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16~20岁务工青少年心理社会能力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本文选题:务工青少年 切入点:心理社会能力 出处:《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4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目的了解城市务工青少年心理社会能力状况,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有针对性地提高务工青少年的适应能力和心理健康状况提供依据。方法采用Rosenberg自尊量表、行为归因心理社会能力量表(简易版)和N-S内外控制源量表对北京、济南、广州、深圳四地共3 261名务工青少年的心理社会能力状况进行调查。结果务工青少年自尊、应对方式、内外控制源得分分别为(26.01±1.89)分、(7.86±2.47)分和(15.26±5.14)分。性别(OR=0.701)、文化程度(OR=1.344)、工作行业影响务工青少年的自尊水平;打工地点对务工青少年的应对方式有影响;而其心理控制能力与性别(OR=0.717)、文化程度(OR=0.618)、月收入(OR=0.862)、打工地点有关。结论城市务工青少年的心理社会适应能力明显不足,并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应采取针对性措施来提高务工青少年的心理社会能力。
[Abstract]: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psychological and social ability of urban migrant adolescents, analyze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provide the basis for improving the adaptability and mental health of migrant adolescents. Methods the Rosenberg Self-esteem scale was used. The behavior attribution psycho-social ability scale (simple version) and N-S internal and external locus of control scale were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psychological and social ability status of 3 261 migrant adolescents in Beijing, Jinan, Guangzhou and Shenzhen. The scores of internal and external locus of control were 7.86 卤2.47 and 15.26 卤5.14, respectively. The psychological control ability is related to the gender, the education level is 0.618, and the monthly income is 0.8620.Conclusion the psychological and social adaptation ability of the urban migrant youth is obviously insufficient and affected by many factors.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to improve the psychological and social ability of the young workers.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北京市海淀区妇幼保健院;济南市妇幼保健院;深圳市福田区妇幼保健院;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基金】:世界卫生组织/卫生部合作项目[01.01.01.AW.04(2)]
【分类号】:B844.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Vulnerability to HIV Infection and Related Health Risk Behaviors of the Out of School Adolescents Migrated with Their Parents to Beijing[J];Biomedical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2008年05期
2 卫薇;余小鸣;宫露霞;孔美荣;冯琼;关玉施;宋青;李游;;未婚女性青少年心理社会能力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08年06期
3 何桂香;韩铁光;朱敏贞;曹黎;李福缘;郭永飞;;深圳市校外青少年自尊和社会支持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2012年1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王爱平;许燕;陈浪;赵博;;学校行为适应、个人应对策略和心理控制能力对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年05期
2 王才康;大学新生生活困扰的初步研究[J];应用心理学;2002年01期
3 徐志伟;苏虹;伍佳玲;常微微;孙业桓;;农村留守中学生自伤行为及与心理控制源关系[J];中国公共卫生;2010年07期
4 田小兵;姜晶梅;;南充市流动青少年感染艾滋病脆弱性的现状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3年08期
5 周驰;翁小瑜;翁嘉;;大学新生校园社会资本现状及其对自尊的影响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5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张劲梅;西南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文化适应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2 王东升;中学体育教师职业韧性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李华英;流动初中生学校适应及其与社会支持、生活满意度的关系[D];河南大学;2011年
2 徐志伟;安徽省某农村地区初中生自伤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1年
3 朱丽芬;云南省大学生学校适应性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模型建构[D];云南师范大学;2006年
4 李田伟;中学生交往控制感、社会支持系统对亲子冲突应对策略的影响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5 陈明;未成年犯心理社会能力特征及其干预研究[D];闽南师范大学;2013年
