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无整体优先加工对空间Stroop效应不对称性的影响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B842.3
【图文】:
人(2006)使用的实验材料。上一行是对方位词的词义做出反应下一行是对箭头的朝向做出反应的三种组合刺激。词镶嵌在箭头之内的组合刺激考察空间 Stroop 效应不对结果。Shor(1970)在实验中将“UP”、“DOWN”、“LEF在四个朝向的箭头之中(详见图 1.2),要求被试对刺激对箭朝向的反应受到了方位词词义的干扰,空间任务中被试对方位词词义的反应却未受到箭头朝向的影响,词应。也就是说,在方位词与箭头图形镶嵌组合刺激的条件的不对称性。Shor,Hatch,Hudson,Lrigan 和 Shaffer(人们对箭头的朝向做出反应所导致的这种空间 Stroop 效也不会消失。
Shor(1970)使用的刺激材料。上方为一致条件下的四种组合刺激,下方为不一致四种组合刺激。同语言文字对空间 Stroop 效应的影响言文字是影响心理学实验的一个重要变量,Stroop 效应也不例外。研究任务以及“类 Stroop 任务”容易受到不同语言文字的影响(Luo,Lupiá e2011;Luo & Proctor,2013;2016;Vu,Ngo,Minakata & Proctor,22007)。例如,日本学者 Shimamura(1987)在其研究中分别采用表意的anji,如“赤”)和表音的日文假名(Kana,如“レ”、“ッド”)两种字对 Stroop 效应进行了探究,结果显示,被试对表意文字的口头反应时显文字的口头反应时。陈小异等人(2007)采用 ERP 技术研究了中国大学文两种刺激材料下的 Stroop 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尽管被试在两种语言材了 Stroop 效应,但在中文材料下,无关信息对被试的干扰显著大于在英文
.3 Luo 等人(2013)使用的实验材料。(a)、(b)两图的左侧代表对箭头的朝向做出右侧代表对方位汉字的词义做出反应。 空间 Stroop 效应的理论解释当前,解释空间 Stroop 效应的主流学说有:“模式转换”模型(Translation Mod度重叠”模型(Dimensional Overlap Model)和“刺激-反应联结强度说”(S-ociation Strength Account)。.1 模式转换模型模式转换模型由 Virzi 和 Egeth(1985)提出。Virzi 等人(1985)使用经典 St,要求被试对颜色词的字体颜色或颜色词的词义做出口头反应或按键反应。结在口头反应的情况下,对颜色词的字体颜色的反应受到颜色词词义的干扰,对义的反应未受到颜色词的字体颜色的干扰。在按键反应的情况下却得到相反结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邱慧燕;甘雅琴;;音乐诱发情绪对大学生数字Stroop效应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8年10期
2 张萌;;听障儿童与普通儿童情绪Stroop效应的比较研究[J];现代特殊教育;2017年04期
3 刘亚;王振宏;;情绪Stroop效应与Stroop效应的关系[J];心理科学;2011年04期
4 房宏捷;路月玲;杜巧荣;;精神分裂症患者的Stroop测验研究[J];临床医药实践;2010年03期
5 宋永宁;箱田裕司;;基于电脑的新Stroop/逆Stroop测验——测验的信效度、练习及顺序效果[J];心理科学;2010年06期
6 刘海燕;陈俊;肖少北;;Stroop效应的研究进展[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1期
7 刘昌;刘兆敏;;Stroop效应和反转Stroop效应的脑事件相关电位研究[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8 刘兆敏,刘昌;不同年龄阶段Stroop效应及反转Stroop效应的特点[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5年04期
9 白学军;贾丽萍;王敬欣;;特质焦虑个体在高难度Stroop任务下的情绪启动效应[J];心理科学;2016年01期
10 韩明;卢忠凤;;色词旋转对Stroop任务加工的影响[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6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潘莉莉;;青少年的抑郁水平及自杀意念对其情绪Stroop效应和手书特征的影响[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2 王才康;;Stroop其人和Stroop效应[A];全国第七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3年
3 刘海程;翁旭初;;Stroop效应的机制:在平行分布加工模型中整合文字加工机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汤寿旎;;音乐情绪易感性的stroop效应研究及其量表编制[A];全国教育与心理统计与测量学术年会暨第八届海峡两岸心理与教育测验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5 鲍晓旋;刘旭阳;李好好;陈亚萍;;情绪Stroop效应的反转探析[A];第十五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6 陈红;高笑;;负面身体自我青少年在Stroop任务中的注意偏好[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7 隋双戈;李凌江;;Stroop效应在精神障碍相关脑功能fMRI研究中的应用[A];2005年中国神经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8 石运;冷英;王柳生;;双任务相似性与难度影响Stroop效应的研究[A];第九次全国心理卫生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16年
9 辛婷婷;王岩;刘兴华;;正念训练降低自动化:来自前瞻记忆和Stroop任务的行为学证据[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10 李慧;陈英和;;听觉通道Stroop效应的实验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徐琳;多个分心刺激的计数Stroop任务中认知控制的功能及其脑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2 付佳;返回抑制对空间Stroop冲突解决的影响[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陈静;广泛性焦虑障碍、惊恐障碍情绪Stroop任务及功能磁共振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4 马建苓;身体—词情绪Stroop冲突的脑电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5 李传明;血管性和老年性认知损害患者基于Stroop任务的fMRI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9年
6 孙金燕;利用脑电及光电联合检测分别研究注意中的定向和执行控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7 张蕾;述情障碍者执行功能损伤及情绪对其执行功能的影响和神经机制[D];安徽医科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逄晨;有无整体优先加工对空间Stroop效应不对称性的影响[D];辽宁师范大学;2019年
2 钱巧云;语言熟练度对Stroop效应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19年
3 陈会;情绪启动对孤独感个体注意偏向的影响[D];贵州师范大学;2018年
4 张婧;色词、图字Stroop及心理旋转与两半球协同的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2年
5 夏吉成;不同强度一次性短时运动对Stroop效应的影响研究[D];成都体育学院;2018年
6 沈俊红;Stroop结合连线测验对2型糖尿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执行功能的研究[D];西南医科大学;2017年
7 潘莉莉;青少年的抑郁水平及自杀意念对其情绪Stroop效应和手书特征的影响[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8 王恺迪;返回抑制中抑制标签对颜色stroop冲突解决的影响[D];郑州大学;2015年
9 刘小梅;中英双语者的情绪Stroop效应的实证研究[D];西华大学;2015年
10 黄碧卿;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心理词典的Stroop效应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8044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2804463.html