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心理论文 >

压力、自我复杂性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基于六个月的追踪

发布时间:2018-06-29 22:44

  本文选题:自我概念结构 + 自我复杂性 ; 参考:《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3期


【摘要】:本研究进行了为期6个月的追踪测查,所有参与者均完成自我复杂性、青少年生活事件、自尊、生活满意度和积极消极情感量表,以考察大学生自我复杂性的稳定性、影响因素及其压力缓冲效应。结果发现:(1)间隔6个月时间测得大学生自我复杂性的相关系数接近中等程度的相关,这就意味着自我复杂性确实是一种稳定的结构变量。(2)自我复杂性可以有效缓冲随后6个月压力性生活事件对个体生活满意度和消极情感的负性作用,但是不能有效缓冲压力性生活事件对自尊的负性影响。(3)6个月之前的自我复杂性和自尊水平可以显著正向预测6个月之后的自我复杂性水平。
[Abstract]:In this study, a 6-month follow-up survey was conducted. All participants completed self-complexity, adolescent life events, self-esteem, life satisfaction and positive and negative emotion scales to investigate the stabi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self-complexity.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pressure buffering effect.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1)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of self-complexity of college students measured at intervals of 6 months was close to that of moderate degree. This means that self-complexity is indeed a stable structural variable. (2) Self-complexity can effectively buffer the negative effects of stress life events on individual life satisfaction and negative emotions during the next 6 months. But it can not effectively cushion the negative influence of stress life events on self-esteem. (3) Self-complexity and self-esteem level before 6 months can significantly predict the self-complexity level after 6 months.
【作者单位】: 西南大学心理学部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华东交通大学心理咨询中心;
【基金】: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后期资助重大项目“当代大学生社会适应的心理学研究”(10JHQ003),项目负责人:张大均
【分类号】:B84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丛晓波,田录梅,张向葵;自尊:心理健康的核心——兼谈自尊的教育意境[J];东北师大学报;2005年01期

2 宋芳;张丽华;;大学生自尊结构研究[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3 席居哲;左志宏;马伟军;吴蔚;;心理弹性研究中发展威胁指标诸问题[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年04期

4 唐芳贵;岑国桢;;德性自我意象、道德情绪与行为自我管理:对大学生的一项交叉滞后研究[J];心理科学;2011年02期

5 张向葵,田录梅;自尊对失败后抑郁、焦虑反应的缓冲效应[J];心理学报;2005年02期

6 孙晓玲;李晓文;吴明证;;青少年自我复杂性的测量及其压力缓冲作用探讨[J];心理学报;2006年05期

7 邱林;郑雪;王雁飞;;积极情感消极情感量表(PANAS)的修订[J];应用心理学;2008年03期

8 张岚;范方;耿富磊;;震后12个月都江堰地区青少年焦虑性情绪变化及影响因素的追踪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1年03期

9 齐晓栋;张大均;邵景进;王佳宁;龚玲;;气质性乐观与心理健康关系的元分析[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2年04期

10 傅俏俏;叶宝娟;温忠麟;;压力性生活事件对青少年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机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2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汲慧丽;;论抑郁与内隐自尊和外显自尊的关系[J];安康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2 辛斌;;大学生“强势行为”及其心理干预[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3 李武;;河北省高校大学生个性心理与焦虑情绪现状对策分析[J];大家;2011年09期

4 邹先云;冯维;;成败归因理论及其对学生成就动机培养的启示[J];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自然科学);2006年05期

5 李双;;大学生的自尊、抑郁特点及其关系[J];德州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6 朱燕华;;浅谈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与探索[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7 葛广昱;余嘉元;安敏;何婷婷;李金德;;中学生心理韧性与学业水平的关系研究[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8 许素梅;孙福兵;;高职生的自尊及其相关因素调查分析[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10年04期

9 卢芳芳;邹佳佳;张进辅;;福清市流动儿童、留守儿童及一般儿童自尊感比较研究[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11年04期

