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尊和吸烟动机的关系研究:压力知觉和应对方式的中介作用
【图文】:
表 2 吸烟动机量表因子间相关矩阵因子名称 心理 生理 社会心理 1.00生理 0.468** 1.00社会 0.671** 0.538** 1.00总分 0.848** 0.798** 0.875**注:**p<0.01(2)验证性因素分析验证性因素分析常用的指标有:(1) χ2值不显著,即 p>0.05,且 1<χ2/df<3,表示模型具有简约适配度,χ2/df>5,表示模型需要修正;(2)适配度指标 GFI>0.90,AGFI>0.80,IFI>0.90,CFI>0.90,TLI>0.90,RMSEA<0.08,表示模型适配度和拟合度良好(吴明隆, 2010)。吸烟动机问卷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χ2/df=3.712,,GFI=0.918,AGFI=0.894,IFI=0.913,CFI=0.913,TLI=0.899,RMSEA=0.066,该模型基本适配,问卷的结构效度良好。吸烟动机验证性因素分析模型图见图 1。
分组 平均分 标准差 t 值吸烟动机 高自尊组 2.79 0.86 -21.48**低自尊组 4.09 0.30压力知觉 高自尊组 2.67 1.16 -16.30**低自尊组 4.02 0.46积极应对 高自尊组 3.28 0.46 26.29**低自尊组 1.93 0.60消极应对 高自尊组 2.25 0.80 -17.73**低自尊组 3.32 0.42注:*p<0.05,**p<0.015.4.3 中介效应检验(一)假设模型 A:自尊能直接预测吸烟动机,且压力知觉和积极应对方式在自尊与吸烟动机之间起链式中介作用。模型拟合度指标为:χ2/df=12.364,GFI=0.953,AGFI=0.868,IFI=0.972,CFI=0.972,TLI=0.942,RMSEA=0.122,SRMR=0.023,除了 RMSEA>0.08 外,其余拟合度指标良好,详细标准化路径系数见图 2。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B84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窦芬;王明辉;王书豪;;研究生压力知觉对学业拖延的影响:有调节的中介模型[J];心理研究;2019年03期
2 张昊智;;研训教师的心理压力知觉与原因分析[J];辽宁教育;2017年04期
3 冯燕;运动员压力知觉和应对策略研究的现状与趋势[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5年07期
4 叶宝娟;朱黎君;方小婷;刘明矾;王凯凯;杨强;;压力知觉对大学生抑郁的影响:有调节的中介模型[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8年04期
5 韩新生;吴佳;;贫困大学生压力知觉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未来控制感的调节作用[J];智库时代;2018年30期
6 郑茜茜;白福宝;杨柳;;大学生学习拖延类型与压力知觉、压力应对策略的关系[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年07期
7 汪明春;朱玉梅;;大学生压力知觉现状及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1年02期
8 江小英;汪永光;杨荣梅;;浙江省科技工作者压力知觉水平及影响因素研究[J];预防医学;2018年07期
9 黄宝珍;赖燕群;杨琪;丁晶;;述情障碍与初中生压力知觉的关系——自尊的中介作用[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8年10期
10 王大鹏;;压力知觉对大学生生活满意度的影响:无聊倾向的中介作用[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5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李大林;黄梅;吴文峰;;高职大学生压力知觉对手机成瘾倾向的影响:自尊的中介作用[A];第二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C];2018年
2 张文献;陶婧;徐语旃;国露露;陈英敏;;初中生羞怯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压力知觉的中介作用[A];第十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C];2016年
3 靳芳;杨灿;姬鸣;;心理控制源、压力知觉对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影响[A];第十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C];2016年
4 解缤;张俊利;;城市中年人身体锻炼对心理压力的影响效应研究[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5 李思瑾;卢家楣;;孕妇压力知觉与抑郁:心理资本的调节作用[A];第二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C];2018年
6 程珂炜;陆桂芝;;父母严厉管教对中学生特质焦虑的影响:压力知觉的中介作用[A];第二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C];2018年
7 罗献明;李福海;马凤玲;何金彩;;大学生拖延与压力:自我同情的中介作用[A];第十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心理学与社会发展[C];2015年
8 张孝义;闵思宇;王瑞乐;黄宝珍;杨琪;;压力对考研大学生睡眠质量的影响:安全感和心理韧性的中介作用[A];第二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心理学与国民心理健康摘要集[C];201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陈金伟;自我心理干预8法[N];中国中医药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杨笑怡;就业压力知觉量表的编制与青年人就业压力的调查[D];苏州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梦依;自尊和吸烟动机的关系研究:压力知觉和应对方式的中介作用[D];西南大学;2019年
2 程珂炜;父母严厉管教对中学生特质焦虑的影响:压力知觉的中介作用与心理弹性的调节作用[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9年
3 刘琳;高中生未来时间洞察力、压力知觉与问题解决能力关系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9年
4 陈本月;大学生压力知觉、希望和压力后成长关系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6年
5 朱晓霞;性别角色类型与压力知觉、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8年
6 杨荣辉;幼师生学业状态与压力知觉、情绪状态、班级氛围的关系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8年
7 史小爱;中学生压力知觉、状态焦虑与躯体化的关系研究[D];聊城大学;2018年
8 闫新慰;压力知觉与青少年抑郁的关系[D];陕西师范大学;2014年
9 潘燕峰;高职高专学生心理韧性、压力知觉、积极情绪情感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2年
10 黄思思;大学生压力知觉、应对方式和自我分化的关系及对抑郁的作用[D];四川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6813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26813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