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法治论文 >

层状前体法制备高分散CuZnTi催化剂及其顺酐加氢反应性能研究

发布时间:2019-09-25 10:03
【摘要】:负载型金属催化剂广泛应用于加氢、脱氢及重整等催化反应中,是石油炼制及石油化工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类催化剂。该类催化剂具有高的催化活性、选择性和稳定性,而且再生方便、便于重复利用等优点。本文首次制备了碳酸根插层CuZnTi水滑石(CuZnTi-LDH-CO3),并以此为前体得到了系列负载型高分散CuZnTi催化剂,采用XRD、ICP、FT-IR、SEM/EDS、TEM/HRTEM、BET、H2-TPR/TPD和XPS等方法研究了催化剂的晶体结构、组成、分散度和催化活性位的本质。将该催化剂应用于顺酐液相加氢反应,详细研究了催化剂的催化性能及其与催化剂结构的本质关系。本文的主要结论和创新点如下: 分别采用恒定pH值共沉淀法(C)和尿素法(U)首次制得了不同Cu含量(摩尔比Cu/Zn/Ti=0.5/2/1-3/2/1)的CuZnTi-LDH-CO3 (CLDH和ULDH)。随着Cu含量的增加(10.0 wt%-43.8wt%),所得催化剂前体LDH的晶型结构更为规整,且系列CLDH的层片状粒子的平均尺寸(200 nm)明显小于系列ULDH尿素法所得粒子(500-1000 nm),而其中Cu含量较高的U3LDH显示晶相组成为Cu(OH)2。将系列前体经适度焙烧得到系列CuZnTi催化剂。C催化剂均为无定形Ti02掺杂的CuO-ZnO均匀复合氧化物,而U催化剂则为TiO2、CuO和ZnO的三相复合氧化物。C催化剂(C0.5-C2)为尺寸20-25 nm的部分团聚的球形粒子,H2活化后催化剂晶粒间空隙略有增大,分布趋于均匀;U催化剂Ul和U2则继承了前体的特征,为25-30 nm晶粒规则聚集的大层片粒子(500-1000 nm),H2活化后层片略有坍塌。然而,U3则呈现为无序分布的球形、棒状及片状粒子,H2活化后粒子团聚程度加剧。 将所得催化剂应用于顺酐液相加氢至γ-丁内酯反应,考察了不同反应条件对其活性和选择性的影响。在优化反应条件下(H2压力2.0MPa,温度200℃,时间2 h),C2催化剂的活性最好,其顺酐转化率接近100%,γ-丁内酯的选择性为83%,而U催化剂的活性明显降低,非层状前体所得U3的活性最低。 HRTEM、XPS及H2-TPR等分析结果表明,C催化剂的高活性与共沉淀LDH层状前体衍生无定形TiO2掺杂CuO-ZnO复合氧化物的小尺寸其及Cu物种均分布特征密切相关,由此赋予该催化剂活性金属Cu的高分散特性。提出了两种路径LDH层状前体法制备的高分散CuZnTi催化剂的结构模型。
【图文】:

示意图,水滑石类化合物,超分子结构,示意图


M3+为三价金属阳离子;An一是层间阴离子,x为LDH的结构参数,m为结晶水数量。层板中心的M2+与M3+的形成复合氢氧化物八面体,这些八面体通过边-边共用OH基团连接而成层,层间以氢键缔合,图1一1为LDHs的结构示意图。层板上的M2+可以被离子半径相近的三价金属阳离子M3+部分同晶取代,过剩的正电荷可以被层间的An一中和,然后以氢键OH一An一OH或OH一HZO一An一OH的方式结合起来,使LDHS整体成电中性。位于层间的HZO和阴离子可以任意地断开旧键,形成新键,在层间自由移动[48,491。通过调节层板金属离子和层间阴离子的种类,控制反应条件,可以得到不同物理和化学性能的LDH材料。LDHS层板有菱形堆积(即3R)或六方堆积(即ZH)两种不同的对称性堆积方式[46,50]。自然界中的发现的LDHs以晶胞参数为a和c=3。

催化剂设计,思路图


(1)分别采用恒定pH值法和尿素法制备一系列不同Cu含量的CuZnTi一LDH一CO3催化剂前体,利用LDHs结构独特的晶格定位效应,经适度焙烧之后得到高分散的CuZnTi催化剂。设计思路如图1一2CUZ+Izn厅卜LDHO岛一C一n伪tion......令CuZn(Ti)O图1一 2cuznTi催化剂设计思路图Fig.1一 2Desi助oftheCuZnTieatalyst(2)采用XRD、ICP、FT-IR、XPS、SEM/EDS、TEM/HRTEM、BET、HZ一TPR/TPD等方法详细研究催化剂及其前体的的晶体结构、组成、分散度、表面组成等物化性能。(3)将所得催化剂在一定温度HZ闪:混合气还原活化后,,应用于顺配液相加氢反应,考察不同方法不同组成的CuZnTi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并探讨其催化活性位的本质及其与催化性能的关联。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化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TQ203.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先春;;激光喇曼光谱原位法研究硫化态催化剂 Ⅱ.硫化态W/γ-A1_2O_3催化剂的活性组分的化学形态及其表面光谱特性[J];石油学报;1987年04期

2 高崇;罗忠禹;王树清;魏奇业;;提高国产中变催化剂内表面利用率的途径[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1991年02期

