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考官的工作记忆和人格对其评分有效性的影响——以无领导小组讨论为例
本文关键词:新手考官的工作记忆和人格对其评分有效性的影响——以无领导小组讨论为例
更多相关文章: 新手考官 工作记忆 人格 评分准确性 评分误差
【摘要】:相对于其它评价中心技术而言,在无领导小组讨论中考官因素对评分结果的影响尤为重要。本研究主要探讨无领导小组讨论中新手考官的工作记忆与人格对其评分有效性的影响。结果发现,首先,新手考官的评分者一致性较低,评分准确度较差。其次,工作记忆和人格的部分因素分别从不同方面影响新手考官的评分有效性,具体表现在:(1)利他性越强,新手考官评分总均值的准确性越高,且评分结果越宽松;(2)新手考官的决断性越强,对所有应聘者做出有效区分的准确性越高;(3)新手考官的沉稳性越高,对各维度的区分越有效;(4)注意转换和抑制能力对新手考官的晕轮效应及其在各个维度上进行区分的准确度有抑制作用。
【作者单位】: 应用实验心理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关键词】: 新手考官 工作记忆 人格 评分准确性 评分误差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2YJC880001)
【分类号】:B841.2
【正文快照】: 1前言社会知觉理论(social perception theory)认为,人际互动中个体为了对有关他人的诸多信息进行及时的加工,其加工过程会变得过分简单化(oversim-plified),该过程通常是自动化的,从而导致对他人评价的偏差(Parsons,Liden,Bauer,2001)。同样,人事选拔中考官与应聘者的关系也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吴志明,张厚粲;评价中心的构想效度和结构模型[J];心理学报;2001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必华;;中学生自我概念的结构与发展特点[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2 王建中;;大学生人格特征与心理健康关系的实证研究[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3 李建伟;胡凌燕;;中国大学生“君子人格”的培养路径初探[J];教育与教学研究;2009年05期
4 李建伟;胡茜;胡凌燕;;中国大学生心目中的“小人”人格结构初探[J];教育与教学研究;2009年10期
5 李志;冉瑞琳;关香丽;;控制式无领导小组讨论的实验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6 罗茂嘉;王庆;;玉树灾区藏族中学生心理复原力与人格的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10期
7 杜卫;闫春平;黎坚;张厚粲;;归纳推论—演绎推论的不对称性在中国文化背景下的表现[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9年01期
8 陈建文;卢忠耀;;大学生的压力应对人格结构——基于中国人人格结构的形容词量表(QZPAS)的结果[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0年02期
9 陈小华;;大学生人际关系满意感相关因素研究[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09年07期
10 刘林沙;;当代广告人物的诉求特点研究[J];当代传播;2006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宋广文;董琛;张芳;;大学生对鲁、豫、沪、黑四地人口性格特征刻板印象的内隐观探究[A];Proceedings of Conference on Psychology and Social Harmony(CPSH2011)[C];2011年
2 谭林斐;;发现与发展人才的科学评价工程——浅析评价中心技术[A];北京人才服务行业协会2003、2004、2005年获奖优秀学术研究成果汇编——人才市场的发展与创新(第二集)[C];2006年
3 张达君;;拯救我们的精神:中国法官的尊重与自我实现需求[A];建设公平正义社会与刑事法律适用问题研究-全国法院第24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上册)[C];2012年
4 姜真;蒋丽娜;鞠新刚;王庆国;;中医临床人才素质结构体系设计[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公共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5 刘晖;;职业人群参与休闲体育与自测健康、生活满意感的相关研究[A];第九届全国运动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晓明;主体幸福感模型的理论建构[D];吉林大学;2011年
2 邵二辉;西南少数民族和谐人格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3 张金荣;3-12岁儿童人格的结构评定及其发展特点的追踪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4 王立皓;中德大学生智慧隐含理论的跨文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5 陈卫;孔子的人格[D];吉林大学;2011年
6 彭平;评价中心的测评有效性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7 陈民科;人力资源公文筐测验与效度验证:基于内隐评价策略的思路[D];浙江大学;2003年
8 金杨华;人力资源胜任特征的情景评价与效度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9 柯年满;创业型企业愿景预览与人力资源效能关系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10 李力红;大学生言语、表象认知风格个体在记忆系统中信息表征偏好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左连跃;工科院校文科生人格特征、自我效能感和专业承诺的关系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贺蕾;基层公务员独立型行政人格的建构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3 郑丽君;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格塑造功能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4 林忠章;福建省中等师范教育发展历程和经验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5 何冬锦;新手型公务员胜任力模型与人格因素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李珂珂;医务人员工作敬业度的初步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7 李明;无领导小组讨论选拔销售经理的评价工具设计[D];西华大学;2011年
8 张苹平;大学生神经质问卷的编制及其与身心健康的关系[D];西南大学;2011年
