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人际导向的自我价值感领域权变性的初步研究
本文关键词:中学生人际导向的自我价值感领域权变性的初步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自我价值感领域权变性 人际导向 中学生
【摘要】:中学生人际导向的自我价值感领域权变性是指中学生以人际互动为导向,建立自身在生活事件中价值评判和情感体验的一种人格特质。该研究有助于我们了解中学生人际导向的自我价值感领域权变性的现状特点、功能,探索提高中学生人际导向的自我价值感领域权变性的干预方案,对促进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本研究在文献综述基础上,采用定量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理论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力图从中学生人际导向的自我价值感领域权变性的结构、现状特点、结果变量等多方面进行系统深入的探讨。共包括4项研究。首先编制了一套具有良好信度与效度的测量工具。使用编制的问卷对818名中学生被试的人际导向的自我价值感领域权变性进行了施测,考察其发展的现状特点,并对769名中学生人际导向的自我价值感领域权变性与学校适应、心理韧性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探讨了人际导向的自我价值感领域权变性的结果变量。最后通过对36名在人际导向的自我价值感领域权变性较低的初中生进行干预实验,进一步探讨了人际导向的自我价值感领域权变性的功能与作用。本研究主要获得了以下结论:①中学生人际导向的自我价值感领域权变性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指标,包含家庭支持、同伴认同、他人赞扬、学业竞争、目标寻求、外表吸引六个维度。②中学生人际导向的自我价值感领域权变性总体水平较高,且受到了多个人口统计学因素的影响,包括性别、户口所在地差异、家庭完整性、年级的影响。③中学生人际导向的自我价值感领域权变性对心理韧性、学校适应有预测作用,在中学生人际导向的自我价值感领域权变性与学校适应的关系中,心理韧性起部分中介作用。④中学生人际导向的自我价值感领域权变性可以通过干预方案予以提升,实验干预在提升中学生人际导向的自我价值感领域权变性水平的同时也增加了中学生的学校适应水平。综上所述,作为探索性研究,本研究从理论上揭示了人际导向的自我价值感领域权变性的结构内涵,又从实证中进一步探索了人际导向的自我价值感领域权变性的功能和作用,有利于教育者针对中学生心理特点开展有效的心理援助。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B84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蕾;中学生自我价值感特点分析[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0年03期
2 辛向;中学生自我价值感与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1年05期
3 郑桂芳;;三所不同类型中学学生的自我价值感与应对方式的比较研究[J];社会心理科学;2001年03期
4 顾海根;师范学生自我价值感研究[J];心理科学;2002年02期
5 王蕾;青少年自我价值感发展研究综述[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S1期
6 翟群;澳门中学生自我价值感及其影响因素的初步研究[J];心理科学;2004年06期
7 徐琴美,刘曼曼;同伴支持、父母支持和青少年自我价值感初探[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5年03期
8 柳春香;凌辉;;大学生自我价值感与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J];高校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05年03期
9 龚艺华;;重庆市578名大学生自我价值感水平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6年03期
10 汪宏;窦刚;黄希庭;;大学生自我价值感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J];心理科学;2006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江雅;黄希庭;;大学生自我价值感和焦虑相关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2 徐祯;;审美教育对大学生自我价值感影响的实验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3 柳春香;;大学生自我价值感与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4 程科;;大学生人际自我价值感量表的初步编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5 卢秀琼;;三峡库区高中生自我价值感特点的调查研究[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6 郑海燕;莫雷;;初中生知觉到的教师期望、自我价值感、动机信念对学业成绩的影响[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7 王蕾;;高、低自我价值感者攻击性图片偏好的实验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8 李瑛;游旭群;翟群;;青少年自我价值感的跨文化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9 许欢欢;毕重增;;青少年自我价值感量表研究结果的元分析[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10 孔巧丽;徐大真;庞文英;;高等职业院校学生职业成熟度与自我价值感的关系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胡珉琦;相亲失败者≠失败者[N];北京科技报;2012年
2 冯锋;不良心理爱找患病老人[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8年
3 北京慧源心理与教育研究中心主任 肖峰;你的焦虑正常吗[N];中国医药报;2002年
4 韩三奇;其实,,自卑是一种强大的力量[N];中国社会报;2003年
5 ;工作升迁可能对健康反而不利[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6 山东 刘晓荻;你的情绪属于哪类[N];大众卫生报;2003年
7 本报记者 谭嘉;失独老人心归何处[N];健康报;2012年
8 本报记者 项丹平;“女汉子”横空出世蹿红 女性不应忘记性别定位[N];中国妇女报;2013年
9 北京回龙观医院副院长 王绍礼;“单独两孩”的心理应对[N];北京日报;2014年
10 江西省萍乡市实验幼儿园 汤清媛 汤四梅;幼儿园也能开设电影课[N];中国教育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翟群;中学生自我价值感系统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2 杨烨;自我价值感二维模型的理论架构与实证研究[D];北京大学;2008年
3 张丽华;3-9岁儿童自尊结构、发展特点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丕君;内蒙古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学生自我价值感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8年
2 鲍娜娜;网络游戏成瘾大学生自我价值感和攻击行为的关系[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3 白杨;初一至高一学生时间维度上自我价值感的初步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4 雷辉;“西部计划”中大学生志愿者自我价值感的调查与分析[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5 吴志斌;高职与本科学生自我价值感比较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6 魏良婷;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业成绩与自我价值感的相关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7 程科;大学生人际自我价值感理论与实证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8 陈幼贞;男性犯罪青少年自我价值感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9 吴洪艳;西南两所高校贫困大学生自我价值感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10 王金素;中小学教师自我价值感、应对方式与职业倦怠的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1784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11784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