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法治论文 >

硼酸盐一维纳米结构材料的静电纺丝法制备与结构表征

发布时间:2019-11-08 02:53
【摘要】: 一维纳米结构材料是指在两个方向上尺寸受限于纳米尺度的材料,包括纳米线、纳米棒、纳米带、纳米管及纳米纤维等。一维纳米结构材料不仅具有量子尺寸效应、小尺寸效应等相应宏观体材料所不具有的特殊性质,还具备长径比大、各向异性强等特点。近年来,一维纳米材料的潜在应用价值备受关注,其制备方法及应用研究已成为纳米技术科学领域的研究前沿。 硼酸盐晶体以其丰富的结构类型和优异的物理化学特性备受人们的关注。目前,已经有一些关于碱金属、过渡金属、稀土金属及其混合金属的硼酸盐材料的研究报道,这些报道主要集中于硼酸盐体材料的合成与性能研究,而关于一维纳米结构硼酸盐材料的报道却很少。本论文主要以几种典型的金属硼酸盐为研究对象,采用一种简单、高效、经济的制备方法——静电纺丝法对硼酸盐一维纳米结构材料的制备展开系统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及获得结论如下: (1)首次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Mn_2OBO_3纳米纤维。首先通过电纺过程获得了平均直径为320nm的PVP/[Mn(CH_3COO)2+H_3BO_3]复合纤维,再经历高温烧结处理,获得了平均直径为200nm的项链状Mn_2OBO_3纳米纤维。研究表明,烧结温度对纤维的形貌有很大影响,项链状纤维的形成机制为晶粒快速生长,晶粒“吞噬”作用显著导致相邻晶粒串接到一起得到项链状纤维。通过分析Mn_2OBO_3的振动特点,首次对Mn_2OBO_3纳米晶的室温Raman振动光谱进行了归属指认。项链状纤维比实心纤维具有更大的比表面积,这一新型纳米结构为其进一步的性能研究提供了实验基础。 (2)首次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硼酸镧纳米纤维。首先通过电纺过程制备了平均直径约为330nm的PVP/[La(NO_3)_3+H_3BO_3]复合纤维,复合纤维经过不同热处理过程,分别得到H-LaBO3(慢速烧结)和La_3BO_3(快速烧结)纳米纤维。研究发现在La_2O_3-B_2O_3体系中,控制升温速率是控制产物相结构的关键因素。升温速率影响参与反应的La_2O_3和B_2O_3的比例,导致产物相结构不同。 (3)首次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硼酸镁纳米纤维。首先利用电纺过程获得了直径约为500nm-550nm的PVP/[Mg(CH_3COO)2+H_3BO_3]复合纤维,再经过热处理过程获得无机硼酸镁纳米纤维。研究发现,初始原料配比直接影响产物的相结构。当Mg与B按1:1摩尔比混合时,复合纤维经850℃烧结后得到直径分布范围为100-300nm的Mg3B2O6纤维;当Mg与B按1:2摩尔比混合时,经相同温度烧结得到平均直径约为280nm的Mg_2B_2O_5纤维。根据MgO-B_2O_3相图,反应的最终产物取决于参与反应的MgO与B_2O_3质量百分比,当MgO过量时,易于生成Mg3B2O6;而B_2O_3过量时,更利于生成Mg_2B_2O_5。 (4)机械力化学法和高温固相烧结法相结合首次对Mg_2B_2O_5纳米晶棒的合成进行了研究。首先采用机械力化学法获得前躯体粉体,再经固相烧结过程生长出了直径约200nm,长度为4-5μm的单晶Mg_2B_2O_5纳米晶棒。晶棒生长机理如下:机械力化学作用使球磨粉体在室温条件下发生了固态离子交换反应,生成NaCl晶体及非晶态Mg(BH_4)_2,为后热处理过程中Mg_2B_2O_5纳米棒的生长建立了基础。在烧结处理过程中,前躯体粉体中的非晶态的Mg(BH_4)_2缓慢晶化成单斜相Mg_2B_2O_5纳米棒。研究发现,前躯体粉体中的中间产物NaCl充当助溶剂的作用,有助于Mg_2B_2O_5晶体的生长。 (5)首次对聚合物/无机硼纳米复合纤维的制备展开探索性研究。以高分子聚合物PVP为有机相,与纯硼(B)粉机械搅拌混合得到合适的电纺溶液,电纺获得平均直径约为380nm的PVP/B纳米复合纤维。结构和形貌分析显示,聚合物PVP分子的引入并没有破坏B的晶相结构。复合机理可以用插层复合机理进行解释:无机物α-菱形硼具有层状结构,可以作为复合主体,高分子聚合物PVP分子具有长链结构作为复合客体,在乙醇溶液中长时间搅拌使长链PVP分子插入到α-菱形硼层间,在电纺过程中,随着溶剂的快速挥发,迅速固化成PVP/B复合纤维。 本文通过探索静电纺丝技术在制备硼酸盐一维纳米纤维及聚合物/无机硼纳米复合纤维方面的可行性和适用性,一方面扩宽了静电纺丝技术的应用领域,同时也为硼酸盐一维纳米结构材料及聚合物/无机硼复合纤维材料的制备和性能研究提供了实验基础,对实现硼酸盐一维纳米结构材料广泛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图文】:

示意图,生长机理,示意图,氧化物


图1.1 VLS生长机理示意图助生长法(Oxide Assisted)[46, 47]采用VLS法在制备Si纳米线时发现当Si粉中含属粒子充当催化剂也有Si纳米线生成,因此称其为机理为热蒸发产生的SiO2蒸汽覆盖Si颗粒成为Si纳颗粒的沉积、成核及纳米线的生长提供了外在的作(Carbothermal Reaction)是以活性碳或碳纳米管与氧化物反应生成氧化物蒸

