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觉的发展与习得
本文关键词: 联觉 发展 习得 出处:《心理科学进展》2015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联觉具有基因遗传性,基因遗传在决定联觉中起到重要作用,但并不意味着基因遗传就是决定联觉的唯一因素,联觉具有在后期发展的可能,并且这种发展呈现倒U形曲线。既然联觉是发展的,那么联觉可否通过训练习得呢?目前不少研究对非联觉者进行了配对关联训练,发现训练后的非联觉者具有类似于联觉者的表现,也发现训练后的非联觉者与真正的联觉者具有一定的差异。但目前研究还没有直接或强有力的证据表明训练所致的配对关联就是一种联觉,训练后的非联觉者就能变成联觉者。相反地,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非联觉者经过配对关联训练后可能无法成为真正的联觉者。
[Abstract]:Synesthesia is genetic, genetic inheritanc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determination of synesthesia, but does not mean that genetic inheritance is the only factor to determine synesthesia, synesthesia has the possibility of later development. Since synaesthesia is developed, can synesthesia be acquired through training? At present, many studies have carried on the matched association training to the non-synaesthetes, and found that the non-synaesthetes after the training have the similar performance as the synaesthetes. It has also been found that there is a certain difference between the non-synaesthetized and the real synaesthetes after training, but there is no direct or strong evidence that the paired association caused by training is synesthesia. Trained non-synaesthetes can become synaesthetes. On the contrary, there is growing evidence that non-synaesthetes may not be able to become true synaesthetes after pair association training.
【作者单位】: 西华师范大学管理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西部项目(12XJC840005) 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项目(SC13C010) 西华师范大学科研创新团队
【分类号】:B842
【正文快照】: 1引言在日常生活中有一小部分正常人(约4%)声称当他们听音乐时可以看到颜色,当听或说词汇时嘴里会感觉到味觉,当看到字母或数字会感觉到某种特定颜色,……这种奇异的现象,就被称为联觉(synaesthesia)。联觉是由一种感觉引起另一种感觉的心理现象(黄希庭,2007;Simner,2012)。引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刘思耘;;强联觉的认知加工模型及其脑机制[J];心理科学进展;2012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袁丁;;智力的研究意义及其影响因素[J];才智;2014年22期
2 邹慧明;刘要悟;;湖南长沙城区初中教师职业认同状况调查[J];教师教育研究;2014年05期
3 陈文浩;;小学英语语音教学的问题与对策[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4年07期
4 张强;吴涛;金义富;;基于数据场的教育图像可视化表征[J];计算机与数字工程;2014年06期
5 张小蕾;;橡皮人:价值观的混乱与迷失[J];理论界;2014年07期
6 杨燕翎;李洋;;《乞力马扎罗的雪》中的创作手法初探[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14年06期
7 张蓓;;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对早期阅读的启示[J];基础教育研究;2014年10期
8 李佳源;赵伶俐;;联觉的大脑网络激活[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年02期
9 越丽霞;宋葆云;张红梅;常玲玲;张颖霞;程文兰;;新护士长病区护理质量管理能力的培训[J];护理学杂志;2014年18期
10 吴明科;;大学数学的整体教学[J];教育教学论坛;2014年4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赵斌;王婷;;材料呈现方式对聋生语言理解的影响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残疾人心理卫生分会第十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朱永海;基于知识分类的视觉表征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
2 刘新全;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行为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3年
3 李林蔓;大众休闲方式审美化研究[D];西南大学;2014年
4 黄冬福;高校突发事件思想政治教育疏导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子萱;理工科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与教育对策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3年
2 张建华;中学开展“低成本物理创新实验”设计的实践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4年
3 陈莉;影响高一学生数学学习的智力因素探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4 李清波;自立人格对高中生时间管理倾向的影响[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5 任丽丽;哈尔滨市三甲综合医院护士核心能力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4年
6 杜娜;文字里流淌的心声[D];首都师范大学;2014年
7 杨洁;农村幼儿园转岗教师专业发展的个案研究[D];西南大学;2014年
8 陈丹丹;中美小学数学教材“问题解决”编写比较研究[D];西南大学;2014年
9 李玉龙;服饰装扮过程对情绪的积极影响[D];西南大学;2014年
10 韩笑;“场域”理论视域下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实践研究[D];长春师范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王志红;通感隐喻的认知阐释[J];修辞学习;2005年03期
2 疏德明;刘电芝;;隐喻认知机制的ERP研究[J];心理科学;2009年01期
3 程大志;隋光远;陈春萍;;联觉的认知神经机制[J];心理科学进展;2009年05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段红;味嗅觉通感转移模型(GO-STM)的构建及英汉对比研究[D];四川外语学院;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龚建和;;奇妙的联觉[J];发现;2003年01期
2 李佳源;赵伶俐;;联觉的大脑网络激活[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年02期
3 阿俊;;走近“联觉人”[J];飞碟探索;2010年09期
4 ;揭开“联觉”之谜[J];青年科学;2007年11期
5 张军;;走近“联觉人”[J];科学之友(上旬);2010年03期
6 周姝;;联觉现象之谜[J];科学之友;2007年12期
7 沈农夫;;神奇的书画视感疗法[J];科学之友(A版);2009年06期
8 俞燕;;神秘的语言“超感”现象[J];大科技(科学之谜);2012年01期
9 万捷;;听到色彩,看到气味[J];大科技(百科新说);2010年1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联觉,,音乐治疗的心理基础[N];中国医药报;2002年
2 本报记者 刘波;你的声音是什么颜色[N];21世纪经济报道;2005年
本文编号:148680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14868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