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获取过程中推理偏差的机制探索
本文关键词:知识获取过程中推理偏差的机制探索
【摘要】:根据前期实验结果提出了对知识获取过程中推理偏差原因的一个解释模型.承认认知结构中存在两个系统,其中启发式系统自动形成一种关系直觉,当要求回溯时系统会主动寻找原因,个体才可能发现偏差.分析式系统把推理内容按重要性分解后进行不同程度的加工,对推理重要的部分只有在后期加工中才能得到理解;随后产生若干个近似的虚拟任务,根据比较结果作出反应;与此同时对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评估,如果认为没有圆满完成任务,就会体验到推断偏差.这一模型对于教育教学具有一定的启迪价值.
【作者单位】: 西北民族大学现代教育技术学院;
【关键词】: 知识获取过程 推理偏差 关系直觉 虚拟任务
【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专项资金项目(zyz2011086) 西北民族大学精品课程建设项目(JPKC201103)资助
【分类号】:B842
【正文快照】: 1问题提出知识获取过程主要指人类个体为了适应环境并在相应的环境中生存获取需要信息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除了初级的认知过程外,高级的认知过程如记忆、思维等成分是必不可少的,而再思维活动需要通过推理才能达到理解知识、更新知识的目的.目前在最有代表性的推理理论中,心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周鹏生;;民族院校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应然”和“实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年09期
2 周鹏生;焦锋;马春花;;材料性质和专业对解决四卡片问题影响的眼动研究[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1年02期
3 胡竹菁;“心理模型”与“知识和试题双重结构模型”的实验比较研究[J];心理科学;1999年04期
4 邓立平;对“论三段论推理过程中结论正确性的两种判断标准”的几点评议[J];心理学报;1999年01期
5 周鹏生;周爱保;;THOG推理影响因素的眼动研究[J];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2期
6 周鹏生;;青少年两难决策的困难认知研究[J];人类工效学;2013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竹菁,朱丽萍;推理结论正确性判定标准再探[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3年04期
2 李平;;中国本土管理研究与中国传统哲学[J];管理学报;2013年09期
3 孙红梅;阴国恩;陈雪莹;;不同类别学习策略下的中医诊断学习:以舌诊学习为例[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3年06期
4 黄琳妍;李虹;徐继红;;直觉性和分析性决策策略偏好的情境效应[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3年06期
5 徐莹莹;;范畴三段论推理中信念偏差效应的综述研究[J];学理论;2012年14期
6 李纾;梁竹苑;孙彦;;人类决策:基础科学研究中富有前景的学科[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2年S1期
7 陈彬;张琼;原献学;;直觉与无意识思维决策质量之比较[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年03期
8 陈淑梅;车现楠;徐忠虎;;内隐社会认知:从测验方法到作用机制[J];红河学院学报;2014年06期
9 周正;辛自强;;价格认知的心理机制:信息加工的视角[J];心理研究;2013年06期
10 张振;杨邵峰;李颖;;关于非理性决策的建构水平理论评述——以最后通牒任务为例[J];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牛千;佟月华;;延迟折扣的成因述评[A];产业竞争力与创新驱动——2014年山东省科协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姚志强;演绎推理中信念偏差效应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2 高华;条件推理双重加工的发展性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3 杨莉;两种概率表征的贝叶斯推理的加工过程[D];江西师范大学;2007年
4 许昭;理性与情感干预对身体活动的促进—熟虑与冲动双系统模型构建[D];北京体育大学;2013年
5 薄秋实;基于问题解决视角的企业市场进入的战略决策模式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6 刘雁伶;因果推理加权三指标模型及其应用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3年
7 陈彦垒;条件推理心理学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3年
8 李建升;无意识思维整体加工方式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陈智瑶;双重任务下条件推理概率模型与启发式系统融合的实证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冯秋景;小学生工作记忆与反事实推理的实验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3 吴欣;左右脑优势类型与三段论推理偏差的比较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4 李晶;范畴三段论推理中信念偏差效应的发展性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5 王慧良;不同故事情境下的反事实推理对情绪影响的实验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6 贾蕊;选言推理能力的发展性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7年
7 刘妹;概率信息和认知风格对贝叶斯推理影响的眼动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8 陈彬;无意识思维范式下的直觉研究[D];宁波大学;2013年
9 刘聪慧;权力对职业性别刻板印象的影响研究[D];苏州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葛明贵;指导语对解决四卡问题影响的实验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2 黄竹;少数民族大学生人际关系素质现状调查与分析[J];民族教育研究;2005年05期
3 邓铸;眼动心理学的理论、技术及应用研究[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4 周鹏生;;事件出现时间和知觉次序对两难决策的影响[J];人类工效学;2011年04期
5 张庆林,杨雄;四卡问题的内容促进效应的实验研究[J];心理科学;1997年04期
6 余达祥,胡竹菁;THOG问题的演译结构及其非Wason-Brooks判定方法[J];心理科学;2001年06期
7 姚志强,余嘉元;对表征方式与内容类别影响THOG问题判定的再考察[J];心理科学;2004年06期
8 张凤华;邱江;张庆林;;THOG问题促进效应研究[J];心理科学;2007年01期
9 胡竹菁,余达祥,戴海崎;内容类别与表征方式对判定THOG问题的影响[J];心理学报;2002年03期
10 胡竹菁,张厚粲;论三段论推理过程中结论正确性的两种判断标准[J];心理学报;1996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曹欢;THOG问题困难原因初探及促进效应[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2 陈尚恒;解决THOG问题的两种认知过程[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13163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1131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