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治理中的道德角色认识演变
本文关键词:社会治理中的道德角色认识演变
【摘要】:春秋时期孔子提出"为政以德",主张宽惠使民和实行仁政,是和当时一些人主张严刑峻法的"重刑治国"相对的,有其进步意义。但这一主张在孔子生前直至身后长期无法实行。自汉武帝"独尊儒术"后,儒家的道德理念在国家政治法律制度中有所体现,但以德治国仍未取得理想效果。社会主义体制为以德治国的实现提供了制度保障,也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但一些人对以德治国的一些认识误区带来了实践中的一定弊端。其正确途径在于推进民主法治,改革分配方式,健全对官员的道德监督。
【作者单位】: 安徽大学历史系;复旦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以德治国 民主法治 分配方式
【基金】:蚌埠学院淮河文化研究中心项目:近现代淮河流域不良风俗研究.项目编号:bbxyhhwh201305 蚌埠学院科研项目:中国梦视野下的社会信仰问题研究.项目编号:2014SK07
【分类号】:D630;D64
【正文快照】: 针对我国当下一些社会问题,一些人提出要加强以德治国。于是有人建议限制离婚自由,实行离婚要单位和社区开证明的老办法;有人建议“通奸罪”列入婚姻法;有人建议“常回家看看”作为子女义务要写进法律;有人建议给每位公民建立道德档案;有地方出台规定公交车上拒绝让座乘务人员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刘辉;;金代的女真人与儒家思想文化[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2 肖洪泳;;查士丁尼与人性的幽暗面[J];读书;2013年05期
3 田磊;;走出道德教育的困境[J];南风窗;2012年06期
4 李克诚;;谁造就了“17套房副市长”?[J];南风窗;2012年14期
5 胡铁球;;新解张居正改革——以考成法为中心讨论[J];社会科学;2013年05期
6 单光鼐;;县域为何易发群体性事件[J];人民论坛;2011年S2期
7 胡凯基;;我国当今各分配方式评析[J];宜春学院学报;2013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倪爱山,徐国利;简论清末民初新史学[J];安徽大学学报;2000年04期
2 汤奇学,陈宝云;“救国”与“救人”——辛亥革命时期与新文化运动时期改造国民性思想之比较[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3 王娟;翻译研究中的历时描写[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6期
4 郭昭昭;;抗战期间国民参政会中女参政员群体的考察[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6期
5 马勇;;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悲剧——试论《时务报》内讧[J];安徽史学;2006年01期
6 叶建;;20世纪前半期新旧史学关系论争的综述[J];安徽史学;2008年01期
7 鲁卫东;;制度设计与实践的背离——北洋政府时期文官考试初探[J];安徽史学;2008年01期
8 方维保;江山依旧,才人辈出──张恨水、金庸比较论[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9 李平;梁启超哲学思想四题[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10 项念东;梁启超的“诗史”观——《饮冰室诗话》的若干诗学思想分析[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聪;;试论杨昌济的身体观及对毛泽东早期教育思想的启蒙[A];教育领导研究(第二辑)[C];2012年
2 孙殿玲;;论美与过程[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3 岸本美绪;;从新思考中国“近世”史[A];北京论坛(2005)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全球化视野中亚洲的机遇与发展:“历史变化:实际的、被表现的和想象的”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5年
4 狭间直树;;历史家和其所写的传记——关于梁撰两种〈谭嗣同传〉及其它[A];北京论坛(2005)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全球化视野中亚洲的机遇与发展:“历史变化:实际的、被表现的和想象的”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5年
5 肖承罡;;万木草堂的道德教育模式及其影响[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6 司洪昌;;晚清的学校和教育图景扫描——一位俄国人1907年的纪实[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7 苏启敏;;明清之际实学的课程知识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4)——中国学科教学与课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8 李海星;;“国民性”批判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A];海峡两岸道德发展论[C];2008年
9 王晓雨;;“自由”一语探源——近代中日翻译互动之一瞥[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胡玉海;;中国现代社会思潮的特点[A];中国现代社会心理和社会思潮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东;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论[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孙永娟;毛诗郑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饶传平;论近代中国宪法中基本权利条款之演变(1908-1947)[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郭胜利;民国政府西北民族政策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5 刘宇;从臣民到公民[D];南开大学;2010年
6 郑林华;墨家思想与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张栋豪;中国逻辑史方法论在近代的演变[D];南开大学;2010年
8 尹佳涛;历史与现实之间的政治思考[D];南开大学;2010年
9 梁辰;铜元问题研究(1900-1935)[D];南开大学;2010年
10 岳立松;晚清狭邪书写与京沪性别文化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耀庭;中学写作教学中学生读者意识培养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芦翠;东周时期齐国女性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宁;中国海关中的德国之声1861-1917[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孙毅;谭嗣同报刊思想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5 曾香花;梁启超新民思想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6 刘鹏;个人品德的建设问题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石鑫佳;初中作文教学中学生“读者意识”的培养[D];苏州大学;2010年
8 刘博;论维新时期的“群己和谐”思想[D];西北大学;2010年
