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法治论文 >

不对称转换法制备左旋对羟基苯甘氨酸

发布时间:2019-12-04 10:18
【摘要】:不对称转换法是在手性试剂和催化剂的作用下,溶液中对映异构体之间产生非等量的关系,拆分和消旋化过程同时进行,经济有效地获得了手性化合物的单一对映体,该方法突破经典拆分的极限收率(50%),使拆分效率得到极大的提高。该方法操作简单,低碳环保,符合绿色化学发展方向,满足了当今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左旋对羟基苯甘氨酸(D-HPG),是重要的医药中间体,在国内外医药市场用量较大。目前工业化生产D-HPG是依靠经典拆分法,拆分效率和产品光学纯度都很低,还没有实现不对称转换制备D-HPG。本论文在大量文献的基础上,选取(+)-1-苯基乙磺酸((+)-PES)作为手性试剂,研究不对称转换法制备D-HPG,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PES是一个具有苯环刚性结构的强酸性拆分试剂,是DL-HPG的良好拆分试剂,但由于难合成和分离纯化的特性,目前在国内外还没有商品化的PES。本课题重点研究了手性PES的合成及不对称转换法制备D-HPG。 混旋PES的合成以1-苯乙酮为原料,经还原、卤代得到1-氯苯乙烷,1-氯苯乙烷与二硫化钠反应生成1-苯乙基二硫醚,1-苯乙基二硫醚与氧化剂发生氧化反应得到PES,总收率为73.1%。此方法操作简单,成本较低,收率高,纯度好;而且避开了硫醇氧化法制备PES时硫醇的恶臭味,也避免了亚硫酸钠取代法中PES的纯化问题;为大规模制备PES奠定方法基础。 手性PES通过化学拆分法制备,以D-HPG为拆分试剂,在水溶液中与(土)-PES反应,得到(+)-PES·D-HPG和(-)-PES·D-HPG盐,经解离后分别得到(+)-PES和(-)-PES,得到的(+)-PES的收率为93%,光学纯度大于99%e.e.。 本论文的另一个重点是以(+)-PES为手性试剂,采用不对称转换法制备D-HPG。分别考察了溶剂、催化剂、固液比、温度、搅拌方式等因素对不对称转换制备D-HPG的影响,并找到了较好的工艺条件。用水做溶剂,水杨醛做催化剂,DL-HPG和(+)-PES的摩尔比1:1,DL-HPG和水杨醛的摩尔比为1:0.2,固液比为1:3,反应温度为95℃机械搅拌反应11h,得到的D-HPG·(+)-PES的收率为86.1%,光学纯度为99.6%o.p.。本课题还对D-HPG·(+)-PES盐解离制备D-HPG的条件进行了研究。得到的较佳条件为:把D-HPG·(+)-PES盐按固液比为1:1.5溶到水中,机械搅拌,用5%氢氧化钠调溶液的pH为5.41,过滤,得产品D-HPG,收率为99%,光学纯度为99.4%e.e.;手性试剂(+)-PES可回收继续循环使用。 通过UV、IR、1HNMR、CSP-HPLC、MS分析发现,通过化学拆分法得到的(+)-PES结构正确,光学纯度大于99%e.e.。经IR和CSP-HPLC分析,采用不对称转换法制得的D-HPG结构正确,产品光学纯度为99.4%e.e.。 本论文采用1-苯乙酮为原料,经还原、卤代反应得到1-氯苯乙烷,1-氯苯乙烷与二硫化钠反应得到1-苯乙基二硫醚,1-苯乙基二硫醚再经氧化制得PES,此方法操作简单、低碳环保,目前未见文献报道,是本论文的重要创新;此外,水相不对称转换制备D-HPG目前也未见文献报道,也是本论文的重要创新。
【图文】:

原理图,原理图,晶种,旋光异构体


诱导结晶法是利用氨基化合物的旋光异构体,在一定温度时比外消旋体的溶解度小而且易析出的性质,,在外消旋体的溶液中加入某一种旋光异构体作为晶种,诱使与晶种相同的异构体先行析出,借此达到分离目的,原理图如图1一2所示。,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fee一丽;一){一下一一一{溶齐。:!AB,}}胡}{向体系中{消旋体}十{手性试剂{一:}非对映异构体}十}非对映异构体}:~不石玉爵疏瓦丁忆二巴竺二,匕二二土竺立兰里一):L,卜乃J叭井,,阶Jt”卜乃J叭片,,阶J:加入晶种BA二二、~~~~一~一~_~-一~一一一一~~~~~~_一~~_一~~~~~一~一~

图谱


(+)一PES(一)一PES厂了l川川les|leses图6一1因一PES的HPLc图谱Fig.6一 1HPLCof(士)一PES(+)一PES、图6一2(+)一PES的HpLC图谱Fig.6一 2HPLCof(+)一PES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TQ460.1

【相似文献】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继成;对羟基苯甘氨酸生产技术及发展概述[N];医药经济报;2000年

2 陈建强;家园医药积极应对反倾销 [N];中国医药报;2002年

3 特约记者 高燕;我D-对羟基苯甘氨酸生产技术有突破[N];中国化工报;2000年

4 本报记者 李松战 通讯员 余菲;走产学研结合道路 领跑行业细分领域[N];洛阳日报;2010年

5 韦文;氨基酸:要发展更要健康[N];医药经济报;2004年

6 ;乙醛酸:五个领域唱大戏[N];中国化工报;2003年

7 王瑞;海正药业 产品结构调整是希望所在[N];医药经济报;2002年

8 肖伟;提高技术水平 满足市场需求[N];中国化工报;2001年

9 经纬;“台州医药”凸现区域品牌优势[N];浙江日报;2004年

10 刘岭梅;乙醛酸市场需求持续增长[N];中国化工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莫章桦;产双酶恶臭假单胞菌的选育与酶法制备D-pHPG[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敬涛;不对称转换法制备左旋对羟基苯甘氨酸[D];河北科技大学;2011年

2 栗更新;对羟基苯甘氨酸的消旋及拆分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3 李甜;D-对羟基苯甘氨酸结晶过程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1年

4 蔡杨君;L-组氨酸和L-脯氨酸消旋和不对称转换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5 刘怀胜;对羟基苯甘氨酸生产废水的处理工艺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6 裴蕾;晶体乙醛酸及其主要衍生物的合成工艺研究[D];青岛科技大学;2008年

7 张志霞;不对称转换拆分剂(+)-α-苯乙磺酸的制备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8 南晶;利用基因工程菌HC01固定化细胞制备D-对羟基苯甘氨酸[D];山西大学;2010年

9 漆剑;L-脯氨酸和L-缬氨酸构型转换的研究[D];南昌大学;2006年

10 康文欢;双语言语产生中特定与非特定提取机制的言语转换实验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5695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inzhuminquanlunwen/25695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f6b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