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意识思维结果浮现的可计划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9-08-29 11:14
【摘要】:常识和经验告诉我们,遇到问题要三思而后行,也就是仔细思考之后再做决定。而现在的研究结果告诉我们这不一定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Dijksterhuis等人提出我们大脑中有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即意识思维和无意识思维。这两种思维方式适用于恰当的情境就能发挥自身最大的功能,意识思维适宜用于简单决策问题,而遇到复杂决策问题时,无意识思维能更好地解决,即无意识思维效应。无意识思维的研究范式包括三个阶段:信息呈现阶段(意识思维阶段),无意识思维阶段,以及最后作答阶段(意识思维)。但以往关于无意识思维的研究中,被试在无意识思维阶段总是处于一种被动的状态,不知道无意识思维(分心任务)具体时间长短,所以被试不知道什么时候产生无意识思维结果是最好的,更加不知道无意识思维结果什么时候呈现到意识层面。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即使被试提早产生了无意识思维结果,也有可能因为在等待结果呈现的过程中,其结果随着时间慢慢衰退了。如何更有效地将无意识思维结果呈现于意识层面,是无意识思维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 本研究通过改进以往无意识思维研究范式,考察个体在无意识思维之前知道具体分心时间的情况下无意识思维结果产生和浮现是否可被个体计划(研究一);同时还考察了在无意识思维时,个体同时具有几个加工目标时,个体是否会根据任务的紧急度来处理任务,其无意识思维结果的产生和浮现是否仍可被计划和控制(研究二)。根据两个研究结果,我们得到如下结论: (一)在无意识思维前,当个体知道具体无意识思维时间时,个体能主动计划无意识思维结果产生和浮现的时间,具体表现为:(1)告知个体的分心时间与实际的一致时,其无意识思维成绩优于“不知分心时间的”和“实际分心时间短于告知的”成绩,表明个体在知道具体分心时间后,会主动计划无意识思维结果产生和浮现的时间,在计划的时间前无意识思维结果还未产生;计划了无意识思维结果产生和浮现的时间,有利于其结果的顺利浮现;(2)个体的“实际分心时间长于告知的分心时间”时,其无意识思维效应也优于“不知分心时间的”和“实际分心时间短于告知的”成绩,表明个体可灵活控制无意识思维结果浮现时间(即可延迟呈现无意识思维结果)。 (二)当同时遇到几个时间紧迫性不同的复杂任务时,个体能根据任务紧急度计划无意识思维完成任务的顺序,并且无意识思维结果的产生和浮现仍可被个体计划。(三)当完成任务的顺序与任务紧急度不一致时,,无意识思维结果不受影响,个体可灵活控制无意识思维结果浮现的时机。
【图文】:
被试内26751.50 116 230.62图1 四组被试态度差异分数比较Fig.1 Attitude difference scores of four groups
被试内37787.50 126 308.88图2 紧急度不同的三个任务间态度差异分数比较Fig.2 The comparison of attitude deference scores in the three emergence degrees三个任务(最紧急的 A 任务、一般紧急的 B 任务和最不紧急的 C 任务)经过单因素组内方差分析发现(见表 6 和图 2):三者之间态度差异得分差异非常显著 F(2,126)=7.47,p=.001,η2=0.11。配对样本 t 检验结果(见表 7)显示:时间最紧急的 A 任务的态度差异分数(M=18.44,SD=17.93)显著优于时间上一般紧急的 B 任务的态度差异分数(M=9.06,SD=20.29),t(63)=3.079,p<0.01;A 任务的态度差异分数(M=18.44,SD=17.93)也显著的优于时间最不紧急的 C 任务的态度差异分数(M=7.5
【学位授予单位】:宁波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B842
本文编号:2530489
【图文】:
被试内26751.50 116 230.62图1 四组被试态度差异分数比较Fig.1 Attitude difference scores of four groups
被试内37787.50 126 308.88图2 紧急度不同的三个任务间态度差异分数比较Fig.2 The comparison of attitude deference scores in the three emergence degrees三个任务(最紧急的 A 任务、一般紧急的 B 任务和最不紧急的 C 任务)经过单因素组内方差分析发现(见表 6 和图 2):三者之间态度差异得分差异非常显著 F(2,126)=7.47,p=.001,η2=0.11。配对样本 t 检验结果(见表 7)显示:时间最紧急的 A 任务的态度差异分数(M=18.44,SD=17.93)显著优于时间上一般紧急的 B 任务的态度差异分数(M=9.06,SD=20.29),t(63)=3.079,p<0.01;A 任务的态度差异分数(M=18.44,SD=17.93)也显著的优于时间最不紧急的 C 任务的态度差异分数(M=7.5
【学位授予单位】:宁波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B84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孙彦;李纾;殷晓莉;;决策与推理的双系统——启发式系统和分析系统[J];心理科学进展;2007年05期
2 庞捷敏;原献学;李建升;;无意识研究新进展:无意识思维理论述评[J];心理学探新;2007年04期
3 刘磊鑫;蔡璇;原献学;;知识迁移对无意识思维效应的作用[J];心理科学;2012年05期
本文编号:25304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25304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