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法治论文 >

基于自组装法制备二氧化钛薄膜及其在紫外探测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19-08-24 14:24
【摘要】: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包括自组装法制备纳米TiO_2薄膜以及验证和探讨基于自组装法制备的TiO_2纳米薄膜作为光伏型MSM结构紫外探测器基体材料的可能性,利用薄膜研制紫外探测器的原型器件,并进一步分析器件的性能指标。 首先利用自组装法制备了TiO_2薄膜材料,并采用各种表征手段对薄膜材料的性质进行了表征:利用X光衍射分析方法对所制备的TiO_2薄膜结构进行分析可知,TiO_2已经在石英玻璃衬底表面结晶,在25.3°处,存在一个尖锐的主峰,对应于锐钛矿相TiO_2的主峰,这说明已经我们利用自组装法制备的TiO_2薄膜为很好的锐钛矿晶型。通过紫外-可见光谱分析,可知用自组装法在石英玻璃衬底上生长的TiO_2薄膜在310nm附近有一个陡峭的吸收边,证明了这种方法制备的TiO_2薄膜在紫外光范围内有良好的吸收能力。由SEM图可以直观的看到,TiO_2薄膜表面均匀致密,质量非常好,适合制作紫外探测器的半导体基体薄膜。由XPS能谱分析,发现自组装法制备的TiO_2薄膜的钛氧比为1:1.84,晶格氧含量比溶胶凝胶法制备得到的TiO_2薄膜(钛氧比为1:1.24)提高了38.6%,这意味自组装法制备的薄膜氧缺陷更少,晶体更完整,成膜质量更优。 制作基于自组装法在石英衬底上生长TiO_2薄膜的紫外探测器。该器件的电极长度为2毫米,电极间的叉指宽度仅为20微米,叉指间距同样也仅为20微米,该器件的有效电极面积为0.38mm2。并对器件的光电特性进行了测试,由器件的I-V特性曲线可知,Au与TiO_2形成肖特基接触。由器件的光响应可知,当入射波长为400nm到350nm时,光响应曲线基本水平;从350nm开始,器件的光响应迅速增加,在310nm处形成陡峭的吸收边,与薄膜的紫外吸收谱基本相符;在260nm处,器件的响应度达到最大值,约为73.65A/W。对器件的响应时间图分析可知,缺陷较少的薄膜制作的器件响应时间得到很大的改善,上升响应时间约为3.66s,下降响应时间约为4.18s。
【图文】:

锐钛矿相,晶体结构


2薄膜的制备与表征图2.2 锐钛矿相TiO2的晶体结构相对其他晶相的TiO2,锐钛矿相具有更小的电子有效质量和更高的电子迁移率,在半导体方面有更大的应用潜力。对于半导体,光电性质决定于能带结构。锐钛矿相的TiO2的能带结构如图2.3所示。图2.3 锐钛矿相TiO2的能带结构当能量大于禁带宽度的紫外光照射在TiO2上,,能够产生光生载流子。由于带正电的空穴有很强的氧化性,能够将有机物氧化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而有机物原来含有的卤、硫、磷和氮原子也被分别转化成为无毒性或者毒性较弱的无机盐,从而消除这些有机物原有的毒害性。因此锐钛矿相的TiO2可用于环境治理和医疗防治领域。在光催化研究领域,锐钛矿结构的研究要比金红石多,因为在光催化的应用中,通常锐钛矿结构比金红石结构有更高的活性,在工业催化、光气敏材料等方向有着更广阔的应用前景。8

锐钛矿相,能带结构


半导体方面有更大的应用潜力。对于半导体,光电性质决定于能带结构。锐钛矿相的TiO2的能带结构如图2.3所示。图2.3 锐钛矿相TiO2的能带结构当能量大于禁带宽度的紫外光照射在TiO2上,能够产生光生载流子。由于带正电的空穴有很强的氧化性,能够将有机物氧化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而有机物原来含有的卤、硫、磷和氮原子也被分别转化成为无毒性或者毒性较弱的无机盐,从而消除这些有机物原有的毒害性。因此锐钛矿相的TiO2可用于环境治理和医疗防治领域。在光催化研究领域,锐钛矿结构的研究要比金红石多,因为在光催化的应用中,通常锐钛矿结构比金红石结构有更高的活性,在工业催化、光气敏材料等方向有着更广阔的应用前景。8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TB383.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志娟;卢福军;罗英武;;聚合物亚微/纳米(中空)胶囊的制备技术[J];中国科技论文在线;2011年06期

2 唐宏科;杨利娟;;中空聚合物微粒的研究进展[J];化学世界;2011年09期

3 赵杉林;李萍;金英杰;商丽艳;李宽彪;王鼎聪;;二次纳米自组装法制备Ni-Mo/TiO_2-Al_2O_3催化剂[J];纳米技术与精密工程;2011年03期

4 仝照巧;徐艳莲;胡炳环;林金火;;水辅助自组装法制备漆酚锆聚合物多孔膜[J];中国生漆;2011年01期

5 刘晓霞;江明;;高分子囊泡和空心球的制备和几个研究亮点[J];高分子学报;2011年09期

6 李海英;高晓晴;张国兵;郭全贵;刘朗;;聚酰亚胺薄膜层叠体热处理过程中的结构演变[J];太原科技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7 刘国锋;黄燕;戴玉华;李可心;;有序介孔WO_3/TiO_2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J];南昌航空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2期

