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孔性别二态线索影响招聘决策的眼动与行为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08 18:00
【摘要】:社会交往过程中,面孔是我们有效获取他人信息的主要途径,对面孔偏好(face preference)的探索一直以来受到学术研究领域的重视。面孔是影响人们社会知觉的重要因素,在社会职业招聘情景中,应聘者的相貌可能对面试成绩产生重要影响。性别二态线索特征影响面孔偏好的研究近年来受到研究者的关注。性别二态线索(男性化-女性化线索)指青春期男性和女性经过青春期第二性征的发育后,在身体形态上逐步表现出的性别二态性;人们认为具有男性化面孔特征的人更具有领导能力和支配性,具有女性化面孔特征的人更加温柔和有亲和力,这种现象可认为是一种性别刻板印象。社会上有些类型职业要求从业者工作过程中表现出更多女性化特点,有些类型职业要求从业者工作过程中表现出更多男性化特点,本研究中将这两种类型的职业分别命名为:修道职业(女性化特点)和开物职业(男性化特点);在工作招聘情境中,决策者是否基于应聘者面孔来判断其工作胜任力呢?两类职业与应聘者面孔特征是否存在匹配效应呢?——即在修道职业中女性化面孔更受欢迎,在开物职业中男性化面孔更受欢迎。为探索人们招聘情景中基于面孔做出决策的内在心理过程,本研究结合眼动和行为两部分实验探讨面孔性别二态线索特征对招聘决策的影响。实验1使用Eye Link 1000 plus型眼动仪,采集被试在对面孔图片观察过程中的眼动实验模式,行为指标分析发现:在开物职业中男性化男性面孔更受欢迎;在修道职业中女性化男性面孔更受欢迎。眼动指标分析发现:(1)两类职业中,被试注视男性化男性面孔的首次注视时间和首次注视持续时间均长于女性化男性面孔,说明人们对高吸引力面孔优先注意;(2)在开物职业中,男性化男性面孔总注视时间和注视次数多于女性化男性面孔,(3)在修道职业中,女性化男性面孔总注视时间和注视次数多于男性化男性面孔,说明职业类型与面孔特征之间存在匹配效应。实验2分为两个行为实验(实验2a,实验2b),分别使用不同计算机操作技术下生成的面孔材料,采用2AFC(two-alternative forced choice)实验范式探讨被试针对不同职位的面孔偏好问题。两行为实验结果类似,在修道职业评定中,被试显著倾向选择女性化男性面孔,在开物职业评定中,被试对面孔的选择没有表现出显著倾向性,同开物职业相比,被试对修道职业面孔的评定显著倾向选择具有女性化特征的男性面孔。综合分析比较两实验结果,本研究表明:(1)职业招聘情境中,职业类型(修道职业,开物职业)与面孔特征(男性化特征,女性化特征)之间存在匹配效应,男性化男性面孔在开物职业中更受欢迎,女性化男性面孔在修道职业中更受欢迎。(2)职业招聘情境中,面孔吸引力依然是影响决策者雇佣决定的因素,具有高面孔吸引力者在招聘情境中具有潜在竞争优势。
【学位授予单位】:曲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B842
【图文】:
不同性别二态线索的男性面孔实验材料示例
不同性别二态线索的男性面孔实验材料(注:上左/上右两张面孔图片分别为女性化/男性化面孔,
本文编号:2746861
【学位授予单位】:曲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B842
【图文】:
不同性别二态线索的男性面孔实验材料示例
不同性别二态线索的男性面孔实验材料(注:上左/上右两张面孔图片分别为女性化/男性化面孔,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阿不来提江;刘扬;朱晓睿;郑蕊;梁竹苑;饶俪琳;吴斌;李纾;;自我对跨期决策的影响——基于个人-集体主义文化视角[J];心理科学进展;2015年11期
2 佐斌;代涛涛;温芳芳;索玉贤;;社会认知内容的“大二”模型[J];心理科学;2015年04期
3 樊倩;隋雪;符永川;;面孔知觉中特征、结构和整体加工策略的眼动研究[J];心理学报;2014年08期
4 温芳芳;佐斌;;面孔参照或观察者参照:性别二态线索、面孔吸引力与表情对正视面孔偏好的影响[J];心理科学;2014年04期
5 吴彬星;张智君;孙雨生;;面孔知觉中面孔性别与情绪表情的相互作用[J];心理科学进展;2014年06期
6 闫国利;熊建萍;臧传丽;余莉莉;崔磊;白学军;;阅读研究中的主要眼动指标评述[J];心理科学进展;2013年04期
7 佐斌;温芳芳;;性别二态线索对男性面孔吸引力影响的方法差异之争[J];心理学探新;2012年02期
8 温芳芳;佐斌;;男性化与女性化对面孔偏好的影响——基于图像处理技术和眼动的检验[J];心理学报;2012年01期
9 李鸥;陈红;;面孔吸引力的回顾与前瞻[J];心理科学进展;2010年03期
10 马华维;俞琴燕;陈浩;;面孔吸引力研究方法综述[J];心理科学;2007年0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宫殿坤;中国人的面相初探:效应和类别[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2 应丽娅;论语文教师的人文素养[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7468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27468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