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元情绪理念对学龄前幼儿积极社会适应的影响:教养方式的中介作用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B842.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文摘[J];中国德育;2017年10期
2 杨阳;陈天娇;宋洁云;季成叶;;父亲教养方式对儿童双生子行为问题的效应及性别差异[J];中国学校卫生;2017年08期
3 闫景蕾;张伟霞;崔娟;;母亲教养方式及青少年自尊与羞怯的关系[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6年02期
4 臧运洪;;贫困大学生父亲教养方式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J];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5年05期
5 刘晶;;大学生父亲教养方式与应对方式的关系[J];社会心理科学;2016年03期
6 张亚坤;叶君荣;罗添云;;双相情感障碍青少年患者母亲教养方式与孤独感相关研究[J];临床医学工程;2015年04期
7 刘丽;李鑫洁;;自尊在母亲教养方式和恋爱暴力中的中介作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5年03期
8 杨燕;刘帅;;父亲教养方式、幸福感及心理弹性的关系研究[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15年03期
9 范红霞;安叶青;孙雅峰;;父亲教养方式与女儿吸毒行为的相关研究[J];校园心理;2015年05期
10 顾筠;;大班儿童亲社会行为、攻击行为与母亲教养方式的关系[J];江苏教育研究;2015年3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郭筱琳;任萍;;幼儿气质、教养方式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A];中国心理学会发展心理专业委员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摘要集[C];2015年
2 滕秋玲;杨心德;;父亲的教养方式与子女焦虑的关系[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刘文庆;戴春林;;子女对父亲攻击型教养方式的感知与自身攻击性关系的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袁源;于星;苗俊美;王凤龙;董会芹;;小学生亲社会行为与移情、母亲教养方式的关系[A];第十七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4年
5 李鑫洁;刘丽;;自尊在母亲教养方式和大学生恋爱暴力中的中介作用[A];第十七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4年
6 王莉;;国外父亲教养方式研究的现状和趋势[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7 王娟;但菲;;3—6岁幼儿父母性别教养方式的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8 崔丽弦;张旭彤;韩文瑞;;父母亲教养方式对男孩和女孩心理与行为适应的影响[A];第十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C];2016年
9 罗玉晗;蒋雯;张羽;杨静;薛野;王耘;;学前儿童父母共同教养方式类型及其对儿童社会技能的影响[A];中国心理学会发展心理专业委员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摘要集[C];2015年
10 其曼古力;母代斌;孔维蕾;;维、汉母亲教养方式对依恋关系与人格的影响的初步研究[A];2015西部精神医学年会会议专刊[C];201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 邹泓;教养方式消极 孩子不爱学习[N];中国教育报;2016年
2 新金融记者 李香玉;家长的累,来源于教育错位[N];新金融观察;2017年
3 西南大学教育学部 王建 韩耀阳;美国多方保障防止“父亲缺席”[N];中国教育报;2017年
4 沈阳师范大学学前与初等教育学院 秦旭芳 门鑫s
本文编号:27661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27661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