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分配的执行功能:行为和ERP证据
发布时间:2018-03-31 08:29
本文选题:时间分配 切入点:多重型 出处:《西南大学》2014年硕士论文
【摘要】: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倾向于同时进行两件或两件以上不同的事情,并且还可以把这些事情处理的得心应手;另一些人则更愿意在一个时间段内专注于一件事情,显然这种不同行为倾向的个体在面对与时间相关的特定任务的时候会有着不同的行为表现。在现代社会分工日趋精细的同时,探讨这种个体的行为倾向对于人才测评和岗位匹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时间分配就是描述这种人格特质的概念,是指个体在单位时间内分配单个或多个任务的行为和偏好,包括多重切换和多重偏好,是时间人格的一个重要维度。所谓时间人格,关注的是时间语境下的人格特征和个体差异,它是个体对时间情境稳定的适应倾向及能力特征。集中于同一时间内人格的“多重任务趋向”和“单一任务趋向”,以往大多研究从消费行为学领域和计算机领域出发,通过调查和现场测验的方法来考察不同时间分配人格特点个体的行为表现,鲜有从心理学认知控制的角度来展开研究。 本研究主要考察不同时间分配倾向个体在执行认知冲突和转换任务时的行为特点和神经生理差异。研究包括两个ERP实验研究,研究一从执行功能的抑制任务角度出发,选取了判断性别的词面孔Stroop任务来考察不同时间分配倾向的个体在执行抑制控制任务时的行为特点和脑内时程动态变化特点:研究二则从执行功能的转换成分出发,采用内隐联想测验(IAT)的修订版本双重效价联合任务探讨不同时间分配倾向的个体在执行转换任务时的行为特点和脑内时程动态的变化。 研究一采用2(组别:多重组、单一组)×2(刺激类型:一致性、不一致性)的二因素混合实验设计,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发现:行为指标上表现为,在正确率上,不一致性条件下的正确率显著低于一致性条件下的正确率(p.001),在反应时上,不一致性条件下的反应时显著长于一致性条件(p.001),且刺激类型和组别交互作用边缘显著,在一致性刺激条件下,单一组的反应时显著长于多重组(p.01),但是不论多重组和单一组,不一致性条件下的反应时均显著长于一致性条件;脑电指标上表现为,单一组比多重组诱发了显著的更大N170早期成分(p.05),并且单一组诱发了显著的更大的持续波幅的晚期正成分SP(p.05)。 研究二采用2(组别:多重组,单一组)×2(刺激类型:相容性,不相容性)两因素混合实验设计,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发现:行为指标表现为,在正确率上,不相容性条件下的正确率显著低于相容条件下的正确率(p.01),在反应时上,不相容条件下的反应时显著长于相容条件下的反应时(p.01),单一组的反应时显著长于多重组(p.05);脑电指标上表现为,单一组比多重组的诱发了更大的N170波幅(p.01),且存在刺激类型和组别的交互作用效应边缘显著(p=.08),对于多重组,刺激类型差异不显著,而对于单一组则存在刺激类型之间的显著差异(p.005),即多重组没有受到刺激类型的影响,而单一组在不相容刺激条件下比相容刺激下诱发了更大的N170波幅,另一方面,在认知加工的晚期阶段单一组比多重组诱发了更大的LPP波幅(p.05)。 综上两个实验结果,得出以下结论: (1)在行为指标上,总的来说,单一组的反应时显著长于多重组。但是抑制任务中,在一致性刺激条件下,单一组的反应时显著长于多重组; (2)抑制任务中,对于脑电N170成分的潜伏期,多重组的潜伏期显著长于单一组,即单一组个体在认知加工过程的注意阶段反应较快,更早注意到了刺激; (3)在N170平均波幅上,总的来说,单一组比多重组诱发了更大的波幅。但是在转换任务中,相比于多重组,单一组在不相容任务中比在相容任务中诱发了更大的N170,说明多重组个体可能更善于同时执行多项任务,而单一组执行冲突转换任务时可能需要投入更多的注意资源。即单一组注意控制的增强可能是时间分配人格特质的早期加工的神经机制基础。 (4)认知加工的脑电晚期成分上,两个研究均发现了一致性的结果,单一组在冲突任务中表现出更大的SP(sustained positivity)波幅和转换任务中显示出更大LPP (late positive potential)波幅,提示单一组需要更强的认知控制加工。即单一组认知控制的增强可能是时间分配人格特质晚期加工的神经机制基础。 总的来说,本研究从心理学认知控制的视角充分考察了同一时间内人格的“多重任务趋向”和“单一任务趋向”的执行功能的神经心理机制。详细考察了不同时间分配倾向个体执行认知控制任务时的脑内动态时程变化。进一步证实了时间分配人格的稳定性的存在,同时也丰富了时间人格的研究,为之提供了神经生理学的证据。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B84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毕重增;彭香萍;;拖延:时间管理倾向量表的区分效度[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2 蒙茜;郑涌;;拖延研究述评[J];西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3 黄希庭,张志杰;论个人的时间管理倾向[J];心理科学;2001年05期
4 吕厚超,黄希庭;时间洞察力的概念及研究方法[J];心理科学;2005年01期
5 黄希庭,郑涌;时间透视的自我整合:I.心理结构方式的投射测验[J];心理学报;2000年01期
6 郑涌,黄希庭;时间透视的自我整合:Ⅱ.心理功能机制的实验研究[J];心理学报;2000年01期
7 陈娟;郑涌;;时间人格的结构与功能[J];心理科学进展;2011年06期
8 王妍,罗跃嘉;大学生面孔表情材料的标准化及其评定[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5年04期
,本文编号:16899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16899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