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心理论文 >

去甲肾上腺素系统功能对冒险性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8-02-04 08:10

  本文关键词: 冒险性 去甲肾上腺素系统 概率折扣 赌博 大鼠 出处:《首都师范大学》2014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冒险性(risk-taking)是指个体热衷于从事可能导致不确定结果的行为。这种行为通常没有经过详细的计划,往往导致负性结果,使自己或他人受到伤害。冒险性高的个体体内的去甲肾上腺素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个体,但去甲肾上腺素能否影响个体的冒险性仍未知。冒险性可以通过一系列需要评估不同结果的相对风险的任务来衡量,本实验采用概率折扣任务估计大鼠的冒险性。 实验选用了12只Sprague-Dawley大鼠进行概率折扣任务训练。实验主要目的是通过去甲肾上腺素重摄取抑制剂提高大鼠去甲肾上腺素功能,考察这一操作对大鼠的冒险性产生何种影响,并通过不同去甲肾上腺素受体拮抗剂探讨这一影响的受体机制。实验一研究了不同剂量的去甲肾上腺素重摄取抑制剂阿托莫西汀(0.6mg/kg,1.0mg/kg和1.8mg/kg)对大鼠在概率折扣任务中表现出的冒险性的影响。实验二探索了去甲肾上腺素β受体拮抗剂心得安(1.0mg/kg)与阿托莫西汀(1.8mg/kg,实验一中效果最佳的剂量)联合给药对大鼠冒险性的影响。实验三检验了去甲肾上腺素α1受体拮抗剂哌唑嗪(0.1mg/kg)与阿托莫西汀(1,8mg/kg)联合给药是否会改变大鼠的冒险性。 结果发现:1、在实验一中,高剂量的阿托莫西汀显著增加了大鼠选择冒险选项的比率。阿托莫西汀的注射剂量与大鼠在概率折扣任务中表现出的冒险倾向成正相关。随着药物剂量的增加,大鼠的选择反应时也有升高的趋势,但未到达到统计显著。药物处理显著降低了大鼠对负性反馈的敏感性,使大鼠在遭遇负性结果后仍然选择冒险选项。2、在实验二中,1.0mg/kg心得安单独注射对大鼠的选择模式无显著影响,但当与1.8mg/kg阿托莫西汀联合给药时,心得安能显著抑制由阿托莫西汀引起的冒险倾向。此外,联合给药显著降低了大鼠在遭遇负性结果后继续选择冒险选项的比率。3、在实验三中,0.1mg/kg哌唑嗪单独注射对大鼠的选择模式无显著影响,与1.8mg/kg阿托莫西汀联合给药时大鼠的选择模式与单独注射阿托莫西汀时无显著差异。上述结果表明,提高动物体内的去甲肾上腺素功能会降低大鼠对负性反馈的敏感性,从而增加个体的冒险性,这一作用的机制与p受体有关而与α受体的关系较小。
[Abstract]:Risky risk-taking refers to an individual's eagerness to engage in behaviors that may lead to uncertain outcomes. This behavior usually does not have a detailed plan and often leads to negative outcomes. The level of norepinephrine in individuals with high risk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normal individuals. But whether norepinephrine can affect individual risk-taking is unknown. Risk can be measured by a series of tasks that need to assess the relative risks of different outcomes. In this study, the probabilistic discounted task was used to estimate the risk-taking of rats. Twelve Sprague-Dawley rats were selected for probabilistic discounted task training. The main purpose of the experiment was to improve the function of norepinephrine through norepinephrine reuptake inhibitor.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this procedure on the risk-taking of rats. The receptor mechanism of this effect was investigated by different norepinephrine receptor antagonists. In experiment 1, 0.6 mg / kg of atomoxetine was used as an inhibitor of norepinephrine reuptake. The effects of 1.0 mg / kg and 1.8 mg / kg on the risk-taking of probabilistic discounted tasks in rats. Experiment 2 explored the effect of propranolol, a norepinephrine 尾 receptor antagonist. 1.0 mg / kg and 1.8 mg / kg atmosetine. In experiment 1, the effect of combination administration of prazosin (0.1 mg / kg) and atomoxetine (0.1 mg / kg) on the risk of rats was examined in experiment 3.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dose of prazosin was 0.1 mg / kg and that of atomoxetine was 0.1 mg 路kg ~ (-1) for norepinephrine 伪 _ 1. Whether combined administration of 8 mg / kg could change the risk-taking in rats. It turns out that one, in experiment one. High doses of atomoxetin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the rate of risk-taking options in rats. The dose of atomoxetine injection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risk propensity of rats in probabilistic discounted tasks. However, the drug treatment significantly reduced the sensitivity of the rats to negative feedback and made the rats still choose the risk-taking option .2 after experiencing negative results. In experiment 2, 1.0 mg / kg propranolol alone had no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selection pattern of rats, but was administered in combination with 1.8 mg / kg atomoxetine. Propranolol significantly inhibited the risk propensity induced by atomoxetine. In addition, combined administration significantly reduced the rate at which rats continued to choose risk options after experiencing negative results, in experiment 3. 0.1 mg / kg prazosin injection alone had no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selection pattern of rat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selection pattern between the rats treated with 1.8 mg / kg atomoxetine and that in the single injection of atomoxetine.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Increasing the function of norepinephrine in animals could decrease the sensitivity of rats to negative feedback and increase the risk-taking of individuals. The mechanism of this action was related to p receptor but not to 伪 receptor.
【学位授予单位】:首都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B84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玮文;邵枫;林文娟;;不同时程应激对大鼠行为、免疫和交感神经系统反应的影响[J];心理学报;2007年02期

