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议会政治的构建研究(1905-1911)
发布时间:2017-10-04 23:20
本文关键词:清末议会政治的构建研究(1905-1911)
【摘要】:本文旨在从制度的规范性分析入手,解读晚清宪政改革的内在政治理念、政治结构和政治运行方式,并试图对其失败的原因、教训,以及对现代民主政治建设可能的启示进行分析总结。 本文第一章对议会政治思想在中国的演进过程进行了简要地回顾,并分别从立宪派和清廷统治阶层两个不同的侧面分析了国人对议会政治形成共识的基础。立宪派以为,“中国中心论”的幻灭是清末议会政治的逻辑起点,中国要在与强权的竞争中赢得生存与发展,就必须融入西方强权国家所主导的世界体系,适应列国竞争的新式规则,相比于“一人独大”的君主专制,议会政治最大的工具性价值就在于能“合群”以厚民力,而重民、保民、民心可用的“民本”传统,恰好为西方议会政治的正当性提供了绝佳的中国式辩护。而统治阶层对对议会政治的预期则主要是:1、吸纳新生政治集团精英;2、振兴工商业;3、凝聚改革共识;4、主导宪政方向。 本文第二章从两个方面阐述了议会政治体制下君主权力的制度化安排。一是制度设计者如何将西方宪政理论中的“主权在民”悄然改造成“主权在君”原则;二是从政治运作程序和君主与议院的关系等不同角度分析了“大权政治”下君主的特权及其对民权的让步。 本文第三章探讨了议会的设立方案。一是议会设立的速缓之争,介绍了激进派与保守派在民族危机关头面临的两难性政治选择。二是议会的权力配置,着重介绍了立法权、财政权和监督权的权限范围、运作程序和实际效果。三是议会的组织结构。介绍了时人对“一院制”和“两院制”的判断和选择,议长和议员的选举及其权利义务,以及议会议事规则等议院内部各项构成要素。本文认为,虽然清政府设立的议政机关并非完全的立法机构,只有建议权而没有最后的决定权,但是,这一制度设立最终将本不应负责任的君主置于与社会领域严重对抗的难堪境地。 本文第四章介绍了中央官制改革和地方行政体制改革方案。在分析了清廷将官制改革作为预备立宪首要措施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的基础上,较为详细地介绍了中央和地方行政改革的主要内容及实践效果,并以《城镇乡地方自治章程》为蓝本,,剖析了地方行政体制改革体系中的地方自治政策。 本文第五章从国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和政治决策的前提和基础入手,分析了清末新的政治体系向社会及民众的开放程度。着重介绍了国民的选举权、舆论监督权,以及集会结社权的设定及界限,指出清政府预备立宪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一个逐渐拓宽政治参与途径,将公共事务交给公众讨论的过程,只不过对于清廷而言,如何在保障国民政治参与权利的同时,维持统治的权威,这实在是一个两难的问题。 本文第六章从宪法的确立、司法体制改革和法律体系的创设等三个方面剖析了清末议会政治的“法治”基础,认为国人借助西方法治概念及其运作模式,深刻地认识了法治与宪政之间的联系,大量法律移植和近代司法机构的建立,正式开启了中国法治的近代化进程。 本文结语部分从宪法和法律的神圣化、政治过程的公开化、国家机关职能的专门化和臣民权利义务的具体化等四个方面概括了清末议会政治的开创性意义,并指出清末议会政治的局限性在于以皇权巩固代替“主权在民”、以强化政府权威代替权力控制、以“防民变”代替“保民权”、以盲目激进代替条件准备,同时总结出清末议会政治实验为现代民主政治建设留下的重要启示。
【关键词】:议会政治 清末 制度规范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691
【目录】:
- 内容摘要4-6
- Abstract6-8
- 目录8-11
- 前言11-20
- 一、 选题的意义11-12
- 二、 研究综述12-17
- 三、 时间、概念界定及研究方法17-20
- 第一章 议会政治构建的基本动因20-56
- 一、 议会政治的缘起20-27
- (一) 对议会制度的知识性介绍20-21
- (二) 议会政治的“体”、“用”之辩21-24
- (三) 议会政治方案的确立24-27
