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心理论文 >

负性情绪和预期想象对拖延行为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0-03-28 19:02
【摘要】:拖延(Procrastination)是指尽管预见到这样做会带来不利后果,人们仍自愿推迟开始或完成某一计划好的行为。拖延行为在生活中十分普遍,不仅会影响人们的工作效率、学业成绩和生活幸福感,还会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因此,拖延行为引起了研究者们极大的关注和重视。为了探索拖延行为背后的心理机制,研究者们从精神分析、认知和行为主义等角度对拖延进行分析,还提出了时间动机理论、拖延的概念模型等理论解释,并指出任务特性、人格特质以及外部环境等因素都会对拖延行为产生影响。许多研究者指出任务引发的负性情绪(如焦虑、厌恶等)是导致拖延的主要原因,个体在负性情绪状态下会更主动地选择做一些娱乐活动而不是为接下来的任务做准备。根据拖延决策模型的解释,个体在做拖延决策时,实际上是对“现在做”还是“以后做”的权衡。当个体决定在未来的某个时间点上开始任务时(即确定拖延到何时),对该任务在这一时间点上的负性过程效用和正性结果效用体验是通过预期想象来完成的。在对任务的不同成分进行预期的过程中个体会产生不同的情绪体验,这种情绪体验会作为价值评估的重要信息影响个体的拖延决策。然而,前人的研究虽然指出负性情绪是导致拖延的重要原因,且有研究表明拖延和神经质存在中等程度的正相关,高拖延者因为具有较高的神经质特性所以更容易受到负性情绪的影响,进而有更多的拖延行为。但是没有直接的实验证据表明,相比于低拖延者,高拖延者面对较困难的、需要意志努力的任务时会有更强的负性情绪体验。更重要的是,还没有研究系统考察对任务的预期想象是如何影响拖延行为的。为了探明拖延的认知机制,本研究试图设计生态效度较高的实验范式来考察负性情绪和预期想象对拖延行为的影响,深入探讨以下两个问题:(1)不同拖延水平的个体在面对任务时的负性情绪体验方面的差异(研究一);(2)为了进一步证明负性的情绪体验是导致拖延的重要原因,我们通过操纵对任务不同成分(任务过程或任务结果)的预期想象来引发被试不同的情绪状态,考察预期想象对拖延行为的影响(研究二)。我们的研究通过两个相互关联、彼此依托的实验,深入探讨了情绪在拖延行为中的作用以及预期想象是如何通过影响情绪来进一步影响拖延行为。研究一的目的是考察不同拖延水平的个体在面对任务时负性情绪感受性方面的差异。首先根据一般拖延量表(the General Procrastination Scale,GPS)得分将被试分为高拖延组和低拖延组。被试经过练习之后正式开始实验,在实验中我们要求被试对实验任务的厌恶度和主观难度进行评价,评价方式为7点评分,评分越高说明厌恶度和主观难度越大。在控制两组被试的能力水平后,对两组被试在三种任务难度下的厌恶度和主观难度评价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1)相比于低拖延组,高拖延组对任务有更高的厌恶度;(2)相比于低拖延组,高拖延组认为任务更困难。研究一的结果说明,拖延水平不同的个体在面临相同任务时产生的负性体验明显不同,高拖延者会产生更强的负性情绪,并且认为该任务更困难。研究二的研究目的是探讨对任务不同成分(任务过程或任务结果)的预期想象对拖延行为的影响。研究二中的被试均来自研究一,并按照相同的方法分为高拖延组和低拖延组。在正式实验中,程序先告知被试要完成的任务以及完成任务之后可以获得的奖赏,然后被试自己决定是“立即做”还是“以后再做”;如果被试选择以后做,那么其延迟的时间长度即衡量拖延的指标。被试要在3种条件下完成任务:“无想象”条件,即被试被告知任务和奖赏之后直接决定立即做还是以后做,无任何提示和指导;“预期想象任务过程”条件,即被告知任务和奖赏之后,先对任务过程进行预期想象,然后再决定立即做还是以后做;“预期想象任务结果”条件,即被告知任务和奖赏之后,先对任务结果进行预期想象,然后再决定立即做还是以后做。“无想象”条件下作为基线任务先做,而后“预期想象过程”或“预期想象结果”两种条件随机呈现(做平衡处理)。在两种预期想象条件下,被试完成任务之后要对想象的生动性、情绪状态进行评估,均采用7点评分,评分越高表示越生动、情绪强度越高。本研究采用2(拖延水平:高拖延组,低拖延组)×3(预期想象:无想象,想象过程,想象结果)的方差分析并对被试想象过程中的情绪评价和拖延行为变化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1)与无想象条件对比,无论是高拖延组还是低拖延组,在开始任务前对任务过程(诱发消极情绪)进行预期想象,都会增加个体的拖延行为;(2)而在任务开始前对任务结果(诱发积极情绪)进行预期想象,会减少个体的拖延行为;(3)预期想象产生的情绪体验可以有效预测拖延行为,即被试对任务过程进行预期想象产生的厌恶感越强,则拖延行为增加越多;对任务结果进行预期想象产生的愉悦感越强,则拖延行为减少越多。这些结果说明,对任务不同成分(任务过程或任务结果)的预期想象会影响拖延行为,而预期想象对拖延行为的影响可能是通过引发相应的情绪体验来实现的。总体而言,本研究发现:(1)面对相同任务时,高拖延组比低拖延组会产生更强的厌恶度和主观难度评价;(2)不管是高拖延组还是低拖延组,对任务过程的预期想象增强拖延行为,对任务结果的预期想象削弱拖延行为;(3)对任务不同成分(任务过程或结果)的预期想象所引发的情绪能够显著预测拖延行为改变的程度。这说明情绪和预期想象是影响拖延的重要因素,合理地操纵对任务过程或结果的预期想象可以有效干预拖延行为。在未来的研究中,要着眼于个体在现实生活中的拖延行为,分析拖延者在自然状态下对事件的预期以及由预期产生的情绪体验,并在此基础上利用ERP、fMRI等认知神经科学技术探索拖延决策过程中的认知神经机制。
【图文】:

