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老年人自杀风险的社会工作干预模式——以抗逆力视角为例
本文关键词:农村老年人自杀风险的社会工作干预模式——以抗逆力视角为例
【摘要】:农村老年人自杀是中国社会快速发展过程中凸显出来的一个特殊失范问题,既有宏观社会结构、文化方面也有微观个体的原因。与传统公共卫生视角、社会政策与保障视角不同,社会工作专业化的自杀干预模式强调宏观与微观、环境与个体的联结,对于降低农村老人自杀率具有重要的意义。以提升老年人抗逆力为项目目标,通过一个农村敬老院老年人自杀风险干预的社会工作实践,对社会工作干预模式的过程进行了介绍,以期为社工介入农村老年人自杀提供循证研究。并据此提出,为了减少农村老年人的自杀现象,较合理的路径就是结合中国当前正大力推动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活动,积极发展本土化、专业化、社区为本的社会工作老年人自杀干预模式。
【作者单位】: 集美大学社会学系;福建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海西社会建设与社会服务研究中心;
【关键词】: 老年人自杀 社工干预 社区为本
【基金】:作者主持的201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社区为本:多维风险视角下的社会工作治理机制研究”(11YJC840008)的阶段性成果 同时受福建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海西社会建设与基层社会服务中心课题资助
【分类号】:B846;D422.6
【正文快照】: 虽然在世界范围内老年人自杀率高是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但中国农村老年人的高自杀比例仍然显得极为特殊。据200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简报指出,中国的自杀死亡者80%来自农村,农村自杀率是城市的3倍,而农村65岁以上老人自杀率又是农村平均自杀率的5~7倍[1],农村老年人自杀已成为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国秀;邱文静;张妮;;当代西方五种抗逆力模型比较研究[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2 范引光;叶冬青;;自杀现象及干预研究的现状[J];疾病控制杂志;2006年01期
3 杨华;范芳旭;;自杀秩序与湖北京山农村老年人自杀[J];开放时代;2009年05期
4 刘雯;;从“老年人自杀”问题中探析老年社会工作[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08期
5 刘燕舞;;农村老年人自杀及其危机干预(1980-2009)[J];南方人口;2013年02期
6 郭星君;郭李君;;97例农村老年人自杀原因分析[J];实用医药杂志;2007年07期
7 沈之菲;;青少年抗逆力的解读和培养[J];思想理论教育;2008年01期
8 沈之菲;;抗逆力:一种重要的心理品质[J];思想理论教育;2010年18期
9 崔树伟;自杀危险因素及预防研究的现状与趋势[J];中国公共卫生;2003年01期
10 费立鹏;中国的自杀现状及未来的工作方向[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4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洪波;谭毅;王振华;罗玉梅;;劳务工精神情志疾病调查及干预[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9年05期
2 张忠宇;夏宝慧;;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预警和快速反应一体化研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1年11期
3 汪永涛;;农村纠纷逻辑的转变[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10年01期
4 甘窈;况利;;东西方国家自杀行为的研究现状[J];重庆医学;2009年07期
5 李洁纯;肖永辉;;农村老年人自杀原因分析[J];当代护士(专科版);2011年03期
6 宋剑锋;梁渊;卢祖洵;;武汉市郊区居民自杀意念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研究[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08年03期
7 宋剑锋;卢祖洵;;中国人群自杀行为的研究进展[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08年04期
8 桂华;贾洁;;家庭矛盾中的妇女自杀——基于大冶市X村的调查[J];妇女研究论丛;2010年05期
9 张转平;;关于“自杀”的思考[J];法制与社会;2008年28期
10 邹润宇,毛瑞明;自杀危机事件研究[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王毅;;对我国自杀危机事件的思考[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王声ng;;中国伤害预防控制学科的发生与发展[A];预防医学学科发展蓝皮书(2006卷)[C];2006年
3 王声ng;;伤害预防与控制[A];2007-2008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学科发展报告[C];2008年
4 徐煜;;自杀行为何以被媒介建构?一项针对国内新闻网站自杀报道的内容分析研究[A];第八届中国健康传播大会优秀论文集[C];2013年
5 韦岸;谭迪明;彭彦玲;刘晓;;中职学生自杀影响因素及干预模式探究[A];科学中国人(人文社科版)[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毕波;沈阳市综合医院急诊室自杀未遂患者干预的一年随访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10年
2 方乐;心理解剖在农村青年自杀身亡者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3 郭俊霞;农村家庭代际关系的现代性适应(1980-)[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4 宋剑锋;湖北省城乡居民自杀意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5 孔媛媛;农村青年自杀死亡行为特征和危险因素的性别比较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6 许远旺;规划性变迁:机制与限度[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7 欧阳静;策略主义与维控型政权[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8 杨华;隐藏的世界:湘南水村妇女的人生归属与生命意义[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9 毛刚强;少数决定多数:土地视野下农村公共品供给的历史与现实[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10 刘燕舞;中国农民自杀问题研究(1980-2009)—社会互构论的视角[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大江;许昌市城乡居民自杀态度及相关因素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2 王玲;当代青少年挫折教育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3 王克;优势视角下的当代大学生抗逆力状况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4 石孝华;离婚单亲家庭子女的自我调适研究[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1年
5 孔丽娟;艾滋病致孤儿童抗逆力研究[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1年
