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心理论文 >

攻击性初中生的类别转变:潜在转变分析

发布时间:2017-10-21 13:25

  本文关键词:攻击性初中生的类别转变:潜在转变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攻击行为 潜在类别分析 潜在转变分析


【摘要】:研究采用潜在转变分析探讨了攻击性初中生的类别转变。276名初中参加了为期一年的短期纵向追踪研究,在一年中分两次报告了自己的攻击行为。用潜在类别模型分析了初二到初三时青少年的攻击类别,结果表明初中生有三种攻击模式。研究以潜在转变分析进一步探究了这三种攻击模式的变化,结果发现两种模式具有很强的稳定性,不同模式之间也有一定程度的转变。最后,研究探讨了攻击类别转变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性别与友谊质量可以起到显著作用。针对实际意义,文章最后进行了讨论和总结。
【作者单位】: 湖北大学教育学院心理学系;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青少年网络心理与行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攻击行为 潜在类别分析 潜在转变分析
【基金】:湖北大学青年科学基金(095200)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2CSH021)的资助
【分类号】:B844.2
【正文快照】: 1引言考虑到伴随着大量的消极因素,研究者非常关注攻击行为(CillessenBorch,2006;Crick,Ostrov,Werner,2006;Murray-Close,Ostrov,Crick,2007;Rose,Swenson,Waller,2004;StauffacherDeHart,2006)。而青少年群体又是最常见的研究对象,因为他们的心理、行为正处于稳定成型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吴鹏;刘华山;谢亚静;王卉;;攻击性初中生的类别:一个潜在类别模型的应用[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4年01期

2 余毅震,史俊霞,吴汉荣;直接和间接攻击行为量表的信效度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2005年01期

3 李宏利,宋耀武;青少年攻击行为干预研究的新进展[J];心理科学;2004年04期

4 赵冬梅;周宗奎;;童年中期同伴关系的变化对孤独感的影响[J];心理科学;2006年01期

5 周浩,龙立荣;共同方法偏差的统计检验与控制方法[J];心理科学进展;2004年06期

6 吴鹏;刘华山;姜春艳;马玉芝;;青少年攻击行为的发展及家庭体罚的影响[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2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洁;甘怡群;周宇;;建筑设计师完美主义与工作倦怠的关系[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4期

2 秦志斌;唐娟;蔡雨燕;黄曼;;未成年犯攻击性行为调查及原因分析[J];重庆与世界;2011年17期

3 王京琼;;青少年运动参与和暴力行为的关联性研究——社会资本的分析视角[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4 赵卫东;吴继红;王颖;;组织学习对员工—组织匹配的影响——知识惯性调节作用的实证研究[J];管理工程学报;2012年03期

5 王雁飞;朱瑜;;组织社会化与员工行为绩效——基于个人—组织匹配视角的纵向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12年05期

6 李锐;凌文辁;柳士顺;;传统价值观、上下属关系与员工沉默行为——一项本土文化情境下的实证探索[J];管理世界;2012年03期

7 李乾锋;吴佳;;高中教师核心自我评价与工作满意度的关系:组织认同的中介作用[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01期

8 季媛;;青少年创造力倾向与同伴关系的相关关系[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9 杨付;王桢;张丽华;;员工职业发展过程中的“边界困境”:是机制的原因,还是人的原因?[J];管理世界;2012年11期

10 杨勇;马钦海;曾繁强;谭国威;杨春江;;组织公平感与情绪劳动策略关系的实证研究[J];工业工程与管理;2013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永强;白璇;赵冬阳;史亚莉;;企业家社会资本对企业创新绩效的负面影响研究[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2 席猛;赵曙明;;合作伙伴关系实践、劳动关系氛围与组织依附[A];第八届(2013)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3年

3 吕逸婧;高志军;;真诚型领导对员工沉默行为的影响: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A];第八届(2013)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力;信任和关系承诺对第三方物流整合与绩效的影响[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应洪斌;产业集群中关系嵌入性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3 徐礼伯;社会资本对联盟动态稳定的作用机制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4 刘蓉;中高端人才的工作嵌入性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5 胡晓娣;知识型员工建言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6 李明;公共服务动机的扩展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7 朱晓琴;企业网络能力、跨组织知识管理与创新绩效的关系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8 诸彦含;员工交换关系感知对个体行为的作用机理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9 董进才;组织价值观、组织认同与领导认同对并购后员工行为的影响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10 杨艳;产业集群嵌入对创业人才的孵化过程及影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阎巍;企业员工的主动性人格与心理资本对组织公民行为和反生产行为的影响[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沈旭文;威客模式下虚拟社区知识共享影响因素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3 胡敏;创业网店如何赢得消费者[D];浙江大学;2011年

4 贺铭珠;基于医生转移意愿的医患知识转移影响机理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5 丁绍华;大学生教育补充消费行为研究[D];大连交通大学;2010年

6 罗春燕;壮族、汉族青少年友谊质量、孤独感与外化问题行为[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张超妮;高中教师工作嵌入结构及影响因素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8 赵鹏娟;共享领导对团队绩效的影响:基于团队学习能力的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9 冯晓阳;初中生自尊与攻击性关系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10 赵文文;对暴力攻击型青少年愤怒控制的团体训练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立民;张霞;夏荣;;青少年亲子关系与攻击性行为的关系研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1年03期