散点图,重复次数,难度,情绪


图 1 不同难度任务在任务用时、重复次数和情绪评价上的差异(T 表示任务用时;“**”表示差异显著,p<0.001)3.3.4 实验流程采用一般拖延量表(General Procrastination Scale, GPS)对国内某高校在读学生的拖延程行测量,剔除无效问卷后,保留 675 名施测对象的有效数据(M=61.05; SD=10.12)。以该样值上下 1.5 个标准差为基准,76 分以上的被试为高拖延者,46 分以下的被试为低拖延者照该标准招募高拖延和低拖延被试。在正式实验开始之前,所有被试要先进行任务练习,每种难度的任务各进行一次。经习之后,被试已经熟悉了实验任务,并能够对各种难度的任务进行合理的预期,,比如程知被试接下来要进行难度水平为 2 的任务,被试对散点图中点的疏密、大概数量以及自行任务时的一些主观体验能有大概的预期。在研究一中,所有被试要完成 12 次数点任务,这些任务由 4 个 run 组成,每个 run 包含试次,这 3 个试次包含难度 1、难度 2、难度 3 水平的任务各一个。在每一个 run 中,3 度水平的任务随机出现。在散点图呈现之前,程序会告知被试接下来将要面对的任务的

难度,方差分析,事后检验,任务难度


17图 3 两组被试对任务厌恶度和主观难度评价的差异在研究一中,被试对每种难度任务的厌恶感和主观难度进行了 4 次评价,我们取这 4 次评价的均值作为被试对任务厌恶感和主观难度的评价。为了考察两组被试面对相同任务时产生的负性情绪的差异,我们以情绪评价为因变量,进行 2(组别:高拖延组,低拖延组)×3(难度:难度 1,难度 2,难度 3)的方差分析,其中组别为被试间变量,难度为被试内变量。方差分析的结果表明,高拖延组面对任务时产生的负性情绪显著高于低拖延组(F(1,66)=29.003, p<0.001η2=0.305),难度的主效应显著(F(2,132)=374.241, p<0.001, η2=0.85),交互作用不显著(F(2,132)=0.208p=0.812, η2=0.003)。事后检验的结果表明,随着任务难度的增大,任务所引发的负性情绪也增大,而且高拖延组被试对任务的厌恶感总是大于低拖延组,ps<0.00。同样地,我们以被试对任务的主观难度评价为因变量,进行 2(组别:高拖延组,低拖延组)×3(难度:难度 1,难度 2,难度 3)的方差分析,其中组别为被试间变量,难度为被试内变量。方差分析的结果表明,高拖延组面对任务的主观难度评价显著高于低拖延组(F(1,66)=3.971p=0.05, η2=0.057),难度的主效应显著(F(2,132)=310.416, p<0.001, η2=0.825),交互作用不显著(F(2,132)=0.016, p=0.984, η2=0.001)。事后检验的结果表明,随着任务难度的增大,任务所引发的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B842.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宋梅歌;苏缇;冯廷勇;;拖延行为的时间取向模型[J];心理科学进展;2015年07期

2 胡凤姣;陈贵;蔡太生;;一般拖延量表在中学生中的适用性[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年11期

3 孙彦;;风险条件下的跨期选择[J];心理科学进展;2011年01期

4 楚翘;肖蓉;林倩;;大学生拖延行为状况与特点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年08期

5 辛勇;李红;袁加锦;;负性情绪干扰行为抑制控制:一项事件相关电位研究[J];心理学报;2010年03期

6 王鹏;刘永芳;;情绪对跨时选择的影响[J];心理科学;2009年06期

7 蒙茜;郑涌;;拖延研究述评[J];西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蔡曙光;跨期选择的可塑性[D];西南大学;2017年

2 宋梅歌;时间洞察力对拖延行为的影响及其神经基础[D];西南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6047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26047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9d7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