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加强公民教育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02 02:21
【摘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不断地得到改善和提高,精神文明与道德素养的发展与提升却稍显滞后。这一点在中学生道德教育方面也有明显的体现。当前,我国要建设适应社会主义新形势的道德标准,就必须关注中学教育尤其是道德教育问题。《道德与法治》课作为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主要方式,在青少年德育培养与提升方面承担着重要任务。而公民教育作为《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则成为今后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第一章,立足于基本概念,在阐明公民教育基本内涵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当前中学的公民教育现状,尤其是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公民教育实际,全面阐释了《道德与法治》课程中进行公民教育的必要性以及重大意义。第二章,对于《道德与法治》课课程标准与人教版的《道德与法治》课教材中涉及的公民教育的相关内容,作出客观详细的表述并给出自己的相关见解。对初中开设的《道德与法治》课所担负的责任和义务作出明确而清晰的认识。第三章,采取调研的方式揭示现阶段初中课程《道德与法治》中公民教育实施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即基层授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公民教育理念并未与我们加强初中阶段公民教育的要求相适应相匹配;学生主动参与度不够;《道德与法治》课程教材并未实现与社会发展同步;学校也未设立针对初中学生公民教育的评价方式以及评价体系。同时,论文从社会、学校、教师、家庭与学生多层面,全面分析导致如上问题出现的原因。第四章,主要对当前初中阶段该学科课程教学中存在的相关问题,提出恰当的解决方式。一方面,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另一方面,采取多种方式及途径调动学生自身主动学习公民教育的积极性,主动地参与到公民教育课程中来;最后,完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材中公民教育的内容,使之符合时代发展特色。
【学位授予单位】:聊城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G633.2
【学位授予单位】:聊城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G633.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张一t,
本文编号:26113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inzhuminquanlunwen/26113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