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法治论文 >

浅析熊十力的“大同”理想——以《原儒》和《读经示要》为例

发布时间:2017-09-04 11:43

  本文关键词:浅析熊十力的“大同”理想——以《原儒》和《读经示要》为例


  更多相关文章: 熊十力 大同 内圣外王 《原儒》 《读经示要》


【摘要】:"大同之世"出自于《礼记》,是先秦儒家对理想政治的描绘。熊十力推崇六经,同时又心系国家苍生,"大同"理想便是他本人结合当时所处之特殊社会状况并根据自己对六经要旨、大道的理解所提出的思想体系,也是其"内圣外王"思想的具体体现。从内容上看,它既包含了传统儒家理想的仁爱礼法、奉公去私、厚德利生与和睦共生,也融入了西方的科学精神与民主法治,以至于最后期盼实现一种消弭国家界限而天下一家的和睦世界。可以说,"大同"理想作为熊十力"外王"的归宿,起到了对本体论、宇宙论等思想的统领作用,从而具有极为复杂的综合特点,也对于我们从整体把握其思想主张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关键词】熊十力 大同 内圣外王 《原儒》 《读经示要》
【分类号】:B261
【正文快照】: 谈到“大同”,之前学界的一部分研究者大多把它溯源至孔子“大同之世”的古代思想,即便论述到“大同”理想的当代挺立时,一些学者也往往主要只是把目光集中在康有为的努力之下,而没有看到熊十力的思想中同样闪耀着相似但却更为精妙的理论进路。其实,熊十力的思想体系中不仅旗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石相林;;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发展国际法上的作为[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1期

2 王众托;;创建知识系统工程学科[J];中国工程科学;2006年12期

3 肖朗;;海德格尔对现代科学的反思[J];北方论丛;2014年02期

4 王众托;;知识系统工程与现代科学技术体系[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2011年06期

5 宋洪兵;;古代中国“王霸并用”观念及其近代形态[J];求是学刊;2011年02期

6 鲁国尧;;学思札记九则[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7 郭继民;;哲学的困境与哲学精神的回归[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8 陈阵;;现代新儒家的科学观[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8年04期

9 刘俊哲;;熊十力道德体用观的多元探析[J];哲学研究;2008年07期

10 陈来;;仁学本体论[J];文史哲;2014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吴岚;“世界文学”视域下的中日现代文学比较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2 奚彦辉;中国人文化成思想的本土心理学探究[D];吉林大学;2009年

3 魏飞;先秦七子心论研究[D];河北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广福;张载道德境界观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耿荣清;走向自由,,永远的建构[D];辽宁大学;2011年

3 杨勇;天道礼法文化哲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4 朱琳;熊十力的直觉思想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5 徐宏伟;唐君毅“心本体”道德教育哲学探微[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6 罗希;现量论音乐审美问题研究[D];西安音乐学院;2007年

7 吴锋;现代新儒家文艺美学思想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8 娄玉宇;必然性的出离和曾在的回归[D];湘潭大学;2007年

9 刘振贵;熊十力的“量论”思想及其当代价值[D];西南民族大学;2006年

10 党云峰;中西生命英雄形象比较研究[D];辽宁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瑞泉;默识与体认——熊十力的直觉理论述评[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2 柴文华;论熊十力的人伦哲学[J];学习与探索;2002年05期

3 阳 征;“熊十力与中国传统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J];哲学动态;2002年01期

4 丁为祥;方方面面熊十力[J];读书;2002年07期

5 叶百泉;熊十力与中国传统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J];孔子研究;2002年01期

6 史炳军;个体自由的形而上思考——评熊十力的心本论[J];理论导刊;2002年09期

7 李清良,郭瑞芳;立志说:熊十力的阐释态度论——熊十力阐释思想研究之一[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8 秦平;近20年熊十力哲学研究综述[J];哲学动态;2004年12期

9 张天行;;“我的书怎么是无所谓呢?”——《熊十力全集》读后[J];哲学研究;2006年02期

10 贡华南;;从“相”到“象”——熊十力哲学的易学归向[J];周易研究;2007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顾士敏;;儒学的“还原”——评熊十力的《原儒》[A];孔学研究(第一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首次学术研讨会暨海峡两岸首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散木;熊十力四访浙江[N];中华读书报;2013年

2 陈仁仁;“熊十力与中国传统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N];光明日报;2001年

3 张卓;熊十力:中华文化的守护者和阐扬人[N];光明日报;2003年

4 陈来;熊十力哲学的意义[N];中华读书报;2002年

5 ;上海纪念熊十力先生逝世四十周年[N];文学报;2008年

6 陕西师范大学哲学系 丁为祥;熊十力的科学观[N];光明日报;2009年

7 复旦大学哲学系教授 张汝伦;《熊十力论学书札》[N];中华读书报;2009年

8 雷于怀;哲人典范名家笔墨[N];湖北日报;2011年

9 北京中医药大学管理学院院长 教授 博士生导师 张其成;新易家的生命主张[N];东方早报;2012年

10 天津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赵建永;新发现的熊十力两通手札[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曾海龙;本体的困惑—熊十力哲学思想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2 林家虎;熊十力历史哲学思想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3 郭美华;熊十力本体论哲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4 吕伟;体用之间[D];南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凤鸣;熊十力体用哲学之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2 曹传安;熊十力哲性诗学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3 刘守政;熊十力“新致良知”研究[D];华侨大学;2007年

4 金伊花;熊十力以心为本的人格理想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5 朱琳;熊十力的直觉思想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6 王杨秀;熊十力政治哲学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2年

7 林丹;熊十力“体用”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8 刘振贵;熊十力的“量论”思想及其当代价值[D];西南民族大学;2006年

9 李子轩;熊十力对老庄思想的诠释[D];河北大学;2014年

10 谢恩廷;熊十力哲学研究[D];河北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7913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inzhuminquanlunwen/7913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aec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