2 何欣雯;曹文宇;段娟;张建一;李昌琪;;Wistar大鼠幼年期丰富环境刺激对其社会竞争行为的影响[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3年26期

3 闫清伟;田青;;中国林蛙卵油对焦虑大鼠行为的影响[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3年05期

4 茹今;;猫与老鼠[J];杂文选刊(下旬版);2010年08期

5 杨国敏;过度跳跃训练对生长期大鼠骨生物力学性质的影响[J];体育学刊;2004年03期

6 隋南,匡培梓;隔区或皮质顶叶损毁对大鼠空间认知能力的影响及大鼠搜索策略差异的研究[J];心理学报;1992年01期

7 周未艾,王启荣,吕丹云;3例运动致死大鼠心肌组织学的观察[J];体育科学;1998年03期

8 房冬梅,冯美云;1,6-二磷酸果糖对大负荷运动大鼠心肌组织的影响[J];体育与科学;1999年03期

9 邵柯 ,慕良;世界上首次成功克隆大鼠的人——周琪[J];少儿科技;2004年06期

10 于新凯,田野,左群;下坡跑训练对大鼠血清CK、LDH的影响[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胡翔;王静;;雌性大鼠去势造模中设立假手术对照的必要性探讨[A];全国第八次中医妇科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2 陈柏年;高梅;时丽丽;张恒艾;杜冠华;;匹诺塞林对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A];中国药理学会第十次全国学术会议专刊[C];2009年

