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访法治化的可能路径:政治功能的剥离与纾解
本文关键词:信访法治化的可能路径:政治功能的剥离与纾解
【摘要】:信访制度极具中国特色,曾经在国家政治生活当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功能。但在今天,信访面临着与法治社会建设相矛盾的问题,已经对社会治理的合法性产生了影响。质言之,信访制度一方面可以在社会中实现权利救济的功能,另一方面其又对中国法治社会建设造成了冲击。针对此问题,本文认为信访制度不应该被简单的废除,但必须加以改革,使其纳入整体的法治治理框架之中。信访制度不应该被废除的原因在于:作为一种群众意见表达的方式,信访能密切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联系——从这个角度而言,信访制度根植于社会主义国体的政治合法性逻辑之中,只要中国还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就必须坚持执政党联系群众的基本原则,而信访制度作为执政党联系群众的途径就不能被废除。但是,信访却不是法治轨道内的正式国家制度,而且信访制度自身也存在许多问题,因此,必须对信访制度进行改革。本文试图指出,对信访制度的改革不能停留在权属架构的调整这些宏观层面,而是必须深入到具体运行层面进行改进,以及对涉及到信访的司法、行政制度进行完善,而这也是走出信访困境的前提基础。本文认为,对信访制度的改革应完成以下三项任务:首先,正确定位信访的政治功能,剥离其作为央地博弈、上下级党政机关博弈的隐形政治负担,还原其作为民众监督的政治权利属性。其次,以回归司法为核心,建立信访案件的分流机制——将涉法涉诉类信访、私权损害类信访纳入司法解决途径。最后,加强信访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的联络和互动机制,探索符合国情的民主实践摸索。
【关键词】:信访 存在问题 改革措施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632.8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引言7-9
- 一、信访制度基本理论9-21
- (一) “信访”及其相关概念9-12
- 1. 信访9-11
- 2. 信访权11-12
- (二) 信访制度12-17
- 1. 概念12-13
- 2. 信访制度发展历程13-14
- 3. 信访制度的定位14-16
- 4. 信访制度的利弊16-17
- (三) 信访与司法的关系及其运行17-21
- 1. 信访与司法的关系17-18
- 2. 信访的运作程序18-21
- 二、信访与司法矛盾带来的法律问题21-28
- (一) 信访制度与司法救济途径之间的矛盾21-24
- 1. 信访制度与司法独立之间的制度矛盾21-22
- 2. 信访制度弱化了司法权威22-23
- 3. 信访与司法判决既判力的矛盾23-24
- (二) 信访制度定位错位问题24-25
- (三) 信访部门内部设置不合理25-28
- 三、以回归司法为中心完善信访制度28-34
- (一) 正确定位信访功能28-30
- (二) 以司法为核心建立信访的分流机制30-32
- 1. 强化司法的权利救济体系地位30-31
- 2. 将涉法涉诉类信访案件纳入司法程序31
- 3. 建立信访与行政诉讼、行政复议的衔接机制31-32
- (三) 建立信访制度与人大、政协制度的互动机制32-34
- 结语34-35
- 参考文献35-41
- 致谢4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敦柏;努力做好新时期的信访工作[J];发展论坛;2000年10期
2 詹敬鹏;关于加强乡镇信访工作的思考[J];秘书之友;2000年01期
3 陈佑国;从稳定大局出发 做好信访工作[J];秘书之友;2000年01期
4 王超杰;律师参与信访工作刍议[J];秘书之友;2000年03期
5 啸风;跳出“笼子”天地宽──安徽寿县信访工作调查[J];秘书之友;2000年06期
6 邓佳敏,王约清;摸详情 早防范──桃源县信访工作的几点做法[J];中国民政;2000年04期
7 王如恒,吴中燕;盐都县民政信访工作实行首接负责制[J];民政论坛;2000年06期
8 刘京生;重视人大信访工作的特殊性[J];人大研究;2000年11期
9 李晓东;全省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会议召开 全面落实举报责任制开创信访工作新局面[J];正气;2000年04期
10 王泽斌 ,梁仙花 ,张鲜苹 ,李琰;春风化雨慰民心──晋中市信访举报工作纪实[J];正气;2000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娜;;信访工作的理论逻辑与新时期信访工作[A];提高领导科学发展能力暨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以“效能革命”促进路风信访工作[A];江西省行政管理学会2009年年会暨江西省机关效能研讨会优秀论文集[C];2009年
3 隋夕岭;;认真做好信访工作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A];反腐倡廉理论与实践——海南省监察学会理论研讨会论文选[C];2006年
4 吴光伟;;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作用[A];反腐倡廉理论与实践——海南省监察学会理论研讨会论文选[C];2006年
5 贺珍珠;;创新信访工作理念 构建和谐社会[A];科学发展观与领导能力提升研究[C];2006年
6 曾佳伦;;认真搞好信访工作 努力构建和谐毕节[A];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研讨会文章选编[C];2007年
7 宋子林;;新时期信访工作的特点及对策[A];中国当代秘书群星文选[C];1999年
8 刘丽艳;;新形势下的信访创新与实践[A];经济生活——2012商会经济研讨会论文集(上)[C];2012年
9 张剑锋;;务必把“首问负责”、“限时办结”、“责任追究”三个制度落到实处——浅论构建信访工作责任追究体系[A];江西省行政管理学会2009年年会暨江西省机关效能研讨会优秀论文集[C];2009年
10 黄智勇;;以十六大精神指引和推进信访工作[A];上海市秘书学会2003年论文选编[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熊长江(作者系薪春县人民政府县长);关于信访问题的思考[N];黄冈日报;2005年
2 杨信;在全市信访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摘要)[N];齐齐哈尔日报;2005年
3 邱国春;廊坊信访工作重实效[N];人民日报;2000年
4 沈路涛;全国信访工作座谈会在京召开[N];人民日报;2004年
5 ;全面把握《信访条例》基本精神 切实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信访工作[N];人民日报;2005年
6 通讯员 熊荣军 吴连峰;平利求真务实抓信访[N];安康日报;2007年
7 记者 李志科;抓好信访工作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N];阿勒泰日报;2007年
8 记者 姚庆云;再创信访工作新局面[N];安阳日报;2006年
9 叶琦邋王龙江;全省法院立案信访工作座谈会在蚌举行[N];蚌埠日报;2007年
10 钱月婷;提升信访工作水平营造和谐稳定环境[N];蚌埠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修成;1978年以来中国信访工作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2 任哓春;基于信息管理视角的信访工作分析[D];吉林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荣;论公安信访工作中的若干问题[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2 袁文荣;新时期信访工作困境与对策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3 孟永瑞;新时期农村信访工作的特点及对策[D];郑州大学;2002年
4 毕栋;太湖县信访工作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5 李勇;信访工作初步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6 邓燕秀;社会转型期广州信访工作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7 曲日明;大连庄河市信访工作改进对策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8 杨济与;我国信访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13年
9 张大江;本溪市信访工作现状及对策研究[D];东北大学;2011年
10 任湘静;地方公安信访工作问题调研[D];郑州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78067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inzhuminquanlunwen/7806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