6 赵国香;大学生自杀“守门员”的培训及培训效果的评价[D];暨南大学;2011年
7 张倩倩;幸福视域内的小学生挫折教育研究[D];江南大学;2011年
8 王欣欣;山东省农村地区老年人自杀危险因素探讨[D];山东大学;2011年
9 李贵波;基督信仰对农村社会发展的影响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10 秦晓晶;抗逆力与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飞;无言的游魂——“理解自杀”札记之一[J];读书;2005年07期
2 段成荣;张斐;卢雪和;;中国女性流动人口状况研究[J];妇女研究论丛;2009年04期
3 黎少游;向敏;;坚韧性人格研究[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4 郭起浩;王祖承;巽信夫;;亚洲九个国家与地区的自杀行为比较[J];国外医学.精神病学分册;1993年04期
5 马伟娜;桑标;洪灵敏;;心理弹性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述评[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年01期
6 叶丽新,倪守旗,曹青宁,沈宏儒,朱建军,光文伟,杭民东,伍沪文;安徽省疾病监测点1990~1995年自杀死因分析[J];疾病监测;1997年03期
7 杨镇涛;正常人自杀问题与危机干预初探[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0年06期
8 熊军;;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存在的问题分析[J];价值工程;2010年11期
9 贺雪峰;;农民价值观的类型及相互关系——对当前中国农村严重伦理危机的讨论[J];开放时代;2008年03期
10 杨华;范芳旭;;自杀秩序与湖北京山农村老年人自杀[J];开放时代;2009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学超;王洪美;;山东农村老年人社会——心理状况的初步调查[J];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年05期
2 ;数字[J];时代人物;2013年07期
3 李慧;利爱娟;;边疆地区农村老年人主观幸福感调查研究[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4 鞠红珍,孙淑香;30例农村老年人自杀情况分析[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0年04期
5 焦娜娜;张静平;谢丽琴;杨冰香;彭芳;;农村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及对策[J];护理研究;2009年12期
6 吴菁;黄慧敏;;农村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以安徽省为例[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01期
7 黎春娴;;福建省农村老年人心理需求调查研究[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8 蔺际俨;;农村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探究[J];青春岁月;2012年21期
9 高修银;胡俊;肖伟伟;唐明生;陆召军;;徐州市农村老年人心理健康影响因素[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年15期
10 张颖;;日本人口过少的农村老年人的居住生活——从宫崎县调查情况分析[J];青年文学家;2014年1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陶振海;;农村老年人的天堂——东岭村——“中国第四村”农民居家养老情况的调查[A];陕西老年学通讯·2011年第3期(总第87期)[C];2011年
2 黄明科;;农村老年人与家庭[A];陕西省“家庭·健康·和谐”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3 黄明科;;农村老年人与家庭[A];家庭、健康、和谐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4 袁小波;;子女外出对农村老年人的经济影响[A];中国老年学学会2006年老年学学术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6年
5 张学强;;提高农村老年人自养能力的意义及对策[A];中国老年学学会2006年老年学学术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6年
6 周仕珍;;咱村里的老年人——关于农村老年人的调查与思考[A];中国老年学学会2006年老年学学术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6年
7 牛振耘;冯志强;;农村老年文化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创新[A];陕西省老年文化与社会和谐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贺和平;;关于农村老年人养老问题的思考[A];陕西老年学通讯·2011年第3期(总第87期)[C];2011年
9 石镒仓;;坚持“六性”思路 开创农村养老服务新局面[A];陕西老年学通讯·2011年第3期(总第87期)[C];2011年
10 陈志南;;谈谈农村老年人的精神养老[A];老年学论文集(四)[C];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闫永军;农村老年人养老问题应引起高度关注[N];中国人口报;2006年
2 李荣福;老厂镇建立农村老年人“安康补助金”制度[N];红河日报;2008年
3 记者 俞艳婷邋通讯员 陈昕;让农村老年人精神生活更充实[N];嘉兴日报;2008年
4 本报记者 林仲民;我市农村老年人生活状况调查[N];太行日报;2010年
5 周国松;利津县连续6年为农村老年人发放生活救助金2251万元[N];东营日报;2011年
6 记者 朱兴忠;全省首个农村老年人照料中心在金城村揭牌[N];张掖日报;2011年
7 西湖报道组 娄益元 通讯员 马丽君 记者 赵海旭;为40.5%的农村老年人群投入62%的资金[N];杭州日报;2011年
8 唐有涛 苏永志;关于农村养老现状的调查与思考[N];新乡日报;2009年
9 肖守渊 邹正芽 陈厚明;江西农村老年人日子越过越舒坦[N];中国老年报;2011年
10 特约通讯员 余长虹 张思思;宜昌市农村老年人互助照料活动中心遍地开花[N];中国社会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路瑜;城市化进程中的大城市郊区农村老年人养老支持研究[D];南开大学;2014年
2 韦璞;贫困地区农村老年人社会资本对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源源;中国农村老年人主观福利探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2 陈杏云;论我国农村老年人权益保护[D];吉林大学;2011年
3 侯倩茹;农村老年人再婚问题研究[D];河北大学;2013年
4 高静;农村老年人日常生活照顾服务需求现状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5 吴磊;丧失与自杀[D];南京农业大学;2009年
6 段新燕;农村老年人的养老困境及其应对[D];郑州大学;2010年
7 钟读民;山东省青州市农村老年人社会保障问题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年
8 韩璐;我国农村老年人协会之福利功能探析[D];河南大学;2011年
9 鄢木秀;欠发达地区农村老年人保障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10 邓学艺;陕西农村老年人协会能力建设探索[D];西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0071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10071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