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情绪和驾驶经验在驾驶决策过程不同阶段的特征表现
【图文】:
图 1 驾驶决策形成机制图 (引自:陈晓晨4.4 驾驶决策的影响因素4.4.1 性别研究表明,性别在危险驾驶行为上有所差异( Oltedal & Run驾驶员比女性驾驶员容易有更多的风险行为(Vavrik, 1997)。中,男性驾驶员要比女性驾驶员超速驾驶的可能性更大,且死亡
3.2.2.1 偶然情绪诱发材料在收集材料及预实验的基础上, 本研究通过两个视频片段来诱发被试的情绪。其中《夏洛特烦恼》片段 12min 27s, 可用来诱发积极情绪,《南京梦魇》片段 6min 26s,可用来诱发消极情绪。为了保证片段的完整性,可对视频长度不做严格控制。3.2.2.2 主观情绪测量工具选取了 10 个情绪形容词(愉快、开心、愤怒和低沉,兴趣,满意,惊奇,厌恶,悲伤,痛苦)让被试进行情绪主观评定以核查情绪启动效果。10 个项目均为 7 点计分, “1”为程度极少, “7”为程度极大, 分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3.2.2.3 驾驶决策视频视频录像是以驾驶员在行车过程中的视角拍摄的,一共 30 个视频,,每个视频中涉及到一至多种风险情境,每段视频呈现的时间在 10-30 秒之间,共计 6 分钟。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B842.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魏子晗;李兴珊;;决策过程的追踪:基于眼动的证据[J];心理科学进展;2015年12期
2 李晓明;黄嵘;周鑫;;偶然情绪对决策的影响[J];心理科学进展;2015年06期
3 梁超;陈晓晨;罗明;李铁;;不同类型驾驶员对爱荷华赌博任务成绩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5年01期
4 梁超;陈晓晨;;驾驶员情绪状态对驾驶决策的Logistic回归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4年08期
5 陈晓晨;常若松;马锦飞;张士兵;;一般决策风格量表在驾驶员群体中的信效度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年10期
6 余雯;闫巩固;黄志华;;决策中的过程追踪技术:介绍与展望[J];心理科学进展;2013年04期
7 李晓明;谢佳;;偶然情绪对延迟选择的影响机制[J];心理学报;2012年12期
8 肖付平;;决策中的情绪[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2年08期
9 孙舒放;Chris S. Dula;Cristi L. Adams;;1282名驾驶员焦虑水平与危险驾驶关系研究[J];广东医学;2009年10期
10 胡江碧;曹新涛;;驾驶模拟舱三维道路交通场景仿真技术[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8年07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鞠成婷;单、双任务条件下的风险决策绩效差异[D];陕西师范大学;2016年
2 陈晓晨;驾驶决策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3年
3 王延斌;新驾驶员险情感知训练研究[D];清华大学;2010年
4 王芹;即时情绪对社会决策影响的发展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0年
5 刘旭峰;心率变异性等多项生理指标对情绪稳定性的评价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马伶;普通驾驶员和消防驾驶员驾驶决策的眼动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6年
2 赵丁;特质焦虑在偶然情绪下对风险偏好和结果评价的影响[D];成都医学院;2016年
3 赵姝;驾驶员危险感知测评系统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4 陈麒元;驾驶员的情绪状态对其驾驶行为的影响[D];浙江工业大学;2014年
5 林祯秀;情绪的自主神经反应模式特异性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14年
6 张佳丽;不同人格特质飞行员模拟飞行应激反应分析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2013年
7 许士丽;基于生理信号的驾驶疲劳判别方法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2年
8 于鹏程;城市道路环境下驾驶人应激响应时间特性研究[D];长安大学;2012年
9 雷虎;愤怒情绪下的汽车驾驶行为特征及其对交通安全的影响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68308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26830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