社会与自由主体形成的历史逻辑[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3 杨巧蓉;;市民社会理论:透析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新视角[J];教学与研究;2012年03期

4 张玲华;;市民社会在中国的建构初探[J];学理论;2012年22期

5 薛晗;;市民社会的概念演变及其与法治的互动关系[J];台声.新视角;2006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金亮新;正当行政程序原则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闻文;市民社会语境下中国法治的建构[D];淮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詹国文;和谐社会的宪政之路[D];郑州大学;2007年

3 童海芳;构建中国市民社会的法理学思考[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8年

4 温清华;当代法治视野下的民法理念[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5 郑启玮;大学生公民教育与市民社会的建构[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燕继荣;市民社会与民主化的“双边进程”──论民主政治的社会基础[J];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1997年02期

2 马建兴;“市民社会”概念的意义及其与法治的辩证关系[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3 刘宇;刘元圆;;论马克思超越政治解放的市民社会批判[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4 邓宏炎;论马克思市民社会决定国家理论的形成——思想历程与研究方法的考察[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年06期

5 庞金友;当代公民社会与民主化关系的再思考[J];教学与研究;2004年01期

6 郁建兴;周俊;;中国公民社会研究的新进展[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6年03期

7 刘伟,贾贵生;中国市民社会在当代现代化建设中的推动作用[J];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8 马俊锋;袁祖社;;中国“公民社会”的生成与民众“公共精神”品质的培养与化育[J];人文杂志;2006年01期

9 张康之;张乾友;;城市、市民社会与近代国家的产生[J];人文杂志;2009年04期

10 李颖;;新市民培育路径研究[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罗猛;中国法治之路的现实选择[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2 孙亮亮;;法治的社会生成——论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二元结构的法治意涵[J];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3 马可;;和谐:法治与市民社会[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年21期

4 胡文木;“市民社会”——西方法治产生的历史根源[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5 王萍;;中国社会分层与法治关系研究[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6 唐君玲;;中国法治的人性观基础初探[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年21期

7 王仁高,杨波;市民社会的培育是实现法治的基础[J];莱阳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8 王晓春;市民社会理论法治观的解说效力与局限——兼评《国家、市民社会与法治》[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4年05期

9 罗扬;刘苇;;论法治的基础法制与民主政治[J];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09年02期

10 张贤明,张喜红;试论法治与民主的基本关系[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2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霞;;董必武法律思想与中国法治三十年[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八辑)[C];2008年

2 曾代伟;盛波;;民主政治的法治化轨道——论董必武的民主法制思想[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八辑)[C];2008年

3 罗洪洋;;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的“礼治”与“法治”[A];第二届贵州法学论坛文集[C];2001年

4 李晓君;归东;;德法并重 兴国安邦——论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的辩证关系[A];第三届贵州法学论坛文集[C];2001年

5 李晓君;归东;;德法并重 兴国安邦——论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的辩证关系[A];贵州法学论坛第三届文集[C];2001年

6 王振国;;浅议我国公民社会与法治理念[A];21世纪中国公民教育的机遇与挑战——两岸四地公民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汪建成;;公正——法治的核心[A];依法治国专题研究——司法改革与依法治国理论研讨会、中国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8 钱天华;;关于法治的“软环境”[A];法治与德治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9 童海芳;;走向和谐——试论我国市民社会的法治构建[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7年

10 张君平;;法治的现实检讨[A];第三届贵州法学论坛文集[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玄玉姬;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N];延边日报;2008年

2 法理学博士,重庆行政学院法学部教授 喻中;走向知行合一的法治[N];检察日报;2007年

3 江西省萍乡市政府法制办主任 李烨红;深植法治之根[N];人民日报;2007年

4 记者 孙龙;“中国近代社会与法治变迁”学术研讨会召开[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8年

5 罗志田;法治的一个历史选项[N];南方周末;2008年

6 吴敬琏 江平 梁治平;什么是好的市场经济 什么是好的法律、法治[N];北京日报;2003年

7 本报记者 王霞;研讨“法治与国际和谐社会”[N];中国纪检监察报;2005年

8 蒋德;依法治理 南京把“虚事”办实了[N];法制日报;2007年

9 宋功德;法治重心之我见[N];法制日报;2007年

10 刘莘;征求民意是法治应有之义[N];检察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范文山;越南农村管理中的乡规民约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2 吉涛;第三部门与法治[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3 侯瑞雪;论“国家—社会”框架下的中国法学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4 李为颖;私法视野下的中国社会转型[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5 吴丹梅;法治的文化解析[D];黑龙江大学;2003年

6 秦国荣;市民社会、政治国家与法律发展:马克思的思想概览[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7 蒋先福;法治的合理性[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8 陈福胜;法治的人性基础[D];黑龙江大学;2004年

9 蔡宝刚;经济现象的法律逻辑[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10 刘杨;法治的哲学之维—正当性观念的转变[D];吉林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飞轮;市民社会是中国走向法治的基础[D];西安科技大学;2005年

2 徐美玲;市民社会理论与中国和谐法治社会之构建[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3 陈永胜;我国实现法治的条件研究[D];华侨大学;2002年

4 葛建义;论法治与市民社会[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5 于柏华;构建中国的法治本土化根基[D];黑龙江大学;2002年

6 殷峰;论市民社会与法治[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7 何峥嵘;法治的社会基础[D];广西师范大学;2003年

8 关雁春;中产阶级:现代法治的社会结构性支撑[D];黑龙江大学;2004年

9 李泽;公民的法律参与与中国法治秩序的建构[D];黑龙江大学;2004年

10 詹焱;非政府组织与法治[D];吉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5286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inzhuminquanlunwen/25286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1db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