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下的人民检察职业伦理研究
发布时间:2021-09-22 09:04
法律职业伦理是法治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司法队伍创建的基石所在,关系到司法工作的运行成败。我国当下的人民检察职业伦理建设过程中颁布了一系列相关的法律法规等规范文件,相比以往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仍然存在着服务意识不强、执法行为简单粗暴等问题。随着我国改革事业的不断深入,人民法治意识和主体意识的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对于检察人员的职业操守与道德品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办案压力的与日俱增以及为了符合国家整体法治建设的要求,人民检察职业伦理建设呈现一种单维化的路径依赖,即日益重视法律的形式意义和司法运行的效率,使得检察工作仅仅追求实证视角下的合法性要求,在职业伦理建设中追求司法职业化,注重检察人员的业务能力培养,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人民群众利益至上的价值维度。之所以出现以上职业伦理建设的制度性缺陷,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在具体的检察工作过程中忽视甚至背离了长久以来在司法系统内部占居主导地位的马克思主义群众观。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重要内容,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对待人民群众的根本立场和正确处理与人民群众关系的基本观点。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予以继承发展,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总结出宝...
【文章来源】:曲阜师范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4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在人民检察职业伦理中主导地位的形成和表现
(一)人民检察职业伦理中群众观主导地位的奠定
1.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主要内容
2.人民检察职业伦理的基本内涵与界定
3.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在人民检察职业伦理中主导地位的形成
(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在人民检察职业伦理中主导地位的表现
1.陕甘宁边区政府时期人民检察职业伦理中贯彻群众观的表现
2.建国初期人民检察职业伦理中贯彻群众观的表现
3.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时期人民检察职业伦理中贯彻群众观的表现
二、法治建设时期人民检察职业伦理建设面临的困难与挑战
(一)形式主义法治的泛滥与人民检察职业伦理建设中群众观的偏离
1.形式主义法治的泛滥及其弊端
2.形式主义法治泛滥下人民检察职业伦理建设中群众观的偏离
(二)司法职业化的发展与群众观贯彻方式之间的矛盾
1.司法职业化是司法改革进程中不可阻挡的趋势
2.司法职业化与人民检察职业伦理中贯彻群众观的冲突
三、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指导下完善人民检察职业伦理路径分析
(一)明确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在人民检察职业伦理中的主导地位
1.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中国化的新发展
2.我国检察人员改革的新进程
3.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在人民检察职业伦理完善中的的重要意义
(二)群众观与法治观在人民检察职业伦理完善中的深度融合
1.群众观与法治观深度融合在人民检察职业伦理建设中的意义
2.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与法治观深度融合的路径探讨
(三)群众观与职业化在人民检察职业伦理完善中的协调并进
1.马克思主义群众观能够有效矫正司法职业化的弊端
2.群众观与职业化在人民检察职业伦理完善中的契合进路
(四)人民检察职业伦理建设中落实群众观的配套制度
1.提升群众观在检察职业考评机制中的地位
2.发挥奖惩机制在贯彻群众观中的引领作用
3.坚持思想政治教育与法律职业教育相结合
结语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当代中国政法体制的形成及意义[J]. 侯猛. 法学研究. 2016(06)
[2]司法如何民主:人民司法的历史阐释与反思[J]. 陈洪杰. 比较法研究. 2016(05)
[3]区域治理的“良法”建构[J]. 眭鸿明.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16(05)
[4]传统中国司法文明及其借鉴[J]. 张中秋.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16(04)
[5]检察官伦理的养成[J]. 李文嘉.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2015(06)
[6]检察机关如何践行以人为本和群众观念[J]. 张旭. 法制博览. 2015(22)
[7]检察官客观义务与司法伦理建设[J]. 龙宗智.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2015(03)