6 陆捷;信息传播和控制感对全球温暖化成因判断的影响[D];上海交通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维举;周爱保;季士治;;农村校外青少年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初探[J];基础教育研究;2011年05期
2 彭欣,马绍斌 ,范存欣 ,武晓艳;大学生自尊与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3年01期
3 肖溪;周亚青;王珊;程淑英;;唐山市大学生自尊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年05期
4 梁晓燕,章竞思;流动人口子女人格健康发展的影响因素探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年20期
5 胡慧;;自尊与社会支持对初中生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J];科技信息;2011年05期
6 肖水源;《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的理论基础与研究应用[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1994年02期
7 唐艳超;徐利平;蒋育男;;浙江3所医学院在校护生自尊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J];护理学报;2007年09期
8 王玲玉;任克彦;章华;;医生工作倦怠与自尊和社会支持的相关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0年25期
9 王萍,高华,许家玉,黄金菊,王成江;自尊量表信度效度研究[J];山东精神医学;1998年04期
10 许洁霜,Ronny Shtarkshall,程利南;少女妊娠的影响因素、后果和干预[J];生殖与避孕;2004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侃;;258例青少年心理咨询情况分析[J];中国医学文摘(儿科学);2007年03期
2 李勇;李佳音;;青少年心理承受能力亟待加强[J];人民公安;2009年08期
3 陈仙梅;;非正式规范对儿童青少年心理的影响[J];应用心理学;1992年02期
4 徐胜三;试论当前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特点与教育[J];山东青少年研究;1994年03期
5 ;山东省第二届青少年心理咨询研讨会在青岛召开[J];山东青少年研究;1994年03期
6 李铁栓;谈谈青少年心理承受能力问题[J];青少年犯罪问题;1997年04期
7 ;中国青少年心理与教育百科全书[J];全国新书目;1998年04期
8 崔瑛;;网络环境对青少年心理发展负面影响研究[J];科技视界;2013年26期
9 王晓丽;;网络对青少年心理发展和健康的影响及对策[J];中小学电教;2006年09期
10 王希刘;景洋;;人际沟通障碍是引起青少年心理危机的主要原因[J];成才之路;2008年3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佐斌;;互联网对青少年心理与行为的影响[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2 艾娟;;论大众文化对青少年心理发展的负面影响[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3 江西赣南师院课题组;;《社会、家庭、学校与青少年心理》研究[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四卷)[C];2005年
4 许怀国;;论红十字运动对青少年心理的健康发展的帮助[A];第二届中青年心理卫生学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白丽娟;张克让;;对加强青少年心理教育的思考[A];中国首届心理咨询师大会暨心理危机干预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熊猛;叶一舵;;中国背景下青少年心理资本的结构与功能[A];第十五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7 龚玲;张大均;杨念;王金良;;青少年心理素质量表修订及其常模制定[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8 侯杰泰;;香港学生自我观与学业成绩的因果关系[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9 马建瑞;;青少年心理适应与对策[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10 兰继军;李苑;游旭群;;飞行员心理选拔与训练对提升青少年心理素质的启示[A];中国梦·航空梦—青少年航空科普教育——首届中国航空科普教育大会论文集[C];201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温源;地震灾区青少年心理辅导基金设立[N];光明日报;2010年
2 傅莲 林以勤 顾生庚;“阳光心港”青少年心理咨询网开通[N];常州日报;2005年
3 韩彤;港澳七成青少年心理处于亚健康[N];法制日报;2003年
4 记者 王祖翠;省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成立[N];湖北科技报;2005年
5 本报记者 谢廷军;广州首届青少年心理素质研讨会将举行[N];信息时报;2000年
6 赵丽娜;青少年心理研究与咨询中心成立[N];蚌埠日报;2006年
7 本报记者 张新德;网络对青少年心理有影响[N];长春日报;2006年
8 李知;青少年心理与行为的发展特点[N];长春日报;2006年
9 白瀛;全国青少年心理专家讲坛启动[N];人民日报;2007年
10 郭新文邋程守勤;家庭是否完整对青少年心理影响巨大[N];家庭医生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孔庆胜;济宁市青春中前期青少年心理行为、个性特征发育的双生子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杨义德;论哈里·波特的人物形象对我国青少年心理教育的意义[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2 杨其其;汶川震灾后青少年心理精神重建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3 董飞翠;强化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干预技术:现实疗法应用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4年
4 张梦迪;青少年心理处境现状及其与社会支持和社会适应的关系[D];河南大学;2013年
5 付继玲;视屏时间与青少年心理病理症状关系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3年
6 胡雯洁;单亲家庭教养方式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影响因素的归因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6313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16313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