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儿童道德情感生成的理论价值
本文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道德情感生成的理论价值
【摘要】:道德情感是人类特有的一种高级情感,它既不能脱离人的内在生理活动,也不能脱离人的外在社会性活动,其生成过程是个体生理性与社会性的统一。从理论上讲,农村留守儿童道德情感的生成是其心理机制的综合反映,整个过程将受其道德认知、道德意志、道德行为以及道德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反言之,道德情感在留守儿童品德结构中扮演着核心角色,其理论价值在于不仅推动着自身道德认知、意志、行为的形成和发展,而且还将进一步完善他们的道德品质与人格。
【作者单位】: 复旦大学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研究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博士后流动站;南京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 留守儿童 情感 道德情感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农村留守儿童道德情感的发展及促进研究”(15YJC710074)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54批面上一等资助“农村留守儿童道德情感生成与培育研究”(2013M540331) 江苏省高校哲学社科基金资助项目“农村留守儿童道德情感培育的实践模式研究”(2014SJD097)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苏北农村留守儿童教育质量问题研究”(B-6/2015/01/045)
【分类号】:B844.1
【正文快照】: 道德品质,也称“德性”,简称“品德”,“是一定社费氏的观点,道德情感不仅成为了衡量个体道德品质的重会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在个人思想和行为中的体现,以要标志,而且还联系着“知、行”两大功能,共同推动及个人在一系列道德行为和意识中所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着人性的发展。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国柱;;浅析加强“90后”大学生感恩教育的途径[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年11期
2 郑雪莲;;优化民族师范院校思想政治课教学初探[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3 王丽萍;;高校学生荣誉奖励体系的构建及实证研究[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4 薛英俊;商千里;;对提高公安院校警察体育教学效果的探讨[J];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5 程志宏,刘兆宇;论学习负担的情感体验与减负对策[J];淮北煤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6 朱丽萍;;构建审美化的思想政治课教学接受机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12期
7 郝韶瑛;;新课标背景下校园文学的发展与探析[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8 郭恩霖;;试析新时期高校教师职业倦怠原因及其对策[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8期
9 涂刚鹏;;问题教学法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堂的实施——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教学为例[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12期
10 张盈;;谈语文的阅读与写作教学[J];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斯琴必力格;蒙古族高中汉语导学案教学现状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5年
2 刘彩虹;朱自清诵读教学思想及其实践应用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5年
3 张汉艺;小学美术教学中教育叙事方法的运用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5年
4 李佳星;高中地理课堂师生语言反馈行为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5 林莉;基于预习引导学生构建生物核心概念教学实践[D];福建师范大学;2015年
6 葛红亮;我国肥胖青少年减肥运动处方综述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7 李旭艳;拜城县初中阶段家校合作现状的调查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5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杰,方春英;走向科技与道德的良性互动[J];科技创业月刊;2005年08期
2 吴毓华;艺术与道德[J];江汉论坛;1982年05期
3 王静波;“市场经济与道德建设”研讨会综述[J];道德与文明;1994年02期
4 高晓兰;市场经济下的道德问题讨论综述[J];学术月刊;1996年03期
5 刘晓东;道德、道德教育及其受用性[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6期
6 李德顺;从情感到理性——关于我国当前道德形势的再思考(续)[J];教学与研究;2001年06期
7 段文阁;社会道德操作的结构和特点[J];齐鲁学刊;2001年04期
8 马云峰,穆广德;道德与法制的关系及道德建设[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1年01期
9 ;认真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J];文明与宣传;2001年11期
10 高宏生;文艺与道德、理想的关系[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2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华龙;;道德、公德与私德[A];风正帆悬第二集——道德建设问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2 卢天赐;;加强“小公民”道德建设:防范青少年犯罪的治本之策[A];2003年“求实、创新、发展——面向新世纪的广西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3 覃幼凌;;加快网络空间的公民道德建设步伐——学习《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A];2003年“求实、创新、发展——面向新世纪的广西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4 郝文清;;论手机道德[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5 徐斌;;教师应注重学生公民道德情感教育和培养[A];2003年“求实、创新、发展——面向新世纪的广西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6 黄云明;;论法律与道德差异性认知的误区[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7 石海红;;新形势下的社会道德品质的养成和发展[A];邓小平理论与国有企业改革——“全国邓小平理论与国有企业改革”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1998年
8 李多海;杨爱东;许世成;;家庭学校相结合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四卷)[C];2005年
9 韦启光;;道德建设在构筑贵州“精神高地”中的地位和作用[A];“构筑‘自觉自信自强、创先创新创优’精神高地”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10 潘艳;;公民道德建设活动重在全社会参与[A];2003年“求实、创新、发展——面向新世纪的广西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台湾“中央研究院”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思想》杂志总编辑 钱永祥;克服道德异化,恢复道德的生命力[N];东方早报;2012年
2 张尼 张哲 编译;学者建议严格审核候选校长道德品质[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3 记者 刘勇;大力宣传道德模范的先进事迹 大力弘扬道德模范的伟大精神[N];江西日报;2013年
4 本报评论员;为公民道德建设提供法律支持与制度保障[N];法制日报;2003年
5 教育部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夏伟东;公民道德建设的重中之重[N];经济日报;2001年
6 赵建英;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道德建设[N];山西日报;2003年
7 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 祝谦;道德建设七题[N];新疆日报(汉);2001年
8 李培超;让高尚的道德回归生活、引领生活[N];光明日报;2006年
9 邓伟志;完善道德结构 提升道德境界[N];学习时报;2006年
10 田承坤;道德的本质与社会功能[N];本溪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邱德亮;论社会角色责任与角色道德建设[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2 郑信军;道德敏感性[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3 胡钦太;网络教育中道德自主学习体系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4 易珉;企业管理中的道德风险及其规避[D];中南大学;2008年
5 高亚杰;战后日本道德教学理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6 张红静;大学生宽恕心理及其教育的实证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阳红光;公安执法伦理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余琳琳;网络舆论伦理的当代价值及其实现路径[D];武汉理工大学;2014年
2 侯玲玲;科学技术对道德的影响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3 吕小艺;面向生活的道德:现代西方“反理论”思潮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4 王超;中小学校长道德领导问题及对策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5年
5 贾佩玲;当代大学生社会公德培育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5年
6 孙胜;论社会转型时期的道德变迁[D];中南大学;2005年
7 潘建红;科技与道德协调发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8 樊惠萍;新时期军人基本道德品质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9 管翠静;公共生活道德建设新论[D];山东大学;2008年
10 刘诗贵;中国共产党执政道德探讨[D];江西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0615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10615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