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特质测验的情境差异--兼谈职业应聘情境中心理测验作假的识别与控制
[Abstract]:Using repeated measurement method, 173 subjects were compared in the behavior of fraud in the Big five Personality Test under the natural situation and the application situation. Using the falsehood recognition scale and self-structuring scale, this paper discusses how to predict the falsehood of personality test in the application situatio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1) the scores of extroversion, openness, appropriateness and rigour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natural situations. The scores of neuroticism wer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2) the test time in the application situation was significantly longer than that in the natural situation. (3) the applicants for different positions showed different degree of test fraud behavior. (4) the self-dependent self-candidates were extroverted and open to each other The scores of personality, rigour and neuroticism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while those of independent self-candidates were only extroverted, and the scores of openness and preciseness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situation of personality trait test, there was obvious false test behavior in the application situation, and the self-construction of the applicant affected the falsehood of the test. In personnel selection, vocational recruitment examination should be effective in the identification and control of test fraud.
【作者单位】: 陕西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兰州大学第二医院;
【基金】:陕西师范大学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15JG17)
【分类号】:B84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在治,于锡香;疗养院心理测验应用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解放军保健医学杂志;2002年03期
2 姜立利,周家骥;心理测验应用中的几个问题[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年01期
3 萧铃;创造心理测验[J];中国青年研究;2004年06期
4 张雪莲;心理测验在三大领域中的应用现状[J];职业教育研究;2005年07期
5 乐国安,王恩界;当前心理测验的应用问题与伦理规范[J];心理科学;2005年06期
6 陈生;;从心理测验的本质看心理测验潜在的问题[J];雁北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7 姚曙光;谈心理测验应用中的几个问题[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8 钱云祥;;学校中的心理测验亟待规范[J];镇江高专学报;2006年02期
9 马红霞;;心理测验在销售人才招聘中的应用[J];商场现代化;2008年25期
10 郑日昌;教育和心理测验的发展趋势[J];心理科学通讯;198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车宏生;;心理测验开发与规范管理问题[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2 闫巩固;;心理测验在南极越冬队员选拔中的应用[A];全国教育与心理统计与测量学术年会暨第八届海峡两岸心理与教育测验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3 曾庆彬;;心理测验在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招聘公务员的应用[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4 张载福;朱跃华;王健生;夏刚;叶茂盛;;心理测验在义务兵征兵工作中的应用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5 毛萌萌;丁树良;陈青;祝玉芳;;AHM模型下的新分类方法[A];全国教育与心理统计与测量学术年会暨第八届海峡两岸心理与教育测验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6 李毓秋;;大规模抽样过程中的质量控制问题[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7 R'SPM-CR全国协作组;张厚粲;王晓平;;瑞文标准推理测验在我国的修订[A];全国第六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87年
8 梁新;;我健康我快乐[A];2007中国学生营养与健康高峰论坛资料汇编[C];2007年
9 袁云来;蔡汝刚;;儿童心理测验(WISC-R)和(S-M)的计算机评测[A];中华医学会第十四次全国儿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10 周京;郭庆科;;基于等级IRT模型的多级PFS对心理测验中典型偏差反应的检测性能[A];心理学与创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东诚;解读心理测验[N];健康报;2002年
2 周林;大众化心理测验是游戏[N];健康报;2004年
3 刘力;别把流行心理测验太当真[N];卫生与生活报;2007年
4 朱莱;心理测验:真能看清你的内心世界?[N];解放日报;2000年
5 ;心理测验可信吗[N];健康时报;2005年
6 实习生 徐建华 刘晓倩 曾俊杰;心理测验到底可不可信?[N];科技日报;2005年
7 顾德宁;当心被“心理测验”弄出心病[N];新华日报;2005年
8 本报记者 齐芳;心理测验不是“一测定终生”[N];光明日报;2005年
9 金错刀;默多克的心理测验[N];财经时报;2003年
10 本报记者 童光来;网上心理测试大多没信度[N];北京科技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杨艺;关于在研究生复试中引入心理测验的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周京;基于等级IRT模型的多级PFS对心理测验中典型偏差反应的检测性能[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小晔;心理测评在上海警察招募与甄选中应用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2292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22292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