10 吴宇驹;凌文辁;路红;吴伟炯;;DEELS真实情绪量表的修订[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张雪芹;;小议如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提高学生自尊[A];2014年5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4年

2 伍如昕;;谁更幸福?——代际视角下的中国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研究[A];第八届(2013)中国管理学年会——公共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3年

3 姚菊花;杜旌;;本位与客位:中庸与集体主义关系研究[A];第九届(2014)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4年

4 武开蕾;;团体心理辅导在职业院校恋爱学生中的运用初探[A];中国职协2014年度优秀科研成果获奖论文集(上册)[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雷鸣;PTSD大学生的认知情绪特征与心理复原[D];西南大学;2011年

2 蒋孝锋;服装颜色明度对人情感的影响机制[D];苏州大学;2011年

3 丛晓波;自尊的本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4 杨福义;内隐自尊的理论与实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田录梅;自尊的认知加工偏好及其对情感反应的影响[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6 阳泽;自尊需要的结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7 王婷婷;自我调节学习过程中的动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8 孙晓玲;大学生自我透视的时间距离效应[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9 徐华春;中国人抑郁易感人格的初步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10 李敬阳;社交焦虑障碍的心理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玲玲;英语教师课堂非语言行为对学生情绪的调节作用[D];南昌航空大学;2010年

2 罗成山;青少年自尊结构与应对策略选择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0年

3 黄远;学业自我价值感权变性的初步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4 胡艳红;河南地区警察自尊、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自尊的中介效应[D];西南大学;2011年

5 高郑玉;归因诱导对不同焦虑水平中学生的自尊影响[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6 张晓峰;初中生负性生活事件及其对自尊的影响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杜瑶;自尊、自我效能感与社会支持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疾病康复的影响[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8 武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社会取向自我、个人取向自我、核心自我评价关系的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9 付建丽;高职生自我增强与自尊的关系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10 周璐;组织政治知觉与员工满意度的关系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建平;李董平;张卫;;家庭经济困难与青少年社会适应的关系:应对效能的补偿、中介和调节效应[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2 张向葵,孙天威,张林;论自我尊重是“尊重的教育”的心理基础[J];东北师大学报;2002年03期

3 徐远超;吴大兴;龚勋;;大学生的乐观倾向与生活满意度、焦虑、抑郁的关系[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年06期

4 吴春明;;羞耻心是道德成长的起点[J];中国德育;2006年07期

5 袁莉敏;李健;许燕;;气质性乐观在国内外的测量概况[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6 黄敏儿;自尊的本质[J];广州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02期

7 毛晋平;;大学生学习适应性与气质性乐观、目标定向、自我效能的关系[J];高等教育研究;2011年05期

8 陈功兴;黄永俊;赵蕊蕊;廖昌荫;;中学生生活事件、气质性乐观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J];基础教育研究;2010年13期

9 邢占军,王宪昭,焦丽萍,周天楠,张仁坤,于向阳,李永义,于利红,宁福海;几种常用自陈主观幸福感量表在我国城市居民中的试用报告[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2年05期

10 胡金生;;中文版内疚感问卷的信、效度及调查结果[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金荣;3-12岁儿童人格的结构评定及其发展特点的追踪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肖玉兰;高职生气质性乐观、归因风格现状与干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吴萍霞;军校大学生生活事件、气质性乐观和生活满意度的关系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3 温娟娟;气质性乐观、解释风格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4 郝霞;大学生幽默风格、气质性乐观与心理健康关系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8年

5 刘瑜;大学生乐观、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与抑郁的关系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兆荣,赵玲玲,王绪东;中学生紧张性的生活事件的调查[J];职业与健康;2001年04期

2 黄锟,陶芳标,高茗,李光友;中专女生生活事件、应对方式与抑郁、焦虑情绪的关系[J];中国学校卫生;2005年11期

3 黄雪竹;郭兰婷;唐光政;;青少年情绪和行为问题与生活事件的相关性[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6年03期