3 齐伟;曾薇;庞琦;郭艳红;牟娇;冯兵;刘理;叶自林;袁发焕;;蛋白酶体抑制剂对大鼠糖尿病肾病的治疗作用[A];第十一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肾脏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4 梁锐;王军波;;核苷酸喂养大鼠的安全性评价[A];北京市营养学会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暨膳食与健康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5 林小琪;;SD大鼠灌胃百可利30天反复给药毒性试验[A];中国毒理学会第三届中青年学者科技论坛暨2011年全国前列腺药理毒理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朱萱萱;王广基;刘建平;王淑云;徐轩;;口腔膜治疗实验性大鼠口腔膜溃疡的研究[A];中国制药工业药理学会20周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7 王曦;牛欣;罗致诚;;增龄与雄性大鼠氮氧化物及血清性激素水平变化的关系[A];全国中医药科研与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8 苗乃全;;血清TNF-α、在IDDM大鼠肾病变中的作用[A];中国生理学会第六届应用生理学委员会全国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9 常兵;刘德瑜;梁玉香;石心泉;吴燕婉;;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对雄性大鼠生殖能力的影响[A];第九次全国生殖生物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10 孟紫强;秦国华;白巨利;张建彪;张欣;杨振华;;二氧化硫吸入后大鼠肺组织基因表达谱的改变[A];中国毒理学会第四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奇 云;解读大鼠基因有助人类攻克疑难病症[N];大众科技报;2004年

2 张天行;克隆大鼠意义重大[N];中国医药报;2003年

3 记者 冯卫东;大鼠研究显示孕期压力或可代代相传[N];科技日报;2014年

4 本报特约撰稿人 陆志城;用大鼠还是用小鼠?[N];医药经济报;2004年

5 记者 姜澎;聪明大鼠 解密大脑记忆功能[N];文汇报;2009年

6 万姗姗 记者 王春;转基因“聪明大鼠”学得快记得牢[N];科技日报;2009年

7 记者 蓝建中;日本研究:骨髓移植使大鼠血管“返老还童”[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8 记者 曹继军 颜维琦 通讯员 孙国根;大鼠基因功能图谱被成功绘制[N];光明日报;2014年

9 记者 孙国根;将大鼠基因的功能“对号入座”[N];健康报;2014年

10 记者 白毅 通讯员 孙国根;大鼠基因功能图谱绘制成功[N];中国医药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付德明;氯沙坦对慢性心力衰竭大鼠β_1肾上腺素能受体信号转导通路与心功能的调节及其机制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09年

2 杨少兵;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2B亚基镇痛疫苗应用于大鼠的安全性评价[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3 盖建芳;低出生体重对大鼠肾脏和血压的影响及机制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4 史敏;慢性间歇性低压低氧抗大鼠胶原诱导性关节炎作用及其免疫学机制[D];河北医科大学;2011年

5 张翠;芪丑汤对肾衰大鼠作用机理的实验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4年

6 安平;柴夏煎对甲亢大鼠的影响及作用机理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5年

7 周宜;从大鼠性周期的分子变化探讨柴胡止血液的作用[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5年

8 李静;针灸对腺嘌呤诱导的少弱精症大鼠生精功能的影响[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6年

9 张庆红;白细胞介素2和雌激素受体在大鼠垂体前叶的相互关系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0年

10 张海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大鼠急性肝功能衰竭治疗作用的实验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宁;铅、镉、铬、汞对大鼠听力的损伤及铜、锰、锌、硒的保护作用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2 王莹;慢性肾衰竭大鼠全段甲状旁腺激素与心肌肌钙蛋白的相关性分析[D];山西医科大学;2008年

3 邓旭辉;养精种子汤对缺氧雄性大鼠生殖机能的影响[D];第三军医大学;2008年

4 夏长青;活血降脂灵对早期动脉粥样硬化大鼠的抗氧化应激作用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09年

5 王海燕;运动对SD大鼠与GK大鼠骨骼肌中COUP-TF Ⅰ与COUP-TFⅡ基因表达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吉星;知母提取物的成分分析及对T2DM大鼠干预代谢组学初探[D];广东药学院;2010年

7 曾志;促红细胞生成素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神经保护作用的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8 汪春彦;金荞麦对克雷伯杆菌肺炎大鼠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D];安徽医科大学;2011年

9 王媛媛;胡芦巴总皂苷对大鼠脂肪肝的预防作用[D];新疆医科大学;2005年

10 徐莉;康复训练对脑梗死大鼠大脑可塑性机制的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14897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14897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19a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