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教养视角:父母元情绪理念与儿童心理社会适应
[Abstract]:The cognitive attitude or idea of parents towards their own and their children's emotional reaction determines their emotional reaction and upbringing behavior in the process of emotional socialization. Based on the recent 30 years' research at home and abroad,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onnotation and evolution of parents' meta-emotional concep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motional upbringing, its influence mechanism, age effect, adjustment factors and meta-emotional training intervention in the process of children's socialization. On the research of parents' meta-emotional concept, in the future, we still need to increase the localization research, develop diversified measurement methods, expand the content of the research and perfect the theoretical research, and then explore the practical intervention of education and cultivation. To promote the socialization of children's health by improving the concept of parents' emotional socialization.
【作者单位】: 儿童发展与学习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东南大学儿童发展与教育研究所;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青年课题“儿童早期意志控制对学校适应的作用机制与培养研究”(CBA140147)
【分类号】:B842.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于景琮;;社会适应与心身性疾病预防[J];中国社会医学;1988年05期
2 王学臣,牛庆忠;大学毕业生社会适应状况调查[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1年04期
3 曾守锤;李其维;;流动儿童社会适应的研究:现状、问题及解决办法[J];心理科学;2007年06期
4 江巧瑜;许能锋;;大学生社会适应状况量表研制及评价[J];中国公共卫生;2008年09期
5 江君琴;;论流动儿童社会适应的心理危机[J];法制与社会;2009年07期
6 李彩娜;邱莎莎;王文霞;;大学生自主性与社会适应[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9年06期
7 曾守锤;;流动儿童的社会适应状况及其风险因素的研究[J];心理科学;2010年02期
8 邹泓;余益兵;周晖;刘艳;;中学生社会适应状况评估的理论模型建构与验证[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9 陆芳;陈国鹏;;青少年自主-联结的发展及其与社会适应的关系研究[J];心理科学;2012年02期
10 邹泓;刘艳;李晓巍;张冲;;中国七城市青少年社会适应状况的综合评估[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晖;邹泓;张冲;许志星;;中国七城市青少年社会适应状况的综合评估[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周明宝;;心理断乳与社会融入:毕业大学生的初始社会适应研究[A];秩序与进步:社会建设、社会政策与和谐社会研究——浙江省社会学学会成立二十周年纪念暨2007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张俊;邹泓;刘乔;;青少年情感自主的发展特点及其与社会适应的关系[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4 孙鹏;邹泓;;人格、问题解决能力与青少年社会适应的关系[A];第十五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5 余益兵;邹泓;周晖;侯娟;;青少年社会适应状况评估问卷的编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6 王其明;李彩娜;;纵向研究:中学新生的社会适应[A];心理学与创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7 王明粤;陈会昌;;11岁儿童在群体游戏中的资源竞争类型与社会适应的关系[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8 杨阿丽;方晓义;;父母冲突、儿童的认知评价和应对风格及其与儿童社会适应的关系[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9 范惠玲;;谈谈优等生的心理问题及矫正[A];浙江省推广发展健康促进学校项目论文集[C];2005年
10 杨颖;邹泓;余益兵;任磊;;青少年社会问题解决能力及其对社会适应的预测作用[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袁浩龙;“心理防卫过度”不利健康[N];中国老年报;2003年
2 袁浩龙;心理·心理活动·心理健康[N];中国中医药报;2001年
3 袁浩龙;调节幼儿情绪要“两步走”[N];卫生与生活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陈建文;青少年社会适应的理论与实证研究:结构、机制与功能[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2 王美萍;亲子关系与青少年社会适应的联系:遗传与环境的影响[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鲁雅静;大学生自我概念清晰性与社会适应的关系[D];河北大学;2015年
2 高传俊;城镇化进程中新市民歧视知觉与社会适应的关系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3 毕玉;留守初中生自尊和社会适应的关系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5年
4 王漫漫;父亲参与教养与儿童社会适应的相关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5 任晶晶;社会排斥对社会适应的影响:人际好奇的调节作用[D];西南大学;2016年
6 黎淑晶;流动儿童社会适应的生态微系统研究[D];闽南师范大学;2016年
7 高志旭;父母心理控制、越轨同伴交往、网络社会支持与青少年社会适应的关系研究[D];山西大学;2016年
8 郭丽萍;农村籍大学毕业生城市社会适应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
9 郑宗妹;贫困大学生自我认同和自我分化对社会适应的影响[D];吉林大学;2017年
10 江巧瑜;大学生社会适应状况量表的研制及应用[D];福建医科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2597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22597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