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法治论文 >

“三治合一”乡村治理体系下的“富人治村”现象分析

发布时间:2021-10-12 13:50
  21世纪初以来,"富人治村"现象不断涌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富人通过村民委员会选举进入村庄权力网络具有一定的必然性。在治理村庄过程中,这些富人的目标和行为存在很大差异,对新时代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产生了复杂的影响。一些富人依法竞取村庄核心权力并改变了村庄面貌,但也有一些富人当选村干部后大权独揽、以权谋私,与"三治合一"乡村治理体系相背离。乡村治理体系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工程,应使"富人治村"与"三治合一"的乡村治理体系相契合,引导富人村干部成为乡村振兴的积极推动力量。 

【文章来源】:行政论坛. 2020,27(01)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引言
二、文献综述和案例基本情况
    (一)文献综述
    (二)案例基本情况
三、“富人治村”与村民自治
    (一)“富人治村”是村民委员会选举的政治产品
    (二)“富人治村”对村民自治产生复杂的影响
    (三)在完善村民自治制度中规范“富人治村”
四、“富人治村”与村庄法治
    (一)“富人治村”模式化是法治意识不强的表现
    (二)“富人治村”模式化,不符合《村组法》的内在精神
    (三)把“富人治村”纳入依法治村进程中
五、“富人治村”与村庄德治
    (一)“富人治村”不等于“德治”
    (二)片面强调“富人治村”引发的道德困境
    (三)把“富人治村”与德治相结合
六、基本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面子”文化衍生富人治村的实践逻辑及启示[J]. 王全阳.  长春市委党校学报. 2019(01)
[2]培育乡贤“内生型经纪”机制——从委托代理的角度探讨乡村治理新模式[J]. 殷民娥.  江淮论坛. 2018(04)
[3]村庄里的分化:熟人社会、富人在村与阶层怨恨——对东部地区农村阶层分化的若干理解[J]. 杨华,杨姿.  中国农村观察. 2017(04)
[4]富人治村与悬浮型村级治理——基于浙东山村的考察[J]. 朱战辉.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2017(04)
[5]“富人治村”对乡村治理结构转型的影响——读袁松《富人治村》[J]. 刘小峰.  社会科学论坛. 2017(05)
[6]社会主义乡村协商治理:现实逻辑、制度导向与实践旨趣[J]. 张国献.  理论探讨. 2017(01)
[7]富人治村的类型与机制研究[J]. 陈柏峰.  北京社会科学. 2016(09)
[8]后税费时代的“富人治村”与基层治理困境——以科尔曼的理性选择理论为分析视角[J]. 莫艳清.  浙江树人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 2016(03)
[9]富人治村的兴起及其政治社会负效应[J]. 魏小换,吴长春.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2014(03)



本文编号:343270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inzhuminquanlunwen/343270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730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