9 侯书伟;基于候选人面孔的特质推理预测竞选结果[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10 宫殿坤;中国人的面相初探:效应和类别[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贺荟中,郭晓微,姚敏;小学生字词识别与语言技能、工作记忆关系研究[J];心理科学;2004年02期
2 朱晓斌,张积家;工作记忆与小学生文本产生、书写活动的关系[J];心理科学;2004年03期
3 吴文春;金志成;;视觉工作记忆存储机制的研究[J];社会心理科学;2004年05期
4 李娜;;成人的工作记忆发展研究[J];社会心理科学;2004年06期
5 李宝芬,宋耀武;工作记忆与复杂认知活动的关系[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6 张晓莉;;语篇理解中的长时工作记忆[J];洛阳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7 郭春彦;;工作记忆:一个备受关注的研究领域[J];心理科学进展;2007年01期
8 白学军;臧传丽;王丽红;;推理与工作记忆[J];心理科学进展;2007年01期
9 方伟军;林杰才;金志成;;工作记忆中的注意焦点转换[J];心理科学进展;2007年01期
10 潘毅;许百华;胡信奎;;视觉工作记忆在视觉搜索中的作用[J];心理科学进展;2007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模卫;李杰;高在峰;;客体复杂度影响工作记忆可存储的客体数目[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孙忠强;水仁德;;多客体运动方向的视觉工作记忆存储机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李杰;邵娜;;眼跳引起视觉工作记忆自动分配[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孙聪颖;郭凯;陶沙;;汉、英工作记忆关系的验证性因素分析[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罗叶;徐展;;视觉客体工作记忆编码方式探讨[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6 梁丽娜;王如彬;;关于工作记忆的综述报告[A];第十二届全国非线性振动暨第九届全国非线性动力学和运动稳定性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7 隋洁;孔繁森;;基于加工负载评估视空间工作记忆的提取能力[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8 刘荣;郭春彦;;儿童对新异客体和熟悉客体的工作记忆—事件相关电位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9 沈模卫;高涛;王祺群;杨振奕;;客体进入视觉工作记忆的加工方式[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10 刘慧娟;曹宝龙;;小学生工作记忆资源分配策略的影响因素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记者 曹继军 颜维琦;大脑工作记忆作用机制被发现[N];光明日报;2014年
2 周仁来 赵鑫 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应用实验心理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智力可以通过训练提高吗[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3 记者 刘莉;活动记忆让孩子更聪明[N];科技日报;2011年
4 记者段佳;活动记忆让孩子变得更聪明[N];大众科技报;2011年
5 ;“脑宇宙”能迸发出怎样的智慧能量?[N];文汇报;2014年
6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李德明 李贵芸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心理研究所 刘昌;高级知识分子老来“聪明依旧”[N];中国医药报;2002年
7 本报记者 李婵;语言影响思维找到新证据[N];北京科技报;2004年
8 本报记者 宋育欣;谁动了青少年的睡眠[N];吉林日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毅;基于工作记忆内容的视觉注意捕获及其自动性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2 高在峰;客体表征在视觉工作记忆中的构建[D];浙江大学;2009年
3 王立平;触觉工作记忆的大脑皮层神经电活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李广平;视觉工作记忆中图形特征的存储与捆绑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5 杨海波;视觉工作记忆对自上而下注意控制影响的发展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6 陈丽娜;工作记忆提取过程中有意抑制与无意抑制比较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7 傅亚强;基于多维显示的监控作业中工作记忆与情境意识的关系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8 邵永聪;莫达非尼对抗睡眠剥夺影响工作记忆的实验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8年
9 张运红;工作记忆匹配加工影响情景提取的脑机制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10 李杰;视觉工作记忆中表面特征与位置的绑定机制[D];浙江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会娟;工作记忆中不同类型信息的相互转化[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2 赵建萍;工作记忆对注意的策略性导向作用[D];河南大学;2009年
3 张晓光;小学四年级数学学习困难与优秀学生的工作记忆比较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9年
4 王婷;工作记忆负荷对无意注意的影响[D];西南大学;2010年
5 刘飞;不同特征图形在客体工作记忆中的存储机制[D];河南大学;2010年
6 何媛媛;负性情绪在不同难度的工作记忆任务中的自动化加工[D];西南大学;2010年
7 王小东;工作记忆对视觉搜索的引导作用[D];辽宁师范大学;2009年
8 刘晓明;孤独症儿童工作记忆中的注意焦点转换[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9 李婷;工作记忆内容对无意视盲的改善作用[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10 杜瑞;烟碱及其与乌拉地尔联合给药对小鼠空间工作记忆的影响[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1232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11232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