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心理论文 >

多元表征假设:概念表征机制的新观点

发布时间:2018-04-02 22:34

  本文选题:概念表征 切入点:具身认知 出处:《心理科学》2014年02期


【摘要】:传统的认知主义认为概念表征是与主体的感知系统无关的抽象符号。而具身理论则认为,概念表征以主体的感觉、知觉运动系统为基础,感知系统在概念表征中具有中心作用。然而,具身性假设无法恰当的解释抽象概念表征这一问题。这种局限性说明主体的概念系统可能具有多元表征机制:感知表征加工与身体经验相关的具体知识,抽象符号表征加工与身体经验无关的抽象知识。来自病理学、认知神经科学和行为实验的实证研究证明了不同类型的概念会涉及不同的表征机制,证实了多元表征存在的合理性。今后的研究应探讨各种表征机制之间的关系等问题。
[Abstract]:Traditional cognitivism holds that conceptual representation is an abstract symbol independent of the subject's perceptual system.The body theory holds that conceptual representation is based on subjective sensation and perceptual motion system, and perceptual system plays a central role in conceptual representation.However, the concept of abstract representation cannot be properly explained by the physical hypothesis.This limitation indicates that the conceptual system of the subject may have multiple representation mechanisms: the specific knowledge related to the body experience and the abstract knowledge which is independent of the body experience in the process of abstract symbol representation.Empirical studies from pathology, cognitive neuroscience and behavioral experiments have proved that different types of concepts involve different mechanisms of representation, and that the existence of multiple representations is reasonable.Future studies should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various characterization mechanisms and so on.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广州大学心理与脑科学研究中心;
【基金】:“打造理论粤军”2013重大项目(LLYJ1323)的资助
【分类号】:B84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李其维;;“认知革命”与“第二代认知科学”刍议[J];心理学报;2008年12期

2 叶浩生;;认知与身体:理论心理学的视角[J];心理学报;2013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阳杰;应里孟;;论企业内部控制监督的本原性质[J];财会月刊;2011年28期

2 李云媛;莫永华;;具身认知的教育意义和潜在价值研究[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3期

3 毛晋平;文芳;;长沙地区四所中学教师主观幸福感调查分析[J];教师教育研究;2012年05期

4 李宏翰;许闯;;道德隐喻:道德研究的隐喻视角[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5期

5 张铁山;;非涉身认知的计算—表征范式的困境及其表现[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1期

6 柯兴辉;刘长勇;龙群兵;孟世敏;;面向情境的移动应用研发[J];电脑与信息技术;2013年02期

7 崔倩;叶浩生;;触觉经验对性别分类的影响:具身的视角[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8 娄永强;;试论情境语义学的认知科学意义[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9期

9 于晓波;叶浩生;;国外主观幸福感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4期

10 官群;;中文数量语义更多为上的空间动觉一致性效应[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3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陈巍;郭本禹;;“不是一,不是二”:第三种文化与当代心理学的变革[A];Proceedings of Conference on Psychology and Social Harmony(CPSH2011)[C];2011年

2 何向东;刘邦凡;;认知科学视域下的归纳逻辑研究[A];“科学发展观与建设沿海强省学术研讨会暨河北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于小涵;认知系统性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2 韩露;面向智能移动监控辅助的可穿戴视觉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3 赵振国;3-6岁儿童数量估算、数数能力及视觉空间认知能力发展关系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4 胡湛;心理信息工程学的理论构想及应用实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吴涛;变构学习模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魏萍;西方心理学的马克思主义取向新进展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7 苗曼;天性引领教育[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8 李锋盈;形—义联结的内隐学习及其隐喻性迁移[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9 刘永琴;心理模块观:认知心理学研究的一种新范式[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芳;不同锚定方式下小学生数量估计的特点[D];河南大学;2011年

2 李自臻;镜像神经元与共情能力的具身基础[D];吉林大学;2011年

3 成茵;第二代认知科学与心理学的具身转向[D];吉林大学;2011年

4 胡海燕;中学生家长家庭教育能力现状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张石磊;动词和图片加工时间重叠度对动词方向表征的影响[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6 韩泰祥;概念隐喻的认识论意义[D];山西大学;2011年

7 靳小龙;中学藏族教师汉语文PCK生成的个案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1年

8 史飞;人机交互环境下学术搜索功能学习的心智模型动态改变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2年

9 王晓燕;抓握特征的功能承受性:朝向效应[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10 许晓迪;现代汉语社会地位的空间隐喻实验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皮埃尔·达吕,水金;从智能的基因到基因的智能[J];第欧根尼;2000年01期

2 葛鲁嘉;当代认知心理学的两个理论基点[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3 罗跃嘉;揭开顿悟奥秘的一道曙光——评罗劲的《顿悟的大脑机制》[J];心理学报;2004年02期

4 李其维;;“认知革命”与“第二代认知科学”刍议[J];心理学报;2008年12期

5 叶浩生;;有关具身认知思潮的理论心理学思考[J];心理学报;2011年05期

6 叶浩生;;镜像神经元:认知具身性的神经生物学证据[J];心理学探新;2012年01期

7 李恒威;肖家燕;;认知的具身观[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6年01期

8 吴国林;黄灵玉;;计算复杂性、量子计算及其哲学意义[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7年01期

9 刘晓力;认知科学研究纲领的困境与走向[J];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01期

10 李恒威;黄华新;;表征与认知发展[J];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陈宜张;;神经科学的发展[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叶浩生;;有关具身认知思潮的理论心理学思考[J];心理学报;2011年05期

2 丁峻;陈巍;;具身认知之根:从镜像神经元到具身模仿论[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3 丁峻;张静;陈巍;;情绪的具身观:基于第二代认知科学的视角[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4 叶浩生;;认知心理学:困境与转向[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年01期

5 叶浩生;;具身认知:认知心理学的新取向[J];心理科学进展;2010年05期

6 叶浩生;;西方心理学中的具身认知研究思潮[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7 叶浩生;;身心二元论的困境与具身认知研究的兴起[J];心理科学;2011年04期

8 李其维;;“认知革命”与“第二代认知科学”刍议[J];心理学报;2008年12期

9 张静;陈巍;;具身化的情绪理解研究:James-Lange错了吗?[J];心理研究;2010年01期

10 张卓业;曾祥星;孔令明;;厌恶的起源及其泛化:进化的观点[J];社会心理科学;201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黄玲玲;许远理;;情感是认知的一种形式[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张勇;;论第二代认知科学与进化心理学的理论分歧[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于小涵;认知系统性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2 刘永琴;心理模块观:认知心理学研究的一种新范式[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3 李锋盈;形—义联结的内隐学习及其隐喻性迁移[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琳;具身视域下:重量与重要性的双向研究[D];苏州大学;2012年

2 高宁;具身研究中的额外变量控制:批判与实证[D];曲阜师范大学;2013年

3 荆秀娟;红色—愤怒隐喻的认知心理机制[D];西南大学;2013年

4 曲方炳;身体相关图片心理旋转任务中的身体效应[D];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

5 王昭昭;清洁自我对道德伪善的影响[D];湖北大学;2013年

6 彭丽丽;重量与重要性的具身认知及其反向作用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3年

7 陈雪梅;身体形式和社会环境对SNARC效应的影响[D];西南大学;2012年

8 王轲娜;认知判断中手部动作模拟的fMRI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

9 王弘毅;机体状态对面孔吸引力判断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10 李自臻;镜像神经元与共情能力的具身基础[D];吉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70244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170244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6b7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