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孔子“为政”思想在和谐社会构建中的时代价值
本文关键词:论孔子“为政”思想在和谐社会构建中的时代价值
【摘要】:孔子的"为政"思想内涵丰富,内容各具特色,每个部分又相互交织,构成"为政"内涵丰富而又系统的体系。"为政"理念灌注了孔子超前的政治智慧,影响了中华民族两千五百多年,并且深入到人们灵魂深处,它是当前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要借鉴的思想资源和文化资源。在当前和谐社会的构建过程中,孔子的"为政"思维对于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等原则要求的确立发挥了强大的精神支持与文化指导作用,体现了巨大的时代价值。运用孔子的"为政"哲学思维,一个完美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将以更加丰富的姿态走进我们每个人的身边。
【作者单位】: 齐鲁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
【关键词】: 孔子 为政 和谐社会 时代价值
【分类号】:K225;D092
【正文快照】: 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学为核心,而儒学的创始人孔子对后世的影响更是深远。正如梁漱溟所言,孔子是致使中国文化早熟的第一人,他的思想值得我们终其一生去思索。在记录其言行的《论语》中,孔子“为政”思想的精华得以彰显。一、“为政”思想的内涵“为政”一词首次是出现在《论语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陈良琨;;从《论语》看孔子的治国思想[J];江苏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2 马新春;;孔子儒学之精华:构建和谐社会的宝贵思想资源[J];职大学报;2007年01期
3 孟维巍;周雪;;儒家伦理中的礼与和谐社会构建[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7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伟斌;;试论孔孟的道德人本主义[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2期
2 刘思宇;林玮;;从《论语·阳货》看孔子人格冲突背后的文化逻辑[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0期
3 刘延芹;唐小城;;耻感文化与罪感文化之比较研究[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5期
4 张轶;;神圣的礼器比喻——以“瑚琏”意象为起点浅析孔子的礼仪观与祭祀观[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12期
5 赵洋;;从审美活动的本质看孔子庄子之“游”[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8期
6 朱昌流;;孔子快乐观论析[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10期
7 陈家欢;;“天”、“命”视域下的孟子良心观[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11期
8 王罡;;孔子思想中“和”的三种表达[J];安顺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9 赵雪;刘晓静;;从《论语》看孔子的“平常”与“不平常”[J];保定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10 刘颇;;学《诗》以言,魅力倍增——略谈《论语》对赋比兴手法的运用[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伟;;从经典化到大众化——李泽厚“美的历程”[A];美学、文艺学基本理论建设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白雪峰;当代中国大学人文精神的培养[D];辽宁大学;2010年
2 潘苇杭;先秦两汉尧文化探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罗绂文;李泽厚“情本体”思想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4 刘伟;十七世纪中叶之前汉民族和犹太民族宗教信仰品格比较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5 聂文娟;历史怨恨情感和规范认同:非盟与东盟人权规范的比较研究[D];外交学院;2011年
6 邹海贵;社会救助制度的伦理考量[D];中南大学;2010年
7 陈卫;孔子的人格[D];吉林大学;2011年
8 李华忠;善的支撑[D];吉林大学;2012年
9 王长坤;先秦儒家孝道研究[D];西北大学;2005年
10 郑若玲;考试与社会之关系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庆玲;试论孝观念向封建孝道的转化[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宋慧;广西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3 梁蔚;高中古典诗词教学案例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赵炜中;试论当代中国和谐文化建设[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王洵;顺应论视角下《道德经》的翻译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6 陈天e,
本文编号:8894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inzhuminquanlunwen/8894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