- 二、 议会政治思想的逻辑分析27-41
- (一) “中国中心论”的幻灭——议会政治的逻辑起点28-31
- (二) “合群”以厚民力——议会政治的基本价值31-34
- (三) 革除专制之弊——议会政治的内在动力34-38
- (四) 民本思想传统——议会政治的历史借鉴38-41
- 三、 议会政治的现实抉择41-56
- (一) 政治参与的考量41-44
- (二) 发展经济的愿望44-47
- (三) 改革成效的反思47-50
- (四) “择善而从”的权衡50-56
- 第二章 制度化的君权56-65
- 一、 主权在君与三权分立的结合56-60
- 二、 君主的特权及其对民权的让步60-65
- 第三章 议会的设立65-84
- 一、 议院设立的速缓之争65-68
- 二、 议会权力的配置68-75
- (一) 立法权68-70
- (二) 财政权70-73
- (三) 监督权73-75
- 三、 议会的组织结构75-84
- (一) 两院制与一院制75-79
- (二) 议院内部构成要素79-84
- 第四章 行政体制改革84-100
- 一、 官制先行改革的必要性84-87
- 二、 中央官制改革87-92
- 三、 地方行政改革92-96
- 四、 地方自治改革试点96-100
- 第五章 国民的政治参与100-124
- 一、 国民参与的原点和基础100-107
- 二、 参与选举107-115
- (一) 选举人资格107-109
- (二) 被选举人资格109-113
- (三) 选举方式113-115
- 三、 舆论监督115-119
- 四、 政治集会119-121
- 五、 国民参与的危机121-124
- 第六章 “法治”基础的确立124-143
- 一、 立宪的策略选择124-128
- 二、 司法体制的重构128-132
- 三、 法律体系的创设132-143
- (一) 刑法的修订135-137
- (二) 民法的法典化137-138
- (三) 诉讼法的编纂138-140
- (四) 商事立法140-143
- 结语 清末议会政治的本土化选择143-164
- 一、 清末议会政治的开创性意义143-148
- (一) 宪法和法律的神圣化143-145
- (二) 政治过程的公开化145-147
- (三) 国家机关职能的专门化147
- (四) 臣民权利义务的具体化147-148
- 二、 清末议会政治的工具性特点148-155
- (一) 以皇权巩固代替“主权在民”149-151
- (二) 以强化政府权威代替权力控制151-152
- (三) 以“防民变”代替“保民权”152-153
- (四) 以盲目激进代替条件准备153-155
- 三、 清末议会政治的悲剧性启示155-164
- (一) 必须形成广泛而统一的社会认同156-158
- (二) 必须始终把握改革的主导力量158-159
- (三) 必须及时控制政治参与风险159-161
- (四) 必须慎重选择改革的策略161-164
- 参考文献164-171
- 后记171-17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人博;民权词义考论[J];比较法研究;2003年01期
2 夏勇;飘忽的法治——清末民初中国的变法思想与法治[J];比较法研究;2005年02期
3 俞荣根,徐燕斌;追寻中国宪政的童年[J];当代法学;2005年05期
4 马宝成;清末新政时期的地方政治参与[J];东岳论丛;2000年02期
5 马建红;;《钦定宪法大纲》:清末宪政观的制度载体[J];湖南社会科学;2008年06期
6 王德志;;论宪法概念在近代中国的转型[J];法学家;2004年05期
7 殷啸虎;近代中国宪政运动的发生及其反思——关于清末“立宪”的几个问题的探讨[J];法学;1997年08期
8 侯宜杰;清末预备立宪时期的杨度[J];近代史研究;1988年01期
9 龚书铎;晚清西学约议[J];近代史研究;1991年02期
10 侯宜杰;论清末立宪运动的进步作用[J];近代史研究;1991年03期
本文编号:9734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inzhuminquanlunwen/9734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