[8]公民参与司法:理论、实践及改革——以刑事司法为中心的考察[J]. 陈卫东. 法学研究. 2015(02)
[9]基层纠纷社会治理的探索——从“枫桥经验”引发的思考[J]. 郭星华,任建通. 山东社会科学. 2015(01)
[10]我国检察官职业伦理规范的反思与重构——以伦理规范的多层次划分为视角[J]. 张柳,李美福.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 2014(12)
博士论文
[1]当代中国政法委员会研究[D]. 刘涛.吉林大学 2012
[2]陕甘宁边区司法改革与“政法传统”的形成[D]. 刘全娥.吉林大学 2012
[3]我国检察官职业伦理规范研究[D]. 王永.山东大学 2012
硕士论文
[1]习近平群众观研究[D]. 贺晶晶.内蒙古大学 2017
[2]论司法精英化与大众化[D]. 杨丽.中国政法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403501
【文章来源】:曲阜师范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4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在人民检察职业伦理中主导地位的形成和表现
(一)人民检察职业伦理中群众观主导地位的奠定
1.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主要内容
2.人民检察职业伦理的基本内涵与界定
3.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在人民检察职业伦理中主导地位的形成
(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在人民检察职业伦理中主导地位的表现
1.陕甘宁边区政府时期人民检察职业伦理中贯彻群众观的表现
2.建国初期人民检察职业伦理中贯彻群众观的表现
3.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时期人民检察职业伦理中贯彻群众观的表现
二、法治建设时期人民检察职业伦理建设面临的困难与挑战
(一)形式主义法治的泛滥与人民检察职业伦理建设中群众观的偏离
1.形式主义法治的泛滥及其弊端
2.形式主义法治泛滥下人民检察职业伦理建设中群众观的偏离
(二)司法职业化的发展与群众观贯彻方式之间的矛盾
1.司法职业化是司法改革进程中不可阻挡的趋势
2.司法职业化与人民检察职业伦理中贯彻群众观的冲突
三、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指导下完善人民检察职业伦理路径分析
(一)明确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在人民检察职业伦理中的主导地位
1.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中国化的新发展
2.我国检察人员改革的新进程
3.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在人民检察职业伦理完善中的的重要意义
(二)群众观与法治观在人民检察职业伦理完善中的深度融合
1.群众观与法治观深度融合在人民检察职业伦理建设中的意义
2.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与法治观深度融合的路径探讨
(三)群众观与职业化在人民检察职业伦理完善中的协调并进
1.马克思主义群众观能够有效矫正司法职业化的弊端
2.群众观与职业化在人民检察职业伦理完善中的契合进路
(四)人民检察职业伦理建设中落实群众观的配套制度
1.提升群众观在检察职业考评机制中的地位
2.发挥奖惩机制在贯彻群众观中的引领作用
3.坚持思想政治教育与法律职业教育相结合
结语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当代中国政法体制的形成及意义[J]. 侯猛. 法学研究. 2016(06)
[2]司法如何民主:人民司法的历史阐释与反思[J]. 陈洪杰. 比较法研究. 2016(05)
[3]区域治理的“良法”建构[J]. 眭鸿明.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16(05)
[4]传统中国司法文明及其借鉴[J]. 张中秋.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16(04)
[5]检察官伦理的养成[J]. 李文嘉.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2015(06)
[6]检察机关如何践行以人为本和群众观念[J]. 张旭. 法制博览. 2015(22)
[7]检察官客观义务与司法伦理建设[J]. 龙宗智.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2015(03)
[8]公民参与司法:理论、实践及改革——以刑事司法为中心的考察[J]. 陈卫东. 法学研究. 2015(02)
[9]基层纠纷社会治理的探索——从“枫桥经验”引发的思考[J]. 郭星华,任建通. 山东社会科学. 2015(01)
[10]我国检察官职业伦理规范的反思与重构——以伦理规范的多层次划分为视角[J]. 张柳,李美福.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 2014(12)
博士论文
[1]当代中国政法委员会研究[D]. 刘涛.吉林大学 2012
[2]陕甘宁边区司法改革与“政法传统”的形成[D]. 刘全娥.吉林大学 2012
[3]我国检察官职业伦理规范研究[D]. 王永.山东大学 2012
硕士论文
[1]习近平群众观研究[D]. 贺晶晶.内蒙古大学 2017
[2]论司法精英化与大众化[D]. 杨丽.中国政法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4035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inzhuminquanlunwen/34035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