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的问题澄清与反思——以更加辨证和价值中立的视角
本文关键词: 积极心理学 问题澄清 未来走向 出处:《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7年1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积极心理学运动是当代心理学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自提出以来便得到了迅速发展。目前,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出现了对积极心理的过度追求和对消极心理的一味忽视,使得积极心理学走向了"积极"的极端。针对积极心理学的发展现状,需要澄清和反思两个问题,即积极心理和消极心理的划分是否合理以及积极心理学本质上是否是对传统主流心理学的推翻。积极心理学应该辩证地对待"积极-消极"观,同时寻求理论与应用研究的突破。在未来的发展中,应进一步重视认知神经科学研究、文化差异研究以及本土化研究。
[Abstract]:The movement of positive psychology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trends in the development of contemporary psychology, which has been developed rapidly since it was put forward. The study of positive psychology shows the excessive pursuit of positive psychology and the blind neglect of negative psychology, which makes positive psychology go to the extreme of "positive". There are two issues that need to be clarified and reflected on. That is, whether the division between positive psychology and negative psychology is reasonable and whether positive psychology is essentially the overthrow of traditional mainstream psychology. Positive psychology should dialectically treat the view of "positive-negative". In the future, we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research of cognitive neuroscience, cultural difference and localization.
【作者单位】: 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
【分类号】:B84-06
【正文快照】: 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最早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Seligman提出,主要致力于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并且自20世纪末在西方一经提出后,得到了心理学科内外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在短短的十几年间,积极心理学得到了大力发展和推广,逐渐成为一场世界性的运动。积极心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浩彬;苗元江;;积极心理学:为幸福人生奠基[J];教育导刊;2008年11期
2 张敏;;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启示[J];宿州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3 张立;;大学生幸福感教育的积极心理学解析[J];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2009年05期
4 秦晓晶;;积极心理学视域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研究[J];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2009年07期
5 张蓉;崔久彩;朱婉儿;;积极心理学理论及应用研究进展[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09年03期
6 祝海宇;;给大学生教育注入积极心理学元素[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09年S1期
7 王倩;李辉;;对积极心理学在中国发展的几点思考[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2期
8 陈燕飞;苗元江;王青华;;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希望研究[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9 陈赛;;积极心理学[J];冶金企业文化;2010年02期
10 许立;马力波;张文朋;;关于积极心理学价值论的哲学思考[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丽;胡英君;;积极心理学视野下心理委员培训模式的探讨[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六届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全国心理咨询师大会论文集[C];2011年
2 钟暗华;;积极心理学的意义及发展趋势[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3 刘春雷;庄展模;;勇气的积极心理学研究[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三卷)[C];2010年
4 赵霞;;积极心理学视域下的朋辈心理互助[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六届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全国心理咨询师大会论文集[C];2011年
5 国雪利;刘惠军;;积极心理学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6 白雪;缴润凯;;试论应为大学生开设以积极心理学为导向的幸福课——由大学生频繁自杀谈起[A];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B卷)——第七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浑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论坛文集[C];2010年
7 苗元江;梁小玲;;谦虚与当代积极心理学[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8 徐传来;;积极心理学——平衡的心理学[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9 陆雯;陆岚;陈艳;;积极心理学思想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启发[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10 任俊;;积极心理学的现实意义[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彩艳编译;中国国际积极心理学大会探讨人类幸福[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2 严明瑗;何谓积极心理学[N];中华读书报;2013年
3 任俊 刘迪 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心理学系;积极心理学:积极力量同样重要[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4 任俊 叶浩生;积极心理学:实现心理学价值回归的新视野[N];光明日报;2004年
5 本报记者 赵琪;积极心理学理论有待基础实验证实[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6 西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王文博 王建新;积极心理学有助于发掘人力资源的潜能[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7 杨波;积极的心理需要培养[N];健康时报;2007年
8 记者 张守营;中国人的幸福感与经济发展不同步[N];中国经济导报;2010年
9 袁立莉 黑龙江大学研究生学院;将积极心理学融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10 刘丛;用积极心理学打造高“心”酬员工[N];工人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马甜语;积极心理学及其应用的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2 任俊;积极心理学思想的理论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3 杨鲁静;品格优势的评估及其在心理临床中的应用[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沫;传统心性哲学和积极心理学的对话与融通[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6年
2 陈晨;积极心理学取向的体验式生涯辅导对高中学生厌学的干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3 张斌才;积极心理团辅对提高高职学生幸福感的研究[D];南昌大学;2016年
4 贺喜秀;积极心理学的哲学基础探究[D];中南大学;2008年
5 童俊杰;试论积极心理学的潜在危机及其超越[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6 胡煜;体育院校《积极心理学》课程设计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
7 林潇骁;积极心理学团体辅导对小学生抑郁症状的干预效果[D];首都师范大学;2014年
8 向静芳;积极心理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D];重庆交通大学;2009年
9 陈晓娟;基于积极心理学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10 翟元玲;论积极心理学在我国社区矫正中的运用[D];燕山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4669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14669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