4 荆怀福;;师范学院特困生幸福感认识成分与生活事件的相关性[J];中国临床康复;2006年14期

5 赵久波;张小远;;军校医学生生活事件发生的特点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6年04期

6 罗伟;孙雅娜;王滨;;大学生生活事件、应对方式和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7年04期

7 张梅;李福洪;辛自强;赵献梓;;职业和普通高中学生生活事件对比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年02期

8 赵慧敏;;大学生生活事件、自尊对情感的调节效应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年06期

9 李月;;大学生生活事件与焦虑情绪的相关研究[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10 姚梅玲;赵悦淑;靳彦琴;;父母职业对中学生生活事件的影响分析[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8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末;杨鑫辉;刘燕;;应对方式在生活事件和主观幸福感关系中的调节作用[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张翠翠;刘衍玲;刘传星;;国内生活事件的研究述评[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3 郑璐璐;孙晓军;魏华;何青青;郑晓燕;;大学生生活事件、网络成瘾与自我隐瞒的关系[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4 周宗奎;燕路遥;何青青;郑晓燕;;大学生生活事件和网络使用动机与网络成瘾的关系研究[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5 周浩;董妍;俞国良;;自我同情对大学生消极生活事件应对的影响[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6 朱丽雅;;大学生生活事件、应对方式与焦虑的关系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7 朱丽雅;;大学生生活事件、应对方式与焦虑的关系研究[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8年全国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8 姚梅玲;赵悦淑;靳彦琴;;父母职业对中学生生活事件的影响分析[A];经济策论(下)[C];2011年

9 林筱念;张永欣;张笑容;谷传华;田梦潇;;护理专业高职生的主观幸福感与生活事件、韧性、自信的关系[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10 翟紫艳;魏华;郑璐璐;何青青;;生活事件与网络成瘾的关系:韧性的中介作用[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阳;微小精神创伤不容忽视[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8年

2 副主任医师 吕国梁;心理致病的三要素[N];中国老年报;2002年

3 赵飞;良好的情绪 健康的基础[N];山西科技报;2004年

4 毕锦云 陈根;谨防“心理危机”[N];甘肃日报;2001年

5 孙时进 刘佳琛;社会压力之下的生存[N];社会科学报;2002年

6 郑坚 龙华医院肿瘤科主任医师;恶性肿瘤致病的情志因素(上)[N];上海中医药报;2006年

7 王文;男性健康只是男“性”健康吗[N];医药经济报;2004年

8 江苏省常州市德安医院心理咨询门诊主任 袁浩龙;情绪的“零存整取”[N];中国医药报;2001年

9 北京安定医院教授 蔡焯基;丧失感 威胁感 不安全感——致病[N];北京日报;2001年

10 刘华;家有“寄居老人”怎么办[N];卫生与生活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周丽华;生活事件与无望抑郁的风险以及弹性恢复[D];中南大学;2014年

2 杨娟;高中生冗思对生活事件和抑郁\焦虑症状关系的调节作用——多时段追踪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3 李红政;陆军新兵心理状况与生活事件相关研究[D];中南大学;2003年

4 位东涛;生活事件与神经质影响焦虑的神经机制[D];西南大学;2014年

5 陈健;自悯影响无望抑郁的心理机制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

6 魏义梅;大学生抑郁的心理社会机制及认知应对干预[D];吉林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亭亭;生活事件、应对方式对大学生不良情绪的影响[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2 万铮;生活事件对已婚妇女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3 蒋燕宾;大学生正负生活事件、应对方式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4 许莎莎;老年人生活事件、应对方式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5 周翠金;生活事件与大学生主观幸福感[D];贵州师范大学;2005年

6 朱丽雅;大学生生活事件、应对方式与焦虑的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7 张志标;广州大学生生活事件问卷的编制及其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8 曹亚杰;大学生生活事件、应对方式与应激反应的关系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9 李雅娟;生活事件、应对方式对受艾滋病影响儿童学习压力的影响[D];河南大学;2008年

10 孙志鹏;高校毕业生生活事件问卷的编制及其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08366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208366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07a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