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心理论文 >

个体对不同情绪变化的本族和异族面孔识别

发布时间:2018-05-25 11:07

  本文选题:面孔情绪变化 + 面孔种族 ; 参考:《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7年04期


【摘要】:目的:本研究采用事件相关电位(ERPs)技术考察个体对不同情绪变化的本族和异族面孔识别。方法:本研究采用S1-S2范式,让20名大学生被试观看三种情绪变化的视频并判断前后两段视频中的人是否是同一个人,通过ERP技术来采集他们的脑电活动。结果:(1)行为结果显示,被试可以更准确地识别负性情绪变化的面孔,这说明知觉者表现出对负性情绪变化的识别偏向。(2)ERP研究结果显示,与异族面孔相比,本族面孔诱发了较长的P100和P200潜伏期。重要的是,在大脑的右半球,负性情绪变化条件下的异族面孔所诱发的N170波幅显著高于本族面孔所诱发的波幅。结论:个体对负性情绪的异族面孔比本族面孔更敏感,这说明个体会认为负性情绪的异族面孔比本族面孔更具有威胁性。
[Abstract]:Aim: to investigate the face recognition of individuals with different emotional changes by event-related potentials (ERPs). Methods: using S1-S2 paradigm, 20 college students were asked to watch the video of three mood changes and determine whether the person in the video was the same or not, and to collect their EEG activity by ERP technology. Results: the behavioral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ubjects could more accurately identify the faces with negative emotional changes, which indicated that the perceptors showed a bias of recognizing negative emotional changes. The results of ERP showed that compared with the faces of different ethnic groups, the subjects showed a tendency to recognize the changes of negative emotions. The long latency of P 100 and P 200 was induced by the faces of this nationality. Importantly, in the right hemisphere of the brain, the N170 amplitude induced by the negative emotional changes i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duced by the native faces. Conclusion: individuals are more sensitive to the faces of negative emotions than the faces of their own, which indicates that the faces with negative emotions are more threatening than the faces of their own.
【作者单位】: 西华师范大学学前与初等教育学院;西华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贵州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基金】:西华师范大学博士科研启动专项项目(项目编号:16E023)
【分类号】:B842.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秦速励,沈政;面孔识别的“特殊性”[J];心理科学;2001年05期

2 彭小虎,罗跃嘉,魏景汉,王国锋;面孔识别的认知模型与电生理学证据[J];心理科学进展;2002年03期

3 李清;王晓辰;;关于“面孔识别”的模块性的理论探讨[J];心理研究;2008年04期

4 赵瑞芳;胡溥;;面孔识别中跨种族效应的形成及对策研究[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09年17期

5 隋雪;李平平;张晓利;;熟悉面孔与陌生面孔识别的差异[J];心理科学;2012年06期

6 杨红升;自我面孔识别的独特性[J];心理科学;2005年06期

7 李琰琰;钱秀莹;;面孔识别真的具有特殊性吗?[J];人类工效学;2006年02期

8 杨红升;黄希庭;;面孔识别异族效应的研究[J];心理科学;2008年06期

9 周国梅;张璐然;曾伟贤;;面孔识别的本族效应理论述评[J];心理科学进展;2009年02期

10 刘凌;杨丽珠;;自我面孔识别的研究进展[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马建苓;陈旭;;自我面孔识别的研究现状与展望[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2 赵荣华;王争艳;;婴儿面孔识别的发展及其机制[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3 宋江宁;王韵琦;张力;;自我面孔识别中的视野优势[A];第十五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4 李怡娜;兰继军;;面孔识别的种族效应[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屈塬;;自我面孔识别的脑功能偏侧化[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6 刘晶晶;;维吾尔族大学生面孔识别异族效应的实验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7 刘一;韩世辉;;人身威胁对内隐自我面孔识别的影响[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8 吴昱;高湘萍;;双胞胎自我面孔识别:个案研究[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9 贾z严,

本文编号:19332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19332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c46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