2 余毅震,史俊霞,吴汉荣;直接和间接攻击行为量表的信效度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2005年01期

3 万晶晶,周宗奎;国外儿童同伴关系研究进展[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2年03期

4 周宗奎,赵冬梅,陈晶,蒋京川,Rachel Hundley孟菲斯大学心理系;童年中期儿童社交地位、社交自我知觉与孤独感的关系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3年04期

5 周宗奎,范翠英;小学儿童社交焦虑与孤独感研究[J];心理科学;2001年04期

6 李宏利,宋耀武;青少年攻击行为干预研究的新进展[J];心理科学;2004年04期

7 俞国良,辛自强,罗晓路;学习不良儿童孤独感、同伴接受性的特点及其与家庭功能的关系[J];心理学报;2000年01期

8 龙立荣,方俐洛,凌文辁;企业员工自我职业生涯管理的结构及关系[J];心理学报;2002年02期

9 陈亮;张文新;纪林芹;陈光辉;魏星;常淑敏;;童年中晚期攻击的发展轨迹和性别差异:基于母亲报告的分析[J];心理学报;2011年06期

10 马文军,潘波;问卷的信度和效度以及如何用SAS软件分析[J];中国卫生统计;2000年06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方小平;攻击性初中生执行功能的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2 张栋玲;父母教养方式、道德脱离和儿童攻击行为的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贺桂芬;;攻击行为的心理过程概述[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2 何先友;人类攻击行为的心理学解释[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04期

3 杨林福;;学生九种攻击行为的心态[J];云南教育;1992年Z2期

4 曾玲娟;攻击行为研究综述[J];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3期

5 李宏利,宋耀武;青少年攻击行为干预研究的新进展[J];心理科学;2004年04期

6 唐平;病理性攻击行为的心理基础及其哲学本质[J];医学与哲学;2004年11期

7 唐平;攻击行为的心理基础及其临床意义[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5年03期

8 赵科;张海清;;大学生攻击行为及应对策略[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年05期

9 庞云飞;李永鑫;;顾客攻击行为的概念、影响因素及应对策略[J];心理科学进展;2010年10期

10 尹绍清;;大学生攻击行为的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晓君;陈旭;;3-5岁留守幼儿抑制性控制与攻击行为的关系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胡国红;;精神分裂症患对医护人员的攻击行为特征与防范对策[A];河南省精神科康复护理培训班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刘梅华;肖爱珍;余爱莲;;住院分裂症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攻击行为分析及防范[A];二零零六年度全国第五次护理专业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4 王雪松;李文姣;;道德推理对减少儿童攻击行为的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5 方圣杰;吴晓燕;张林;;暴力线索暴露对攻击行为的影响作用[A];心理学与创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6 周洁;王二平;;群体态度和情绪对群体攻击行为的影响[A];北京市社会心理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7 冯展涛;许昭;;足球教练员和运动员对比赛中攻击行为的归因及行为应对策略研究[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7年

8 马效芝;;精神科护士遭受患者攻击行为的感知、态度及行为现状调查[A];河南省精神科护理风险管理培训班及学术交流会资料汇编[C];2011年

9 王文菊;;精神分裂症患者住院初期攻击行为风险评估与护理干预[A];精神科护理风险管理培训班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10 邓红欣;张宪宾;;探讨精神病患者攻击行为的分析及护理对策[A];2013年河南省精神科护理危机管理与沟通技巧培训班论文集[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翁晖亮;矫治儿童攻击行为[N];健康报;2003年

2 上海市杨浦区中心医院心理科主任 翁晖亮;儿童攻击行为的原因与对策[N];中国医药报;2000年

3 辽宁省大连市白云幼儿园 孙林林;巧妙化解幼儿的攻击行为[N];中国教育报;2014年

4 深圳市精神卫生中心 位照国 刘铁榜;血色迷雾背后的心理学思考[N];健康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王纯 特约记者 班雁萍;半数儿童有攻击倾向[N];健康时报;2004年

6 刘宏伟;安全需要全网监控[N];中国计算机报;2004年

7 周沛龙;“胖”防火墙也不是万能的[N];中国计算机报;2001年

8 奇云;狗的性格[N];北京科技报;2004年

9 本报特约记者 郭京霞;8848告百度败诉[N];民营经济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靳宇倡;工作场所攻击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2 姚秀钰;精神疾病患者攻击行为风险评估的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3年

3 王振宏;青少年情感风格与攻击行为[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4 刘新学;工读学校学生执行功能及其与攻击行为关系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蒲高兰;虚拟社区攻击行为的探索性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2 吴晓燕;暴力线索暴露对攻击行为的影响机制[D];宁波大学;2012年

3 祖萍;青少年攻击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安徽医科大学;2013年

4 顾璇;中学生攻击行为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蚌埠医学院;2012年

5 倪林英;大学生攻击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6 鲍立铣;越轨少年攻击行为及其干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7 丁小明;高中生诱发愤怒与攻击行为的关系[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8 梅亮;大学生攻击行为倾向与人际宽恕的关系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9 欧阳敏;受虐待经历、留守经历、依恋与农村高中生攻击行为的相关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10 刘灵;中学生攻击行为的情境特征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07361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107361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417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