基团


体的结构特点和构型规律如下:1)B 原子的外层电子轨道以 sp2方式杂化与 3 个氧原子形成平面三角形的配位 BO3基团。此外,B 原子也可以与 4 个氧原子按照 SP3杂化轨道结具有三维空间结构的四配位 BO4基团,其中 BO4基团中的四个桥氧是的。BO3基团和 BO4基团是两种最基本的结构单元(图 1.2)。2)BO3基团或 BO4基团可以通过共顶点连接(共享氧原子)组合构成很多的、多种形式的硼氧配阴离子基团,,例如 B2O5,B3O6,B3O7,B4O7等,形链状、环状、岛状和层状等非常复杂的硼氧骨架结构(表 1.1)。3)由同一基团构成的化合物在微结构上也可能存在差异。例如晶态 B2O3和晶态 B2O3都是由最基本基团 BO3构成的,但晶体中的 BO3基团通过共享子组成链状结构,而非晶态 B2O3中的 BO3基团组成层状结构,层内 B-结合很强,层与层之间由范德瓦耳斯力结合,比较弱。因此,B3O3玻璃热力学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不如 SiO2玻璃好。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TB383.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崔秋红;赵永生;姚建年;;一维有机微纳米光功能材料研究进展[J];中国科学:化学;2011年08期

2 管航敏;冯燕;张凌云;韩成良;;反相微乳液水热法自组装LaF_3纳米晶制备新型一维LaF_3纳米链[J];合成化学;2011年04期

3 杨桦;孙德慧;任慧娟;崔振峰;;介孔碳纳米纤维为载体的铂催化剂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质[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11年08期

4 王鑫;蔡克峰;安百俊;汪元元;;还原剂对气相诱导前驱体共还原法制备Sb_2Se_3纳米棒的影响(英文)[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11年S1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武永涛;石玉元;张坤;高海韵;范青青;张锴;周哲;孙宾;俞昊;陈龙;王雪芬;秦宗益;张瑜;陈彦模;朱美芳;;高技术纳米复合纤维材料研究进展[A];雪莲杯第10届功能性纺织品及纳米技术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缪月娥;陈丹;王瑞玉;刘天西;;静电纺丝法制备层状双氢氧化物/生物高分子纳米复合纤维药物控释系统的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4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3 宋婧;曾红玲;程丝;范丽娟;;聚对亚苯基亚乙烯/聚酰亚胺荧光纳米复合纤维的制备及其传感性能研究[A];2011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4 卢晓峰;王策;;功能一维纳米结构材料的可控制备、复合及其性质研究[A];2011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5 陈葳;王勇;薛奇;;微晶模板构筑有序的导电高分子一维纳米结构材料[A];2011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6 王力;严熠博;郭朝霞;于建;;电纺丝制备尼龙66/有机粘土纳米复合纤维[A];2011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7 高后秀;刘双翼;陈泉水;张贵杰;李桂杰;;常温常压下Cu-Zn-Al合金一维纳米结构的制备[A];第五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Ⅱ[C];2004年

8 李英;马秀良;杨春娜;;ZnS一维纳米结构中的高密度孪晶[A];2005年全国电子显微学会议论文集[C];2005年

9 杜祖亮;;氧化物半导体一维纳米结构的输运特性及光电器件研究[A];2011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10 杨东宁;张锦;刘忠范;;溶液化学合成氢氧化物一维纳米结构[A];2004年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记者 杨维骅;纳米复合纤维项目通过验收[N];中国纺织报;2010年

2 通讯员 黄红立;湖大改写纳米线激光器调谐范围世界纪录[N];湖南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霜;硼酸盐一维纳米结构材料的静电纺丝法制备与结构表征[D];吉林大学;2010年

2 海阔;金属氧化物一维纳米结构和电子态调控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3 栗粟;氧化锌一维纳米结构的无催化剂可控制备及生长机制[D];清华大学;2011年

4 王训;过渡金属氧化物一维纳米结构液相合成、表征与性能研究[D];清华大学;2004年

5 李晓林;金属氧化物和硫化物一维纳米材料的合成表征和性能研究[D];清华大学;2005年

6 孙敏;Ga辅助生长一维纳米结构的光、电、热性能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7 刘金章;一维纳米功能材料的制备与特性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8 宋岩;有机/无机荧光化合物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与表征[D];吉林大学;2010年

9 张成义;一维有机纳米结构的有序及图案化生长[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理化技术研究所);2008年

10 徐宇兴;一维纳米结构氧化钨的制备、表征和气敏性能研究[D];清华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普;一维纳米结构的若干力学行为分析[D];湖南大学;2011年

2 魏平;掺杂氧化锌一维纳米结构的制备及光学性质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年

3 郭永福;以Pd为缓冲层制备GaN薄膜和一维纳米结构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雷颖;ZnO一维纳米结构的液相合成与表征[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年

5 王风军;海藻酸钙/无机纳米复合纤维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青岛大学;2012年

6 何晓伟;Ag/PVA纳米复合纤维膜的制备及抗菌性能研究[D];中原工学院;2011年

7 余芳;直径可控钴掺杂二氧化锡一维纳米结构制备与表征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8 陈雪;聚丙烯腈(PAN)/铜(Cu)纳米复合纤维的制备与表征[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葛洪磊;稀释磁性半导体Sn_(1-x)Mn_xO_2一维纳米结构生长机制和输运性质的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10 郭长发;一维炭基纳米复合材料的溶剂热合成与性能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55761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inzhuminquanlunwen/255761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840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