8 刘德新;汪小平;韩树柏;赵修太;;星型聚合物合成方法与应用研究进展[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11年08期

9 李昊;赵晨;张娇霞;郑亚萍;;模板自组装技术的研究进展[J];粘接;2011年05期

10 林承朴;王琪;崔鹏;;原料配比对介孔TiO_2薄膜避光超亲水性的影响[J];应用化工;201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姜超;石峰;;超声辅助交替层状自组装法制备隔绝紫外/红外透明薄膜[A];2011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2 肖雪清;白卫斌;谢俊娜;林金火;;自组装法制备不同形貌的聚9’9-二烷基芴微纳米粒子[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15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3 李茂华;许丽佳;任斌;;水/油界面自组装法制备大面积均匀的SERS基底[A];第十六届全国光散射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4 谢俊娜;白卫斌;肖雪清;林金火;;自组装法制备聚联萘正丁醚荧光微纳米颗粒[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15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5 范新龙;张秋禹;张和鹏;张宝亮;;结合相分离与自组装法制备PSt/Ag双面粒子[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12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6 张治军;;聚合物孔材料的自组装制备[A];先进润滑抗磨材料研讨会论文集(PPT版)[C];2007年

7 王新;刘孝恒;汪信;;自组装法制备SiO_2-Ag纳米复合薄膜的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应用化学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8 赵云峰;高阳;;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丙烯复合薄膜的超声波焊接[A];2010年全国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研讨会学术论文集(下册)[C];2010年

9 杨慕杰;李扬;陈友汜;;自组装法制备NaPSS/ZnO超薄膜的湿敏特性[A];第八届全国气湿敏传感器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10 戴鸿君;李晓峰;赵宁;徐坚;;动态自组装法制备多层膜水凝胶[A];2009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奕波;激光技术在消费品包装中的运用[N];中国包装报;2008年

2 ;一种用于金属包装的增强型防水全塑复合膜[N];中国包装报;2005年

3 ;一种纸塑复合包装材料[N];中国包装报;2005年

4 ;电子部件壳用包装材料[N];中国包装报;2005年

5 ;液态食品包装片状材料[N];中国包装报;2005年

6 河南农业大学教授 张绍文;搭建“棚中棚” 蔬菜可早定[N];河南科技报;2008年

7 ;失效专利信息精选[N];天津工商报;2000年

8 陈希荣;上光技术日趋完善 环保上光最具潜力[N];中国包装报;2007年

9 林其水;食品软包装中的激光划线技术[N];中国包装报;2008年

10 ;解读高可靠性及小型化晶圆级CSP[N];中国电子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季红军;空气—水界面金属氧化物纳米薄膜的自组装体系[D];南京理工大学;2011年

2 黄玉芳;算法Tile自组装系统的设计与应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郭孝孝;LDHs薄膜的取向生长及性能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0年

4 王颖;中红外激光薄膜的研究与制备[D];浙江大学;2009年

5 白素媛;亚微米薄膜导热特性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6 李耀义;应变岛双稳态及拓扑绝缘体薄膜分子束外延生长研究[D];清华大学;2010年

7 王玲艳;化学溶液沉积工艺制备无铅铁电K_(0.5)Na_(0.5)NbO_3 薄膜的结构和性能研究[D];西安交通大学;2011年

8 赵越;化学方法制备硫族化合物纳米薄膜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9 马铭;超顺磁性氧化铁和LSMO/BCFO复合多铁薄膜的制备及其物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10 王卫东;纳米晶胶体墨水技术CuInSe_2黄铜矿薄膜的制备、表征与光伏应用[D];天津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磊;脉冲激光沉积制备Fe-N薄膜[D];浙江大学;2011年

2 陈谦;FTO薄膜热处理过程中的表面演化及性能的研究[D];燕山大学;2011年

3 王玉雷;太阳电池用SiN/a-Si/poly-Si/NiTi薄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4 张凇铭;电弧离子镀过程中脉冲偏压对TiCN薄膜的影响[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5 齐永莲;DNA与水滑石组装薄膜的制备及相互作用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0年

6 管昌雨;反应磁控溅射制备组分可控的B-C-N薄膜[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7 李清峰;C轴取向BaFe_(12)O_(19)薄膜集成到Si单晶基片的磁控溅射工艺与性能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8 聂利飞;无扩散阻挡层Cu(C)和Cu(Ti)薄膜的制备及表征[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9 尹永波;ZnO:Al靶材与薄膜的制备初步研究[D];西华大学;2010年

10 潘笑风;高性能铁电薄膜制备、结构与性能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5290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inzhuminquanlunwen/25290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666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