3 龙晓达;催化剂的异地预硫化处理[J];石油与天然气化工;1992年03期

4 徐浩东;宁平;王学谦;;催化氧化净化黄磷尾气中PH_3[J];云南化工;2007年01期

5 赵永才;郑重;;VOCs催化燃烧技术及其应用[J];现代涂料与涂装;2007年11期

6 王润平;毛树红;池永庆;段秀琴;刘军;;费托合成铁基催化剂助剂的研究概述[J];天津化工;2008年01期

7 朱想明;向建敏;;甲醇裂解催化剂失活与再生[J];大众科技;2008年06期

8 王红妍;易红宏;唐晓龙;于丽丽;;羰基硫脱除技术研究现状及进展[J];化学工业与工程;2010年01期

9 黄赛棠;X光电子能谱(XPS)的某些应用[J];化学世界;1982年06期

10 张家明;;NZP—1型催化剂应用于催化燃烧法处理有机废气[J];今日科技;1982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许韵华;晋丽叶;陈敏;王永生;朱红;;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抗CO催化剂PtRu/C的研究[A];可持续发展的中国交通——2005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交通运输工程学科)论文集(下册)[C];2005年

2 盖帅;徐永强;刘晨光;;硅胶键合有机磺酸催化剂的制备与表征[A];中国石油学会第六届石油炼制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蒋树斌;;污染物治理技术进展[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2010年版)[C];2011年

4 庞新梅;钱锦华;高雄厚;;渣油催化裂化催化剂技术最新进展[A];甘肃省化学会成立六十周年学术报告会暨二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03年

5 李林;王晓东;王爱琴;张万生;张涛;;Mo_2C催化剂的吸附量热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十三届全国化学热力学和热分析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6年

6 靳凤英;王祥生;袁景利;龙化云;杨晓宇;陈立东;郭新闻;;有机酸改性的CoMo/HZSM-5催化剂的加氢脱硫活性[A];第十五届全国分子筛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9年

7 安立敦;;负载型纳米金催化剂投入工业生产[A];第七届全国工业催化技术及应用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周晓奇;;加氢脱硫催化剂及其新进展[A];第三届全国工业催化技术及应用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杨勇;杜阳;王和义;;无机载体疏水催化剂研制[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2008年版)[C];2009年

10 欧阳平;姚金华;陈国需;李华峰;;摩擦催化反应中机械摩擦作用对催化剂的影响[A];第四届全国工业催化技术及应用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赵亚辉;李灿:“催化”人生[N];人民日报;2004年

2 记者应庆;李灿院士获今年何梁何利进步奖[N];中国医药报;2005年

3 苛卫;二氧化碳变塑料[N];中国石油报;2003年

4 本报记者 张佳星;表面化学:我们身边的科学[N];科技日报;2007年

5 记者 吴苡婷;书写“水变氢”的传奇[N];上海科技报;2011年

6 潘治;他的研究“深入浅出”,至少能帮人理解“铁为什么会生锈”[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7 ;科学家变废为宝二氧化碳制成塑料[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1年

8 刘文;勇攀科学高峰的人[N];中国矿业报;2005年

9 本报记者 张震;国Ⅱ车喝欧Ⅲ油得不偿失?[N];中国消费者报;2005年

10 通讯员  黄剑华 本报记者  郭姜宁;窥探警戒线内的“宝贝”[N];科技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卢文新;纳米碳纤维生长速率及形态调控[D];华东理工大学;2010年

2 褚睿智;微波辐射下耐硫型Pd催化剂的可控制备及在一步法合成二甲醚中的应用[D];中国矿业大学;2010年

3 黄辉;脂肪酸甲酯加氢制脂肪醇Cu/Zn催化剂的失活机理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4 王文举;Ni催化剂催化乙醇重整制氢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5 陈鸿庆;乙醇重整制氢Ir-La催化剂设计及微反性能优化[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6 姜烨;钛基SCR催化剂及其钾、铅中毒机理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7 张安杰;Ni基催化剂上甲烷二氧化碳重整制合成气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8 丁保宏;新型载体SiO_2-TiO_2-ZrO_2载负MoP催化剂的制备、表征及加氢精制性能[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滕阳;硫化后还原法制备磷化物催化剂及其加氢脱硫反应性能[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10 邹志强;钴基低温氧化催化剂和钾基稀燃NOx储存还原催化剂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正启;橡胶防老剂4020合成工艺的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2年

2 杨燕萍;Ni/TiO_2-SiO_2催化剂的制备、表征及顺酐加氢性能研究[D];山西大学;2011年

3 彭神风;烟气脱硝SCR催化剂的性能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2年

4 刘树森;甲醇液相氧化羰基化Cu-Si-Ti基催化剂的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0年

5 庄永涛;柴油车尾气净化蜂窝状Fe-Mo/ZSM-5催化剂的试验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0年

6 刘艳霞;纳米金催化剂室温氧化CO及其再生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7 王光伟;改性蒙脱土负载Co催化剂的费—托合成反应行为[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8 王莉萍;焦炉煤气钌甲烷化催化剂的制备及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0年

9 张晓伟;化学镀制备Co基催化剂及其催化硼氢化钠水解制氢的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杨晓楠;超重力共沉淀法制备铜基甲醇合成催化剂及其性能表征[D];北京化工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5413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inzhuminquanlunwen/25413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c63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