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农村建设思想视阈下的中国乡村治理
发布时间:2020-04-02 22:47
【摘要】: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毛泽东历来重视农村、农民和农业的发展,强调农村发展对中国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极端重要性,并对农村建设和发展的各个方面都提出了许多至今仍具有现实意义的观点和结论。囿于时代和历史的局限性,尽管有些论断显得不合时宜,但认真梳理毛泽东的农村建设思想,发现其农村建设思想的现实价值,对今天的中国农村发展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并对解决当今中国乡村治理中所存在的问题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农村改革三十多年来,中国农村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进入新世纪后,中国的乡村治理却出现了许多的现实问题:诸如农民主体地位的日益弱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完善、农民权益保障问题突出、农民“原子化”现象突显、农村的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与城乡资源合理配置的体制性障碍等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我国农村社会的稳定发展,且制约了我国现代化、市场化、城市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整体进程。因此,从理论上探究当今中国乡村治理所出现的深层次问题、实现乡村治理方式的科学化和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对于推动中国农村的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正是以毛泽东农村建设思想理论为基础研究工具,借鉴以往学者的理论成果,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研究法与的方式,围绕当今我国乡村治理体制所面临的现实困境而展开的。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去分析,毛泽东的农村建设思想所主张的统筹城乡协调发展、重视维护农民主体权益、工农互助、实现全面发展等观点对于丰富当今中国乡村治理理论,扩展现代化发展的路径以及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都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笔者正是通过对毛泽东的农村建设思想的系统分析和理论阐述,总结其中一些有益的理论策略,以期为当下中国乡村治理理论向现代化的转型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历史启示与对策建议,笔者相信这一探索研究将对中国新农村的建设与发展,以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顺利推进,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论文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首先是阐明了本文课题的研究背景以及研究的目的与意义,并对毛泽东的农村建设思想以及乡村治理等相关文献资料进行了系统的整理与总结,为本文奠定理论基础。而后对本文的研究思路以及文章的创新点进行了具体的介绍与说明。第二部分是从毛泽东农村建设思想的基本内容和主要特点以及历史局限性三个层面展开的论述:在基本内容上,,主要围绕毛泽东农村建设思想中的维护农民主体地位、农业合作化、现代化以及农业全面发展四个角度的理论进行了分析和解读;在思想的特点上,毛泽东农村建设思想的特点主要包括对农民权益的维护、生产关系的变革、城乡的统筹发展等内容;而究其历史的局限性,过度强调集体主义所有制的发展,过度重视对生产关系变革的思想,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第三部分则从建国后的中国乡村治理的变迁与特征入手,在分析当今乡村治理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指出当前中国乡村治理所面临的困境和挑战,主要来自于:农民主体地位的日益弱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现实局限、“城乡”二元格局下农民权益保障以及农村社会治理体系面临重构等五个方面。第四部分则是从尊重农民主体地位、选择合作化农业发展模式、在统筹城乡发展中不断缩小城乡差别以及完善农村基层设施促进农村全面发展等四个方面,对完善中国乡村治理实践的启示展开了思考;并从破除“小农意识”、完善村民自治、引导土地有序流转、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构建法治德治双重整合载体五个角度指出了毛泽东农村建设思想对完善当今中国乡村治理的策略建议。第五部分是结语和参考文献。
【学位授予单位】:太原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422.6
本文编号:2612542
【学位授予单位】:太原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422.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保峰;吴荣秀;石开贵;;建国前毛泽东农业合作化思想的演变[J];长江论坛;2006年04期
2 张京祥;陈浩;;中国的“压缩”城市化环境与规划应对[J];城市规划学刊;2010年06期
3 梁艳丽;项玉红;;毛泽东关于农民问题的理论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J];当代经理人;2006年11期
4 王志坚;;历史地看待毛泽东的法治思想[J];党史文苑;2007年12期
5 吴理财;;中国农村治理体制:检讨与创新[J];调研世界;2008年07期
6 唐宗宜;;对农村社会治理模式中国家权力运用的评议[J];法制与社会;2010年32期
7 白小平;;农村社会管理的误区、选择与制度保障[J];湖北社会科学;2013年05期
8 尚伟伟;郭芬艳;;毛泽东农业合作化思想的历史和现实意义[J];沧桑;2014年01期
9 沈红梅;霍有光;;毛泽东农业合作化思想与当代价值[J];贵州社会科学;2014年01期
10 杨浩;罗震东;张京祥;;从二元到三元:城乡统筹视角下的都市区空间重构[J];国际城市规划;2014年04期
本文编号:26125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inzhuminquanlunwen/26125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