9 冷兰兰;儒家之“勇”的伦理意蕴[D];湖南工业大学;2010年
10 王小娇;罗振玉与古器物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胡凯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视角下的按需分配[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1期
2 汪玉凯;;灰色权力的扩散及其治理[J];共产党员;2012年20期
3 朱丽文;;一代“宰相之杰”张居正的另一面[J];怀化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4 冯明;;近三十年来国内张居正研究综述[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5 胡铁球;;粮长权力体系构建及其与地方官吏的权力冲突[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6 田澍;腐败与弊政:张居正施政的另一面[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6期
7 张显清;论明代官绅优免冒滥之弊[J];中国经济史研究;1992年04期
8 伍丹戈;明代徭役的优免[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3年03期
9 田澍;;嘉靖革新视野下的张居正[J];学术月刊;2012年06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秦晖;[N];经济观察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胡铁球;明清歇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骏;实施“以德治国”的基本方略[J];探索;2001年02期
2 曾小勇;“以德治国”的意义、原则及其实现途径[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3 夏书章;以德治国[J];中国行政管理;2001年04期
4 本刊编辑部;坚持“以德治国”新理念[J];长江建设;2001年02期
5 陈立思;三个扩展 两个依据——关于“以德治国”的思考[J];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6 刘玉党;认真贯彻以德治国方略[J];发展论坛;2001年04期
7 马兆明;坚持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相结合[J];发展论坛;2001年08期
8 姚轩鸽;以德治国:唤呼科学的运行机制[J];党风与廉政;2001年10期
9 本刊编辑部 ;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结合[J];党建与人才;2001年04期
10 潘宏伟,娄广凤,肖钢,肖铜;关于落实“以德治国”方略的几点思考[J];大庆社会科学;200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夏文星;;坚持以德治国必须弘扬艰苦奋斗的作风[A];弘扬延安精神实践“三个代表”[C];2002年
2 ;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结合起来[A];法治与德治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3 新华社;;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基本方略[A];法治与德治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4 江翔宇;;试论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并重的几个问题[A];法治与德治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5 曹明;;试述文化建设与以德治国[A];不老的长江——第二届长江沿岸城市群众文化发展论坛论文选[C];2001年
6 夏建国;;文化建设要在以德治国中发挥重要作用[A];湖北省以德治国与群众文化理论研讨会专辑[C];2001年
7 王莲月;;论“以德治国”在群众文化中的重要性[A];湖北省以德治国与群众文化理论研讨会专辑[C];2001年
8 何祥顺;李菊桂;;试析以德治国与群众文化的联系[A];湖北省以德治国与群众文化理论研讨会专辑[C];2001年
9 李玖香;;以德治国与社区文化[A];湖北省以德治国与群众文化理论研讨会专辑[C];2001年
10 陈和平;;试论“以德治国”的方略[A];“三个代表”与理论创新——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80周年论文集[C];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侯且岸;关于“以德治国”的断想[N];光明日报;2001年
2 本文作者 省委讲师团教授 滕世宗;以德治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N];河南日报;2001年
3 新华社记者 曲志红 本报记者 胡果;中宣部举行“以德治国”座谈会[N];人民日报;2001年
4 孙岩;儒家“以德治国”思想析[N];社会科学报;2001年
5 贾龙璋;坚定不移地实施以德治国的基本方略[N];光明日报;2001年
6 彭国甫 王身余;系统研究以德治国思想的力作[N];光明日报;2002年
7 湖南师范大学 吴真文 粟用湘;论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N];光明日报;2012年
8 沈士光 上海市委党校公共管理教研部教授;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N];文汇报;2014年
9 雒树刚;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N];人民日报;2014年
10 陈新刚;以德治国与治党治政[N];兵团日报(汉);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卫东;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以德治国思想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樵;论江泽民“以德治国”思想及对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现实意义[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2 金庆昕;中国共产党“以德治国”方略的战略思考[D];首都师范大学;2003年
3 杨艳春;中国以德治国思想的古今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4 扬桂林;“以德治国”的价值目标探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5 马红刚;试论中国共产党“以德治国”方略的法理创新[D];天津师范大学;2003年
6 周海;论以德治国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调适[D];湖南师范大学;2001年
7 皮胜;“以德治国”理论与实践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8 赵清文;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系统论析[D];曲阜师范大学;2003年
9 张晓玲;试论新世纪新阶段的“以德治国”[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10 梁斌;江泽民以德治国思想论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7821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inzhuminquanlunwen/7821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